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各類型音樂 聽無損的必要性???

作者: jojoRush   2016-03-30 01:03:41
先說小弟才剛入坑 如果問的問題很粗淺還請見諒><
想請問各位大大 什麼樣的音樂類型無損跟320K才會有差呢?
之前有上網玩過一些測驗 區分無損跟320小弟還是辦得到的
可是自己在聽流行的時候 就感覺差別不是那麼大?
有看過一些文章 有的人說聽流行的話無損跟320K差別真的很小
那想請問搖滾呢?
因為我的音樂大部分都是歐美搖滾 這部分各位覺得差別大嗎?
還是一定要大編制的交響樂等等差異性才會很明顯
還請各位幫忙解惑
作者: silver00 (Seeker)   2016-03-30 01:04:00
聽不出來就沒差啊…
作者: isley196 (衝動是魔鬼)   2016-03-30 01:08:00
只要是你聽得熟的就很明顯
作者: krrvincent (krr)   2016-03-30 01:09:00
有興趣可以回去翻一下我寫的Kpop那篇文章 類似的概念可以套用在很多東西上
作者: iWRZ (NE~_~RO)   2016-03-30 01:14:00
古典樂差異很大流行很難說 除非後製已經破壞差不多
作者: LoveAcoustic (Kellin)   2016-03-30 01:18:00
偷問一下 小弟術語還看不太懂 krr大那篇的意思是指edited很多的音樂就沒什麼差的意思嗎
作者: simonohmygod (曼聯魂)   2016-03-30 01:20:00
爽度 高興就好
作者: s1s1 (胖鳥)   2016-03-30 01:25:00
搖滾應該要看樂團吧,有些樂團會使用很distorted的樂器音這種我就聽不太出來,如果是鄉村搖滾我覺得還算明顯不過說到底還是搖滾包含的範圍太大了,就跟流行一樣很難一言以蔽之
作者: ulong (ulong)   2016-03-30 01:35:00
可以用團名來問阿,說不定還有樂友相認
作者: MitsuhideA (《雅》みやみや~)   2016-03-30 02:15:00
這個買CD不難吧......
作者: Kaede5908 (高垣楓)   2016-03-30 02:17:00
槍花明顯有差,分離度非常明顯
作者: stuk (魔SOW崛起:魔法師的逆襲)   2016-03-30 03:03:00
都很明顯呀...Radiohead就很明顯了不過聽不出來也是種幸福啦
作者: tauym209 (屁股冒煙)   2016-03-30 03:13:00
這年頭的流行樂錄音水準不用想太多..
作者: purplesky911   2016-03-30 03:17:00
不管是哪個類型的音樂 320跟無損 質重和資訊量就不一樣了...若目前系統還聽不出來 320最多最多跟無損平但無損不可能比320弱.....請多多支持正版CD~~~另我記得之前分享過幾首音樂 還被人嫌FB2K轉出來的WAV太鳥.......冏無損PK無損都有落差了.....這之前板上也有大大 用不同軟體轉出讓大家比較過音樂不是古典 但聽得出差別的還不少人
作者: anstary (混吃等死)   2016-03-30 03:49:00
聽得出來...
