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6 23:10:13打到一半 Vista 又跳字詞選擇然後 Enter 不了 ...
首先 確定不是 革胡 不是 高胡 也不是 梨胡 或是其他 二胡(南胡) 以外的琴
我聽到二胡聲音比較粗 這種論點真的有點 ,,, 所以我想從二胡的彈法跟結構
開始講
我基本上是國樂社出身 雖然我也加入合唱團 小時候學過鋼琴跟小提琴 不過高
中大學我大概都跟胡琴廝混在一起 (ㄟ) 只是因為興趣玩音響的關係 所以樂器
就是閒來玩玩 在學校時沒法搞太多音響 玩樂器算是自愉愉人 以下進入正題
二胡基本上分幾個主要產地 以前是聲音分的很清楚 但最近為了交響化 所以越
來越有走向提琴聲音的味道 協奏曲的胡琴獨奏 反而比較有標準版的聲音 不過
不管怎樣 他們都叫二胡 雖然有些失去一些傳統味道 但不管你是 蘇州琴 上海
琴 還是 北京琴 架構都是兩根弦 然後弓位於兩弦之間 看似結構很簡單 但指
法與弓法變化就很可觀
胡琴的兩弦是 D (293.665 Hz) 與 A (440.000 Hz) 所以調音器調 A 是非常
剛好的 但是調整 D 就看調音器到小數點幾位 基本上現代因為有機器幫忙 所
以古早的調音漸漸被淘汰
胡琴沒有止音板(小提琴的指板) 這意味著光是按弦的用力大小就可以改變聲音
的高低 現代演奏為了引人注目 所以揉弦變得非常常見 不過其實胡琴的揉弦分
為 吟弦(壓弦用力大小來改變音高)跟 揉弦(些許來回移動指腹改變音高) 雖然
合稱吟揉 但其實兩者的方式是有差別的 只是一般演奏者通常就混著用
胡琴的把位可以到四階音程以上(單弦) 所以高速移把位也是種技巧 當然有的
會順便滑音 這就看是 作者表現 或是 失誤(呃)
再來胡琴也可以撥弦 分為左手撥與右手撥 演奏者可以左手撥的瞬間當把位 然
後右手拉弦或是同時撥 或是左手按住右手撥弦 只是兩手同時撥弦的技巧現在
幾乎已不存在於樂譜之上
弓法技能主分成 長弓 快弓 跳弓 拋弓 擦弓(同時磨擦內外弦) 一般長弓最能
聽出演奏者的功力 但是現在的曲目很多都是在玩技巧 所以大概至少都會有前
三種弓法的表演方式
以下就兩個你水管簡單介紹一下兩個有名的練習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JYSBM79lZo 空山鳥語 (劉天華十大名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JLvbXGoicw 賽馬 (蒙古舞曲)
當然同首曲子表現就不同 比方說賽馬我拉的就是拋弓版 朗國任老師拉的是快
弓版 練習曲隨人練有不同的演化與個人的詮飾方式 喜歡的話可以多找找 至於
大曲子就不用說了 光是個梁祝 就有五十種以上的版本 如果交響化的更是多樣
所以二胡真要聽好 你可以不用低頻 (如果是獨奏) 只要中央 D 以上 100% 發
的出來就好 只不過是 你如果想聽清楚所有技巧 除了錄音要好以外 你的器材
也不能太差 這是基本 ...
作者:
ledutemps (被玩咖說是玩咖 科科)
2014-06-06 23:13:00已跪下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4-06-06 23:22:00賽馬~~
作者: vein828 2014-06-06 23:22:00
除了特殊用圖外,一般樂團現在A還在用442喔XD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4-06-06 23:24:00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4-06-06 23:39:00看不懂,直接End,先推再說 XD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0:16:00是喔 我高中時用的調音器就 440.00 說 還有聽音高指針式的至於調音只有市交有次朋友帶進去 不過他們好像也用 440Hz 感謝提供資訊 我有空再去問問
國樂團用442+1弦樂團應該也是442 合唱團才用440同是二胡人再推一個 另外樂團調音其實給一個A就夠了 D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0:31:00都碼是首席給個 A 然後就開始狂拉調音 合奏根本沒調音器 XD
用相對去抓 再要求一點用純律其實合奏本不該用調音器另外傳統味可以試試老紅木琴 提琴味可試紫檀琴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0:38:00我其實 花黎木 紅木 紫壇木 都有 只是 最近真的極少拉都放在琴盒裡生灰塵 然後外面的電鋼琴上面養魚 (核爆)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0:41:00不會賣的啦 高中一把一萬多元那時覺得超貴的 留著當紀念 XD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4-06-07 00:42:00韶琴玩過嗎?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0:43:00那個根本有點像吉他結構的 有玩過啦 不過也只是玩過
作者: Amperex 2014-06-07 00:59:00
專業推
作者:
tim0922 (掬水月)
2014-06-07 01:51:00連這個都會...太神了........
