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USB線請益

作者: Upsha (upsha)   2014-11-01 14:56:20
: 從DAC的解析度來看,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 如果有一個噪音在 -96db,那剛好是 16bit 的 LSB,
: 也就是說,會少一個有效位。16bit 都嫌不夠了還少一位 XD
: 至於那些測試數據極為漂亮的 -115db noise floor,怎麼測的、
: 跟現實有什麼關聯,我就不知道了。
剛好最近把 NwAvGuy 的文章大多數都重看了一次,看到這段忍不住手癢想回。
但是我會離題到討論雜訊而不只是數位線...XD
dB 是相對單位,雜訊是可以直接量到電壓的,用絕對單位 (dBV, dBu) 比較恰當。
O2 的輸出端雜訊是 -105dB (ref 400mV) ~ -113 dBV
ODAC 的輸出是 2Vrms、動態範圍 110dB, 算出輸出端雜訊大小 -104dBV
(A-weighted 和 un-weighted 的差異高手就不要太計較了...)
ODAC 的輸出經過 2.5x 電壓增益後從 O2 出來的雜訊是 -104dBV + 8dB = -96dBV
-104dBV 的功率是 -96dBV 的 15.8%,所以兩個雜訊相加是 -95.4dBV
ODAC + O2 的整體底噪被 DAC 輸出雜訊主導,耳擴的電壓增益愈大底噪就愈明顯。
-115dB noise floor 也要看他的比較對象是什麼,如果用 2Vrms 當作基準,
那絕對的雜訊是 6dBV - 115dB = -109dBV,這個表現比 ODAC 好但是比 O2 差。
: → delaluna: 而GND couple進來的noise floor到-96dB是有點誇張 10/31 20:49
: 是這個 Noise 一直 couple 到類比段 (甚至到後級),地都串在一起對吧。
如果從 DAC -> 耳擴 -> 耳機 都是一樣的地,而且中間電阻非常小也沒有電感性,
這時候就算從電源地來了一個雜訊,這個雜訊也不會進去耳機的。
我認為地的實作不佳才是真正的問題,訊號地和電源地最好只有一點相接,
但是很多時候這無法實現就是了...
這也呼應 yeahbo 說的,所有地到最後還是會連在一起。
: → boris20050: 那L、C 的比例對線路的影響呢? 10/31 23:29
高電感性的地線當有瞬間大電流變化的時候,會有一個大的電壓變化。
所以數位地線要粗、不要繞圈,數位訊號線要遠離類比訊號線,避免導線之間的偶合。
數位地和類比地最好要分開在板子的兩側,這樣數位地線上的回流電流,才不會跑去
類比端,偶合到類比端的訊號線上造成雜訊。
乙太網路線是兩兩對絞、每對線單位長度絞的量不ㄧ樣,來降低每對線之間的偶合。
至於 USB 線有沒有像乙太網路線那樣對絞我就不清楚了,但是尷尬的是電源和訊號
跑在一起,無法分離...
以上是小弟淺見,歡迎討論!
作者: gameguy (gameguy號:)   2014-11-01 15:34:00
困中之困 亞洲第一個貼Wireworld Platinum StarlightUSB 1M傳輸線開箱文的人旁邊路過留 我用的這款銀線有互絞,over
作者: yeahbo (MSA-0011[Bst]PLAN303E)   2014-11-01 16:12:00
你居然出現了~~~ XDDDDDUSB 的 D+ D- 我猜有對絞,問題應該在 5V 和 GND
作者: overdoingism (做過頭主義)   2014-11-01 16:24:00
有對絞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4-11-01 17:22:00
沒跟到下面那篇orz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4-11-01 21:44:00
下面那篇講太多祕密了
作者: ka22 (kikiroro)   2014-11-01 22:30:00
好想看下面那篇
作者: Upsha (upsha)   2014-11-01 22:53:00
5V/GND 是低頻的東西,對絞應該幫助有限...拉開訊號線和電源線的距離、把訊號線加上隔離層這是目前想到可能有幫助的作法 但是地迴路又細又長實在不是很理想的接通電源地和訊號地的位置...
作者: nonverbal (Splinter Cell)   2014-11-02 05:29:00
為什麼阿普蝦也來了
作者: ang728 (要耍厨你還嫩的很)   2014-11-02 09:45:00
所以有人備份到到下面那一篇嘛?求站內信看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