作者: wingmouse (風華亂舞)   2016-03-30 04:18:00
Coldplay推推 CD必買 帶我認識英搖的樂團
作者: WasHenryTsen (WasHenry0101)   2016-03-30 07:53:00
大推 viva la vida
作者: hogwarts1996 (じぐ)   2016-03-30 08:03:00
我聽過無損跟mp3一樣鳥的就是海色…爛錄音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6-03-30 08:36:00
現在覺得差異不大,以後換器材換耳機差異可能就會拉開了,好的器材播320K聲音也可能比爛的器材播無損好。
作者: darky1016 (69)   2016-03-30 08:50:00
如果有錢 就全部買CD來轉 不然就聽串流 好聽的專輯再買CD
作者: goldenmarx (Golden)   2016-03-30 09:14:00
喜歡的買CD不喜歡的沒差,選我正解
作者: smik (xx)   2016-03-30 09:17:00
你全聽320k就沒感覺,320k跟無損交換聽就會感覺差別
作者: oscar1982law (大胖)   2016-03-30 09:30:00
其實有差,我家用聽CD就是這個原因。有一陣子還會帶CD Player在路上走。Apple是不是只賣320K?上次看到有點忘記。還是聽無損比較好,設備升級到一個程度應該就聽得出來了。不過,我手機播320K跟無損,用AKG K402我記得我也還是聽得出來就是了。你說的團我都有聽。(握不會啊。K402也只是AKG初階耳罩,雖然聲音很好。SONY的耳機我一向都滿喜歡的,人聲很好。最近開始有幾支走重低音。
作者: roadfly (路飛)   2016-03-30 09:54:00
很多人聽無損應該都聽爽的吧,之前有分辨320K跟無損的測驗,根本沒幾個人分的出來
作者: moulder (天屎~加百列)   2016-03-30 10:05:00
個人也覺得分不太出來有的串流 在apple music上比較好聽 有的則是Spotify可按規格是Spotify較好
作者: abc0922001 (中士abc)   2016-03-30 10:07:00
雖然聽不出來,但很喜歡的專輯,就會特地轉無損的
作者: hydeless (海德)   2016-03-30 10:13:00
(某華上身)很多ACG跟國語流行要聽出來也需要一番努力那個錄音跟樂器演繹的方式真的太渣了
作者: yamana (優しい嘘)   2016-03-30 10:34:00
要看原始檔案啦,如果本來就差,那就沒什麼好比
作者: rexxar (雷克薩)   2016-03-30 10:36:00
Apple Music 256k AAC跟Spotify 320k MP3其實是同等的就壓縮規格上來看的話如果錄音原檔就很差的話,轉成什麼檔案都一樣。之前買過一張24/96的單曲覺得超後悔XD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0:42:00
有差,但差距不到一支dc扇開弱風或冷氣開微風好聽的兩種都好。 流行歌後制爛了的192搞不好還好聽些...
作者: michealking (GG了)   2016-03-30 11:12:00
流行樂錄音很不一致 很時候無損也不一定好聽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1:23:00
最慘的是曲子明明很好,後製整個搞爛的... 這往往還出現在主打單曲上。最近還有個刺耳到我立刻捂耳的...
作者: raon (Noar)   2016-03-30 11:51:00
大概越單純的音樂差別越大,聽一些很吵的流行樂、acg根本就沒差了(例如某奈奈,以為iTunes 音質太差,結果買cd才發現是我不夠有愛XD.....反正聽得爽比較重要)
作者: wingmouse (風華亂舞)   2016-03-30 11:56:00
奈奈的CD後製水準...真的是因為愛才買
作者: qpzm (....................)   2016-03-30 12:56:00
有愛就有必要
作者: hensury   2016-03-30 13:03:00
對奈奈有愛cd只是買來贊助的 主聽dvd
作者: j3526147j (中二)   2016-03-30 13:10:00
看音樂類型還有熟悉程度吧 最近敗了eva 24/192k 覺得有差
作者: Hanatan   2016-03-30 13:12:00
奈奈要聽LIVE的 跟CD完全不同等級
作者: howieisafool (AKG702我來了)   2016-03-30 13:32:00
我已經發誓奈奈的專輯買回來之後絕對不拆了(因為根本聽不下去
作者: jinnic04178 (jinnic04178)   2016-03-30 13:43:00
奈奈請聽live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4:39:00
根據Jeita的實驗結果,256K以上的音源人類就幾乎無法分辨了,但是本版確有不少人能夠分辨320跟無損,這該說台灣處處是神耳嗎?