作者: vein828 2014-06-07 02:05:00
那時候的一萬現在一定...@@
與其說為了交響化 不如說是為了提高曲目的適應性中國民族樂器發展多是單打獨鬥 要跟上已經豐富的西方大編制曲目 交響化是必然的趨勢 不過要異中求同之餘還是要保留特色 以免變得四不像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3:55:00因為沒有 Enter 一直斷 所以就懶的寫了 (呃)哦 我非常同意 q 兄說的呀 交響化是個趨勢 並不是原因呀 :)不過現在顯然新出的改良琴聲音還在摸索中 反正這交給另一邊吧 台灣市場真的太小 可以出演奏名人 但是要改良樂器還是要多點人和 唉唉
喔喔 你後面有說 因為這樣有了標準化參考 我漏看了XD以前看到可以隨時轉調的箏與二胡出現 簡直是民族救星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01:00希望這條路能夠繼續走下去 國樂還是很棒的 Orz
台灣這邊遺憾的就是人少 對岸在樂器的改良上有優勢那些東西技術層面真的有到很高 我是覺得難說 人多試錯真的是太大的優勢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05:00現在就是要推廣要多試 不過說真的 像我自己接受度目前是不太
這篇讓我想起以前沒現實煩惱玩社團的日子 好懷念呀...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06:00高 要說服老一輩的可能也是要段時間 但樂觀其成 (撇清 XD)大家出了社會興趣能保持是很好但現實實在很難 我老婆以前屏
如果在早個幾年 我應該還能胡謅出一篇彈撥原理現在名詞已經快忘光了XD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07:00東縣賽有名的 (鋼琴獨奏) 現在也是養魚養花(多肉) 也沒碰琴網路很好查的 一下就回復功力了啦 請不要客氣 :)
養魚養花我也研究過 終究還是要看心情與現實允許@@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0:00是呀 這實在是沒辦法 一回家累了就全放棄了 更別說小孩 :~~~
以前我們老師講的很好 人一生至少都要學一樣樂器我學了以後 感覺視野整個改變了 開始痛恨鍵盤演奏(誤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5:00那我真會推薦直笛(簡單版的) 光豎笛我按就手忙腳亂(自舖其短
不是 我是說學過樂器 欣賞音樂或看到演奏者 角度會不同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6:00年輕人很多玩團都是把妹或是開心 如果用太認真眼光去看會...曝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7:00哦哦哦哦 我覺得欣賞角度會不太一樣 也會更注意一些演奏特色
如果舌頭很強(? 學口琴入門也是很適合的 我學了半年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8:00不過有些音響迷其實也是非常高竿了 注意的細部不輸學音樂的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19:00口琴我完全不行 長笛至少還發的出音階 口琴吹吸音準都會跑掉
稍加練習應該都能辦到 至於音響迷 音樂工程師沒有學習樂器經驗 是相當吃虧的 很容易陷入理論迷思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21:00我覺得你客氣了 一般人不是很容易呀 Orz
我那時吹口琴已經無法滿足 跑去學黑管 結果差點氣絕後來還是回來玩彈撥了...總之都是學皮毛而已..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22:00我想音響迷最重要的還是求知精神 不過有些長輩真的就 wryyyy多方接觸好呀 像我也是有摸琵琶跟揚琴 胡琴就通通亂摸 XD西樂類就另外 (死)
我的功力只能彈到1 2級曲 以科班角度來看就是幼稚園Orz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27:00就算是花好月圓 要拉好也是要功力阿 Orz 現在年輕人都練難的曲子 基本功有的又不太行 然後就 ... GGGGGGGGGG
揚琴純粹玩票 只能用單手彈像笑傲江湖之類的唬人...二胡稍微好一點點 拉得出一兩手不太需要滑弦的小曲基本功沒練好 不要急著學花腔 錯誤定型 很容易碰到瓶頸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31:00我覺得你真的太客氣 :) 是呀 不過跟學弟妹講不要急 也啥沒用畢竟是社團不是專業演奏團體 所以個人自由優先 (死)
哈.扯多了 曲笛我也很愛玩 真的很好聽 心情平靜的玩樂器真的是人生一大樂事 比玩音響擬真喔(毆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4:33:00嗯嗯 那我也先來睡 晚安啦 :)
作者:
kevinau (Kevin)
2014-06-07 07:58:00推
作者:
farnorsh (θhατο?)
2014-06-07 07:59:00真的神人 已跪.....
推基本功,想到高中剛進國樂社時,拉了3個月的長弓之後每次練習也至少都要拉長弓個10分鐘小疑問:我印象中賽馬跟蒙古舞曲,在中間某段的旋律好像不太一樣?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09:56:00基本上 已經不知道那一個是拋弓那一個快弓 因為是古曲所以有些地方有差異 快弓的是 3366565356 拋弓的 36(1)5-356(1)76然後後面一整段不一樣 後又變成一樣
蒙古舞曲跟塞馬不一樣的應該是拋弓前的那段塞馬361535616 蒙古3365356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10:16:00看來經過二十幾年 曲子又有差別的感覺 @o@
請問專業人士 以您的角度來看哪幾隻耳機聲音比較適合聽二胡呢?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11:25:00我倒沒特別認為那隻適不適合 我只認為出來的聲音要一個水平而且每個人聽感都不同 現在已經很少做主觀推薦那隻了 Orz
自己去聽看看最準了 @@不過這篇我還是大推再推一次
我剛看了賽馬影片 郎国任真的功力深厚 按弦下弓俐落有勁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15:58:00他們都是國寶級的表演者 所以 ... Otz Orz Oxz
下星期四(6/16)有嚴潔敏喔 (推票中打錯 6/12 =.=
太棒了 終於遇到一個高手了 10年二胡手推小弟倒是蠻推革胡的 雖然很難拉,但是聲音真的棒中胡版本的二泉映月已經不錯了 革胡更渾厚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7 22:30:00耳機板真是臥虎藏龍 革胡非常非常難拉呀 > <;;;
不是因為太貴嗎?而且難保養之類? 我記得我以前是這樣聽說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14-06-09 00:13:00貴是一回事 但是革胡要拉出 "對" 的聲音很不容易
那麼大張皮 價格..革胡改革方向我覺得是對的 但改的不好貴以外也不是這麼好拉 實際上不如直接用大提琴以前社團低音部練大提琴最爽了 中西樂一堆曲子可以練...
倒是上次聽港中的改良革胡覺得音色頗細膩 只是音量仍不及大提琴 但至於他們的環保二胡就還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