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野聽了半小時耳機展的展示機(am pro 10 & am pro 30)
只是初步的心得
我倒覺得聲音的底跟um系列基本上雷同
從阻抗、感度跟響應頻率來看,am pro系列跟um pro系列用的BA單體搞不好一樣
只是因為做了一個叫做TRU的水溝蓋跟叫SLED的遮版技術讓機體變成半開放
所以聲音的空間感變得更寬、高低頻的迴響也更自然
am pro 30跟um pro30比起來,
算是改善了um pro 30原本的缺點:
偏暗的中高頻、有點偏腫的中低頻(還有跟上面說的一樣,空間感也更開了)
另外,機體也跟um pro不一樣,而是w系列的形狀(內側比較扁平)
然而,這是用降低隔音換來的。
或說設計am pro系列的目的,
本來就是用來讓樂手在戴IEM的情況下依然能聽到IEM外頭,舞台上下的聲音
至於對一般聆聽用途來說這是好是壞,就看各人需求了
(當然比起裸耳am pro還是有遮音效果)
之所以說聲底一樣,除了規格上相似以外
am pro系列樂器的分離度、低音的快慢、每個音的輪廓還是一樣是westone的形狀
10 & 30的對比也跟um pro系列一樣
(例如:am pro 10的問題跟um pro10一樣,中低頻不夠飽滿)
而今天聽am pro 30的時候,讓我想到dt880 pro
聲音的場感很好、輪廓乾淨、中高音清楚但不到刺耳
雖然今天只能短暫聽一下,但整體印象很好
不過有幾點讓人擔心:
1. 伴隨機體的開放,低頻的飽滿度跟深度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2. 失去的隔音對在外面聆聽會有多少影響?甚至會有很些微的漏音?
3. am pro系列比um pro貴40USD,換來的是相對自然的中高音跟失去隔音。
但如上篇裡推文提到的,um pro系列換成spin fit之後其實也有類似的
效果(當然不到am pro的程度)。
當然現在說什麼都不準,日本這邊5月底上市以後一定會有不少評論
最後我還是戴著um pro 30加spinfit回家(加上am pro沒有灰黑色)
(明明根本就還沒開賣)
※ 引述《astutmomo (Rossi)》之銘言:
: 今天看到JM在FB PO文說~AM PRO 10 到貨了~
: 於是下班就跑去試聽了~~~~
: 運氣不錯~竟然沒有人聽~我大概聽了半小時,因時間問題就把耳機還回去了。
: 使用的器材是IPOD TOUCH 6~
: 主要是聽玖壹壹的歌做測試,都是FLAC無損格式。
: 在毫無心理建設跟任何預想立場聽了AM PRO10~~~
: 一聽就被嚇到了~~~~~~~~~~
: 這聲音跟UM PRO系列完全不一樣~~~
: 調音完全改變了~~~~
: 這耳機聲音很亮~~高音部分跟UM PRO不太一樣~
: 低音也很足夠~~然後比較沒有UM PRO的低音調音~
: 個人認為UM PRO的低音調音有點過多,但AM PRO完全不會~
: 聲音變很乾淨~很亮。
: 解析很清楚,我覺得這才叫監聽耳機。
: 因此這隻是一隻高音亮,解析清楚,聲音乾淨,低音又猛的耳機。
: 跟UM PRO的調音完全不一樣~~
: 這次看來Westone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