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說要寬鬆的新聞一出來,股市拉了好幾%,但今天又跌回去了,
有感而發來說一些東西。
其實中國寬鬆好幾次了,降息降準十兆舉債什麼的,一堆新聞都有提到。
但前幾次看起來效用不大,所以這次寬鬆新聞又出來,
如果要有效,可能要解決前幾次遇到的問題。
消費者沒信心、錢也流不到民間:
什麼信心?就是中國的M2一直增加,但底下消費卻是通縮。
根本沒人要消費,錢流不到民間。
一直寬鬆,但錢卻流不到民間,
我只說說我看到的狀況,大家自己去解讀,整體問題太多,很難一言以蔽之。
例如,經濟學有個東西叫做不可能的三位一體。
就是說資本自由進出、固定匯率、獨立貨幣政策,三個不可能同時出現。
昨天中國說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這句話的第一個意思就是要印鈔票救經濟,第一個想到的後遺症應該是貨幣會貶值。
但你相信中國會讓人民幣貶值嗎?至少我是不信。
也就是說三位一體,獨立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這兩項中國是不可能放棄的。
那中國放棄的是什麼?自由的資本進出。
管制資本進出的後遺症就是外資會加速撤離,
我錢在裡面可能出不去,我為什麼錢要進來?我為什麼錢不移走?
前幾篇有人提到台商對中國的投資占比從2010年80幾%,到去年剩下11.4%了,
剛剛我查新聞,今年前三季更剩下7.4%,比台商投資新加坡還低。
再來說說GDP。
GDP的計算公式為:GDP = C + I + G + (X-M)。
●民間消費支出 (C):一國民眾所有的消費金額加總。
●固定投資 (I):一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為非居住性投資與居住性投資的加總,其中非居
住性投資指的是,如機械、廠房;居住性投資指的是,如住宅等。
●政府支出 (G):一國政府的消費與支出的金額加總。
●淨出口 (X-M):一國的出口總金額 (X),減掉進口總金額 (M),也就是淨出口額。
目前中國,以一個外人看得到的最膚淺的問題如下
民間消費支出:通縮
固定投資:外資不投資,只能靠本地銀行放水
淨出口:被美國制裁
唯一政府能控制的剩下政府支出,配合上內債不是債理論。
中國接下來的政策走向應該是
1.繼續大舉債維持GDP
2.繼續管制匯率
會發生什麼事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中國人吃草都能活好多年。
反正我是想像不到會放任人民幣貶值&會放任GDP不成長的中國,
所以中國的居民們只好後遺症吃好吃滿。
至於是不是要崩潰了?我想應該還能撐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