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真要認真說的話
某個總統上台之後網軍真的有夠多
打著台派的大旗 說是要團結反國民黨的聲音
結果也是黨同伐異 一直搞篩粉
有些光譜明顯是偏綠的族群
但是只要沒有照單全收民進黨的意見
馬上被打成左膠或中共同路人的標籤
所謂忠誠不絕對=絕對不忠誠
不斷篩粉之下 只剩下最偏激的那種族群麻
那當然只能逐水草而居 到處寄生
八卦混不下去 就跑到政黑
前陣子疫情正流行的時候寄生防疫版
烏俄戰爭開打後跑去把軍武版主趕下台
ptt以外就是從plurk 跑到推特 跑到clubhouse 現在跑到threads
總之就是一個不斷尋找同溫層的過程
都說是同溫層了 你還會有什麼理性討論的期待嗎==
※ 引述《benjamin1169 (阿呆名)》之銘言:
: 不管白粉 假中立 幻想中立 甚至隱性小綠
: 只要不是綠營的忠實粉絲 就有可能被貼上
: 「你終究要投藍的標籤」
: 不過我記得當年反服貿 反國民黨的時候
: 好像沒有這樣的操作
: 支持柯、苗、綠黨、時代、反服貿/統泛藍 有很多不同立場的人在同一陣線
: 那時候還很煩惱說
: 那麼多小黨,到底要投誰,原本綠黨苗博雅跟時代力量很糾結
: 最後投了時代力量 蔡,也在立法院睡了一個禮拜
: 到現在變成假中立/反綠/超討厭苗
: 但本身的政治立場完全不是重點,想討論的是
: 政黨的生態系多樣性在10年間不斷下降,對於不同想法的攻擊,以及強迫分類這件事情是
: 不是越來越極端
: 至少當時討厭國民黨,但也沒那麼喜歡民進黨的時候,時代/綠黨/以及其他 都好像沒有
: 那麼像其他政黨附屬的影子?
: 2008-2015是台灣網路言論自由的巔峰了嗎,好懷念當時的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