作者: ghfjdksl (Diddy)   2016-03-30 14:42:00
個體差異之前NME給的網頁測驗 我分不出來 不過想想是串流欸不過Tidal和KKbox差很多就是了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4:47:00
附帶一提AES則是做了sacd跟cd分辨的實驗,結果554次實驗裡面正解率100%的人一個都沒有最高正解的是80%,不過500多人裡也只有一個而已!從以上兩個實驗的結果來說,開心聽歌就好,不要想太多!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4:56:00
實驗設計有影響,數據上是否該粗暴解讀為"其實聽不出來"也值得商確
作者: Annex (安妮)   2016-03-30 14:56:00
樓下滑嗝吶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5:06:00
AES那篇有寫成論文發表,因故我想實驗設計跟結論解讀沒問題,樓下有請華格納大發表意見
作者: valjoux (壽山吱吱王)   2016-03-30 15:34:00
有差 拿hd800聽華格納就能分出差別若戴個假錶更是彰顯自己不凡的品味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5:35:00
設若他為真,也只是 cd vs sacd, 不是有損vs無損啊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5:57:00
這是兩個不同的單位,第一個是日本的JEITA,做的是mp3音質的調查,第二篇是美國的音響工程協會所發表的論文、前者調查,後者則是半學術研究,從兩者的結果導出結論的話,一是,一般人類聽力極限大概就是256K,二是神耳出現的機率約1/500不到、以上不管哪個研究,實驗過程都比大家的盲測嚴謹的多,因故我不認為需要去質疑結果,去質疑自己的檔案是否有問題可能比較實在
作者: roadfly (路飛)   2016-03-30 16:09:00
http://goo.gl/ydjy5W之前版友PO的測試網站,大部分人根本就分不出來無損真的被神話了,甚至一堆人聽無損就覺得高人一等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6:16:00
SACD跟CD比較的正解率甚至只有49.82%表示根本2選一用猜的而已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6:36:00
問題是,你延伸的結論是以日本那實驗為基礎,但在日本這實驗"細節"不明的狀態下就要他人相信肯定為真?這沒法同意啊?設備跟環境先不論,事實上他問卷的設計我就不太認同。 重做一次但選項不同,結果可能不一樣附帶一提,AES上相關的論文也是有結論是"可分辨"的
作者: donkilling (å’šå’š)   2016-03-30 16:45:00
歐美搖滾有不少錄音不差的啊XD
作者: qmaper (~卡片~)   2016-03-30 16:47:00
結果不同的不就更明白的告訴你 分不出來嗎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3-30 16:48:00
我覺得拿實驗或是學術研究來講很奇怪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6:49:00
日本那個實驗設計者有說過,問卷設計時避免了對受試者的尊嚴造成傷害,所以才那樣設計,但是他們的受試者數量是220人,並且做題時沒有任何時間跟次數限制,光這兩點,我就認為有可信度我覺得拿實驗跟學術研究結果來說最沒有爭議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3-30 16:50:00
只要是扯到音響的東西 能有幾樣是盲測下差異會明顯的呢之前也看過很多國外的盲測實驗來測試線材之類的差別只要你"看不到"人耳的辨識度確實很有限問題是現實上你對你熟悉的器材、音樂怎麼可能不去挑剔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6:54:00
尊嚴說從那來的呀?不記名跟這沒關係唷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3-30 16:57:00
我沒事幹嘛需要分辨出來我不熟悉的某首音樂是否無損?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6:58:00
縮網址哪一個可以PO在本版,我貼給你看ptt.cc/yCNQS 第二段標題就是了!
作者: wingmouse (風華亂舞)   2016-03-30 17:09:00
D大說到重點 熟悉喜歡的音樂就分的出無損因為你清楚這音樂的細節 無損的訊息量提升 自然會發現用一段你根本不熟悉細節的音樂 試問如何分辨細節量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7:21:00
是熟悉的音樂就分的出來那這很好啊!何不出來做一篇研究告訴大家?還能夠順便刺激Hi Res的市場呢!
作者: oscar1982law (大胖)   2016-03-30 17:41:00
我都忘記無損聽不聽得出來,是筆戰重區了。就當我們這群買CD的是被不知名力量控制的狂信者就好大家都輕鬆
作者: ghfjdksl (Diddy)   2016-03-30 17:51:00
真的是戰不完的東西 不過聽得出差別和你覺得哪個好聽又是另回事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7:55:00
我現在比較在意那連不上的短網址
作者: ghfjdksl (Diddy)   2016-03-30 17:59:00
對欸就是那個網址 記錯了是NPR 我覺得根本就有問題 想要測試自己拿CD轉無損和320聽看看就知道了何必用串流去測自己 直接自己做檔案就好了嘛附帶一提那個網址我分不出來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0 18:13:00
作者: testwindraja (時間不等人 早起最好)   2016-03-30 18:37:00
那指的不是 "問題" , 而是問卷不記名(包含不留筆跡)另外細節也不單指這些,器材對這實驗影響很大, 所以AES上那篇特別說明使用的器材跟環境日本這實驗我查不到這細節, 光這點就會延伸出質疑:是受試者分不出來, 還是器材導致受試者分不出來?最後, 撇過沒看錯的話,AES上部分論文也說明了"受試者經過指導後,可以分得出來" 這件事這點在日本做的相關論文裡也有提出所以有差沒差? ... 看來還待決哩
作者: hydeless (海德)   2016-03-30 19:02:00
沒什麼好戰的,講難聽一點,mp3跟無損你都分不出來,還學人家發什麼燒玩什麼耳機音響,快點回家洗洗睡比較快,現在都馬大DSD時代了,CD音質都算差的,還在那邊mp3很多數位母帶版買到後,立刻覺得自己聽CD這種渣怎麼聽那那麼麼久。不用什麼古典爵士發燒名盤,搖滾一些你直覺錄音差不是聽發燒的,像是Nirvana的Nevermind 24/96 吉他刷下去後,你絕對不會想太回去聽CD,甚至像Joy Division的母帶版那個聽感細節跟CD「完全」不一樣,根本兩張不同的專輯
作者: ghfjdksl (Diddy)   2016-03-30 19:09:00
樓上辛苦了
作者: howard50009 (zxc50009)   2016-03-30 19:31:00
感覺自己的包容度(?)越來越廣,從youtube到.dff都可以接受,但同一首歌如果有.dff聽,除非硬碟空間拮据找不到不優先存高音質檔案的理由..
