※ 引述《ericisfish (統一懶全)》之銘言:
: 台灣棒球員
: 比胸口
: 喊台灣
: 以前轟炸基就這樣了
: 反倒是台籃
: 就沒啥聽過這些東西
: 為啥台灣棒球員的本土意識比台籃重?
: 有八卦嗎
剛好這問題小弟最近在研討會有聽到一些分析,剛好可以提供歷史脈絡上的資訊
這其實也是個有趣的問題,畢竟現在年輕運動員已是所謂天然獨世代,但就近期事件與觀
感上,顯然感覺到棒球似乎比籃球更「台」一點
棒球這部分很多人提過了,甚至還有電影《KANO》,讓大家知道日治時期台灣就有棒球隊
,戰後本土士紳也經常協助棒球運動,尤其是銀行家們,有許多棒球隊是在這背景下成立
的
在這種狀況下,從人才培育上棒球一直都有本土體系在運作,當然這不能完全解釋棒球員
就很本土,但從環境來看棒球偏本土是符合邏輯的
至於籃球就比較少人知道歷史
有些推文中已有注意到,台灣籃球過去大都是外省人把持,但可以進一步思考的是為何籃
球相關機構主要會是外省人?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台灣何時發展籃球,台灣籃球最早是發展於軍中,並在戰後國民黨撤退
來台後引入台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美國發源的運動,結合台灣歷史時期,冷戰時的美援體制帶來了
很多幫助,美援提供的不只是錢,在文化與教育上也引入了許多事物,徹底影響了當時台
灣人的生活習慣,在美新處引導下,台灣也接受了許多「自由世界」的籃球新知
籃球也因此在這種背景下,迅速普及至台灣各地學校,尤其是城市中籃球非常興盛,相對
來說棒球就大多發展於都會以外
而在1960後,台灣開始推動一系列的體育外交,重點項目正是桌球、籃球、橄欖球、國術
與足球
在冷戰時期的官方支持下,可以想見籃球得到非常多官方資源,也因而負責分配資源的當
然是以外省人為主
同時由於籃球一開始發展於軍中,籃球隊也是軍隊的例如空軍大鵬籃球隊,所以台灣籃球
的傳承最初都是由外省軍人教導,在這種體系下,籃球從師承上自然更華一點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注意到,籃球與棒球有非常不同的脈絡,甚至可以說,體系的形成從
一開始就分為兩個族群在處理
當然體育活動在專業上不太會那麼的政治化,但或許會影響的,是環境上培養的文化習慣
,再結合天然獨世代,可能就是讓我們感覺棒球偏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