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天
聊到2ch耳機板塊的指標廚之亂,以AD2000X配合HE&BI的量測來證明
AD2000X >>>>>>> HD800,T1,K812 這樣
撇開量測指標不談,因為這方面或多或少還有點羅生門
中間也有延伸到關於歐系耳機與日系耳機設計思想差別的問題
這其實蠻有趣的
日系高階耳機,比起Sony,可能ATH更好拿來舉例,因為資料夠多夠詳盡
和歐陸系統耳機從高阻方向演化的情況不同
日系耳機一開始走的就是低阻路線
簡單講,這兩者的設計哲學差異不小,也很難說哪個"比較好",只能說"比較喜歡哪個"
一言以蔽之
歐陸系統耳機大體偏向像蓮花跑車那樣的斯巴達風格,日系耳機就有點像是lexus或infiniti
那種豪華房車
阻抗的差異主要是來自音圈
歐陸系統廠商習慣用極細的不良導體(lol)做音圈,也不太強調音圈的材質或純度
拼的是人工,或工序安排這一塊
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的確能有效降低振膜的重量,一方面卻也有諸多限制
首當其衝的就是驅動──前端需要很高的增益、壓擺與擺速──平衡接法實際的"作用"
再來就是散熱,這導致歐陸系統的耳機最大承受功率普遍不高,只有幾百毫瓦
最後是靈敏度,相較日系耳機動輒100db/mW起跳的靈敏度,歐陸系耳機普遍只有9XdB/mW
驅動力 大致上等於 音圈的長度(音圈被磁隙所涵蓋的範圍,不等於實際纏繞的圈數)
X 音圈內流動的電流 X 磁隙間的磁束密度
日系廠商則習慣用較粗的,材質純度高的漆包銅線作音圈,也習慣
另外採用特殊材質,強度夠,散熱效果好的音圈套筒,拼的是物料成本這塊
這導致日系廠商振膜的重量實際上"不是那麼輕",或者說,比起運動質量,
反而有更強調振膜尺寸/強度的趨向在
驅動上,比起增益或壓擺,更重視耳擴的電流輸出能力,或者輸出足夠電流
而不太失真的能力
而散熱效率好,最大承受功率和靈敏度都拉高了
想像一下水管管徑、水龍頭水壓、水管內水的流速三者的關係,大概就能明白
再這裡要順帶提一下AKG,AKG雖然是低阻,但那是歐陸系統下,逐漸從高阻演化
而成的低阻,和日系低阻不太能夠相提並論
一方面,AKG還是用不良導體作音圈,只不過調整了圈數與繞法
想要讓音圈吃到足夠的電流,還是得需要一定程度的電壓
另一方面,比起靈敏度,AKG刻意壓低阻抗的目的其實是在於
1.補償振膜加厚後的重量 2.藉由和耳擴的適配特性拉高動態範圍
算是比較突出的特例
回到原本的話題,從音圈延伸到腔體設計層面
可以發覺這兩個系統對"空氣"的不同態度
在談耳機"瞬態"的時候,除了振膜本身的運動質量,另一個要素在於振膜前後的氣壓
所帶來的阻力
這個"阻力" 一方面可以幫助振膜動了之後能更快的回復原位,像氣墊一樣
另外一方面,卻也會妨礙振膜的起步,實際上也不是那麼"自然"
歐陸系統大體趨向越來越通風,越來越開放,像HD800或K812 最基本的結構就是
一個單體裝在一塊半透氣的隔板上
而 日系高階耳機通常趨向封閉式,開放式也有,但是手指頭數數就那幾支
而像ATH的木碗或DADS系統都是典型,Fostex TH900/600則是另一個有趣的case
實際上是刻意削弱了前述的"氣墊"效應,換取更自然的聽感,光就這點跟T5P可能
比較接近
omake.1
我想一定會有人問Grado,Grado的資料是很多,但是水分也很多
勉強說說看的話
我覺得Grado就像是Mig-25那樣"簡單有用"的設計
比起耳機,更像是高手魔改的小喇叭......
和其聲音印象 (開放熱情) 相反,其實是比較"小聲聽"導向的產物
omake.2
關於平板耳機
我一直覺得平板耳機的復興是很有意思的事件
但是後續發展如何,還有待觀察
平板耳機最大的優勢在於進入門檻低,蚊型廠商很容易就能做出足夠好的聲音
一方面受惠於 "推力大"的耳擴 其實不是那麼難找,
一方面也受惠於平板耳機自身的形式:平面驅動,沒有動圈耳機那一堆難搞的怪癖,
很容易就能推出足夠平衡寬鬆的聲音
不論音質,平板耳機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錢,成本
雖然平板耳機和Grado耳機很類似,都是逆向思考的勝利,但是問題在於
平板耳機固定的物料成本始終沒辦法降低,反而節節升高,這導致
廠商賺不夠錢 > 研發投入落後 > 產品更迭快速 的循環
長期來看,我不看好往後的發展,當然這也許是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