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為什麼左派討厭「苦練」、「苦學」

作者: derrickx (豬頭翔)   2024-12-05 14:31:10
網頁好讀版 https://reurl.cc/V0D7KY
「如果什麼都不做而成功叫做天才的話,那我不是,如果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叫做天
才,那麼,我的確是天才。」鈴木一朗這麼說。
對一個從7歲開始就過著職業選手般訓練的男人來說,鈴木一朗天才的部分不在於他
的技術,而是在於他過人的心智。因為這樣的訓練完全不會讓他得到樂趣,還得犧牲所有
跟同齡小朋友玩樂的時間,如果沒有超齡的成熟度與決心,根本不可能堅持到現在。我們
光回想一下7歲的時候自己在做什麼,就能知道鈴木一朗實在強大到可怕。
「那些訓練從來不會讓我快樂,但我知道它們會讓我成功,我相信父親為我做的一切
。」一朗這個「不快樂的堅持」幫助他成功,在一路的成長過程中,他陸續加進了更多的
堅持。(摘自《新新聞》1535期〈四十二歲一朗 還在練、還在打,還在創造奇蹟〉)
帶領加拿大國家男籃代表隊在世錦賽擊敗美國、為加拿大摘下世錦賽首面獎牌,NBA本球
季目前為止年度MVP排名第2、奧克拉荷馬雷霆隊的SGA(Shai Gilgeous-Alexander)以前
在學校的老師,就這樣形容他的高足,「每天每天他在團練之後,都留下來繼續練習,運
球、步法、掩護,不斷地打磨自己的各種基本動作……」這樣的不斷練習基本動作,終於
造就了新一代的「2分製造機」。
再天才的選手要取得一定的成就都是要苦練
如果說盛行全球的職業運動除了賽事勝負的激情刺激、選手讓人目眩神迷的技術體能,還
讓大家了解到什麼,那就是再天才的選手要取得一定的成就都是要苦練,苦練一堆超級無
趣的基本動作,也就是所謂的填鴨。連鈴木一朗都承認練習是最無趣最痛苦的過程,而他
卻也承認要取得成功,就是得把這些無趣痛苦的事情做好做滿。
連「天資」遠勝一般人的職業選手,想要成功都得要靠持續不斷的苦練,打磨自己的每一
個動作、直到化為肌肉記憶,而且就算攀上了運動世界的最高層級職業運動,仍得要持續
日日不斷的苦練,像是1990年代NBA西雅圖超音速隊前鋒坎普(Shawn Kemp),以野獸派
灌籃技驚四座,一度被看好是能夠中斷球神喬丹(Michael Jordan)霸業的明星球員,卻
因疏於鍛鍊、管理自己,體重暴漲,球技快速下跌,沒幾年就被迫離開NBA。在學習的過
程之中,哪來那麼多的捷徑啊,就你最聰明、別人都是笨蛋?苦練苦學當然不能保證成功
,苦練苦學只是能給你多幾分的機會邁向成功,什麼「人家的學習方式比較好」、「美式
訓練比較自由、分量比較少」,那種上世紀的胡說八道就別再講下去了。
台灣職棒的富邦悍將隊,被稱為除了戰績什麼都頂尖的球隊,這隊戰績一直起不來、成軍
以來從未拿到球季總冠軍的原因之一,就是把「美式訓練」當成「不練」的藉口。兩年前
這支球隊把要求苦練的總教練洪一中趕走了,換了新的總教練丘昌榮,這一年富邦悍將季
前搞了一個「快樂的春訓」,結果當年球季開打後,場上失誤連連、安打打不出去、戰績
慘絕人寰,連連被其他春訓充分的球隊所擊敗,創下多次連敗、勝率超低等種種難堪的紀
錄,隔年繼續慘,「不敢讓選手們太操勞」的丘昌榮,球季結束後下台一鞠躬,總教練換
人做。
日本20年前開始重新檢討「填鴨教育」的價值
連天分絕頂的職業選手都必須苦練,一般學生天賦不比別人強,是要怎麼快樂學習,告訴
他們你們天分不行,不要白費功夫乖乖當底層大眾嗎?
華裔那套苦練苦學的填鴨,讓他們成為美國各民族中,平均課業最好的一群,而且和收入
分布相關性不大(窮移民的子弟成績一樣很好),而且成為美國教育體系研究的「顯學」
,然後被學者拿來做為「環境決定一切、努力沒辦法改善自身處境」(那樣怎麼改善自身
處境?當然是實行共產主義讓大家的環境都一樣啊)這種左派說詞的反證,還在把這種東
西當成「華毒」,是和真實的美國社會脫節得太嚴重,還是對左派的愛,讓這些可以做為
左派鬼扯反證的事實都給恨上了。
日本在20年前2000年的《東大特訓班》這些作品,就開始重新檢討「填鴨教育」的價值了
,然後20年後台灣還在講這種上世紀就退流行的「快樂學習」,真是讓人頭暈。
競爭、競賽毀壞了「利他主義」的美好互助聖杯
有一支左派標榜自己反戰,他們反對國家發展、建置任何防禦性武器保護自己,他們認為
你添置更好的防衛性武器,就會讓你的敵人發展更好的攻擊性武器,然後大家一起掉入武
力競賽的陷阱,把時間精力和資源都拿來想方設法怎麼殺人。
把這種思維放到個人,就會出現反對任何人企圖用自身努力改善自身處境的行為,基於同
一套思維,左派認為你努力就會讓別人也跟著努力。大家一起努力提升自我,社會也會變
得更好,不是很棒嗎?不過左派共產主義者可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這種只想讓自己變好
的自利行為,最後會導致大家都陷入「競賽陷阱」,大家把全副的心力都放在「自己的勝
利」上,當然會違背「利他主義」的教誨,無暇去「幫助別人」,這對於高舉「公益」的
左派共產主義者,簡直就是邪惡的魔鬼之道。這些左派在上世紀末搞出種種「減壓」、「
快樂學習」的教育,說穿了就是反對「競爭」而搞出來的煙霧罷了。
我想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不同的要求,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把「追求卓越」當成自己的
人生目標,但是因為自己的忌妒心去貶低別人的努力就不用了,這種行為對人類社會真的
沒有任何的益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