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閱讀焦氏《遊藝黑白》
發現一段齊瑪曼提到關於DG錄音蠻有意思的陳述:
"...其實在波士頓音樂會之後,我和拉圖都想要趁勢錄下此曲。那時EMI同意拉圖到DG錄音
波士頓交響樂團也沒問題,最後卻卡在DG錄音部門....DG部門說,他們只有22bit的錄音
設備,可是他們對波士頓音樂廳的「錄音哲學」是24bit,由於他們的錄音設備無法滿足他
們對該音樂廳的錄音哲學,所以不能錄.....他們還說他們不是對每個廳或是對波士頓音樂
廳的每個錄音都有24bit的要求,意思是抬舉我"
由此可看出不論演出者或錄音師對其作品呈現都有不小的堅持,
甚至於到差2bit卻寧願不錄的程度
而在下手中的DG波士頓音樂廳錄音似乎只有齊瑪曼與小澤征爾的拉一及拉二,
在轉為CD後無疑已被改為16bit
(但相信即使由24bit錄音後再轉為16bit壓制與直接用16bit錄音相較仍存在相當差距,
惜無從比較)
波士頓音樂廳是公認擁有最優秀音響效果的音樂廳之一
惜在下未有機會能夠現場聆聽,
但是仍相當好奇DG對此音樂廳堅持用24bit錄音所產生的效果為何。
請問有版友能推薦其他於波士頓音樂廳(Boston Symphony Hall)錄音的作品
讓小弟稍微領略DG錄音哲學的精妙之處嗎? XD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