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Audiophile 看板 #1KzkP_Q7 ]
作者: overdoingism (做過頭主義) 看板: Audiophile
標題: [閒聊] 來玩玩接地、與數位流的迷思...
時間: Wed Mar 4 19:03:25 2015
在數位流的演進過程中,一直存在著:
"數位怎麼會有差" VS "啊就真的有差" 的爭議,
包括「哪一台硬碟比較好聽」,這種聽來有點匪夷所思怪力亂神的音響玄學。
認為數位沒差的人,是取決於數位的特性,是經過量化的,
而認為真的有差的人,除了實聽經驗,一般都習慣用 jitter 來解釋,
卻也沒法解釋經過複雜 Buffer 機制後,硬碟是如何影響音質的,
也很難解釋,為什麼一條線用在數位跟類比上,常常會帶來近似的影響。
剛好小弟最近做了一台主動式接地盒,所以就順便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觀念:
電子設備的絕對電位(對大地電位),其實是非常浮動的。原因是在於,
不管你採用交換式電源,還是傳統變壓器,初級與次級都是隔離的,
但又不是那麼隔離 - 中間總是存在著微量的寄生電阻電容與感應電勢。
而每一個設備的浮動狀況,又存在一些不一樣。
這是兩個裝置群之間的地電位差,一邊是電腦與螢幕(與DDC),
一邊是 DAC + Mikoto耳擴與線性電源,用示波器顯示:
http://i.imgur.com/EDxBAyY.jpg
(呃,還有示波器本身的浮動也尬了一腳。 XD)
這個 DDC 跟 DAC 之間用 SPDIF 傳輸,可以用一條 RCA 接起來,
這樣一來會怎樣?這種浮動電壓是產生微弱電流的,我自己實測約有 0.4mA 左右,
而搭配不良的系統如果能上到數十倍,我也不意外。
這樣一來,為何一條導線用在數位或類比的不同位置,卻能帶來一樣的聽感,
就獲得了一個「可能的合理解釋」:這個聽感差異,
是來自導線影響了地平面上的浮動雜訊流動。
數位線的問題算是有個解釋了,那電腦內的硬碟等等設備能影響音質,
又是怎麼回事?
那是我在測試主動式接地時,發現的一個有趣現象:
當時我正在觀察 AC Line 的水線(台電地)跟真實地
之間的差異: http://i.imgur.com/KZdj9Va.jpg
(還真不小.... 如果跟你同一棟樓的鄰居都愛接些耗電的設備,
應該會更嚴重吧。)
然而我在播放 Foobar 時觀察到,換曲時波形抖了一下....
http://youtu.be/DZXAUSIiPVE
你可以注意到,我在切換曲目或縮放視窗時,示波器波形有抖動一下。
這是代表現代的電腦系統,都是系統忙碌時才瞬間加大供電,
而且電源的阻抗很低。換句話說,電腦內部的耗電狀況,
可以輕易的反應到 AC 線上,形成雜訊。
(為何我不直接測量AC?因為AC有155Vpp,在適當檔位下這點變化很難看出來...)
我想這就是為何不同的零件與設定,儘管會經過數位緩衝,消除了 jitter,
仍會有不同的聲音的「可能原理」,也說明了電腦電源處理是非常重要與關鍵的。
更甚者,這樣的雜訊也可能會透過共地的導線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