作者: oscar1982law (大胖)   2016-03-31 00:00:00
有些ACG的錄音實在是...Orz,找的人也不對我買過一片魔物獵人3G爵士版,演奏跟錄音讓我不再碰ACG的CD。這麼貴沒代理不好找,又錄成這樣...Orz花了1400台票,拿去丟也捨不得...
作者: momo2577 (MOMO)   2016-03-31 02:09:00
空間太多,用無損達到腦放也能提升音質呀~
作者: j840715 (j840715)   2016-03-31 03:04:00
推coldplay
作者: tauym209 (屁股冒煙)   2016-03-31 04:32:00
不得不推一下H大 XD
作者: oscar1982law (大胖)   2016-03-31 07:39:00
每次看到這種無損筆戰文,我都非常好奇,說聽不出來的,你們的檔案到底是哪裡來的?會差到聽不出來?自己拿來轉一次,聽看看就好了。耳機板一向是耳朵驗貨。
作者: ghfjdksl (Diddy)   2016-03-31 08:46:00
還有鍵盤試聽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1 10:32:00
反正這題目就是這樣,就算說了在科學數據上證明了絕大多數人都分不出來,還是會有人拼命的找些蛛絲馬跡出來強調說有差或強調自己分的出來,但我覺得他們想證明的不是到底分不分的出來,而是想證明自己分的出來,跟其他人不一樣,以滿足自己及自己器材更勝他人的優越感而已!
作者: hydeless (海德)   2016-03-31 12:02:00
證明自己聽不出來的自卑還差不多
作者: Davidm45 (David)   2016-03-31 12:10:00
原來買CD聽無損叫做展示自己的優越感喔,真是長見識了
作者: princeguitar (王早)   2016-03-31 14:07:00
在沒有更好的串流之前 繼續爽聽 SPOTIFY大家難道沒有感覺 很多器材升級堆疊後的聆聽感往往 有時候在去聽表演現場時 位置不好 空間音場不好的話 反而耳機表現出來的還更好聽因為學生時代有玩團 也很熱愛過木吉他的聲音所以在聽不同的每一副耳機時 都會習慣曲目裡有英式搖滾 和 純木吉他加人聲 的曲目當聆聽的標準之一, 因為心裡大概有個底 對於木吉他應該會有怎樣的聲音 一個團 又該是會大概有怎樣的現場聆聽感不過 最近好幾次 去華山 小巨蛋 河岸 都覺得同樣的歌曲熟習的音樂 卻好像沒有耳機裡那麼清楚 現場反而享受的剩下群眾的氣氛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位置不夠好只是想說 真的想聽真的音樂時 拿起自己的吉他刷扣其實聲音就是這麼的簡單把耳朵貼在空鳴箱上 那樣的聲音記住之後再對比喇叭或耳機發出的聲音 這樣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作者: tkdiven (立志當米蟲)   2016-03-31 15:28:00
聽無損不算是展現優越感,喜歡嗆別人聽不出差別或是器材太差才是!
作者: hydeless (海德)   2016-03-31 18:39:00
沒什麼好嗆的,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就可回家了
作者: leon099 (ㄚ耀)   2016-03-31 22:14:00
個人經驗是 DAC插下去才會很明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