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 言 │
└─────────┘
好讀版: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74125435.A.8E4.html
16/09/18 文末新增延伸閱讀連結
大家好。
我是在那名為實際是55度峭峰的「尋找器材」道路上不斷滾落的青年。
滾到屍骨無存四肢解離破碎。
http://i.imgur.com/eoVzmer.png
誰來救救我好不好,算我求你們了。
在我的新手經驗中,
聽了這堆器材有兩次令我覺得自己智能低落。
第一次是Hugo,如此小台的東西直推就能讓耳機有不俗表現。
還東聽西聽那麼多東西邊想著搭配,蠢到活像個會移動的叉燒肉塊一樣。
第二次則是這一次。
http://i.imgur.com/459sYhE.jpg
天...天啊......還沒調整與細心調教過就這種聲音!?
得知造價後,再度吃驚了一次。
http://i.imgur.com/LZ8UHBm.jpg
天...天吶......截至目前為止花這麼多錢的我是智能不足嗎!?
不...搞不好說自己智能不足還會污辱到什麼人也說不一定。
總之,和前篇Beta22、Dynalo、KSA-5等經典機器一樣。
若您是理工出身並非像我哈哈文組哈哈又受限於預算正苦惱著的話,
請立即拿起您的烙鐵,展露您如同對巨大機械人的狂熱般做出它來。
若您是T90持有者,請立即解除武裝。
請立即拿起您的烙鐵,看著那會搞死人的兇器。
然後摧毀它。
不要再相信前端會無性生殖這種事了。
還不如期待哪天初音可以讓我們有性生殖。謝謝大家。
┌─────────┐
│ 目 次 │
└─────────┘
┌【 前 言 】 ─ p.1
│
├【 測試器材 】 ─ p.4
│
├【 測試曲目 】 ─ p.5
│
├【 Dam 1021 】 ─ p.17
│
├【 數位濾波 】 ─ p.23
│
├【 對比QB-9 】 ─ p.27
│
└【 結 言 】 ─ p.32
┌──────────┐
│ 測試器材 │
└──────────┘
┌┬ Cooper IG8300
││
││
││
│└ PC ( PS Audio Perfect Wave AC3 2.0m )
│ ( EVGA SuperNova 750 G2 )
│ ( Bplus PP2U-E USB )
│
│ ↓ WireWorld Platinum Starlight 6 2.0m
│
├─ Soekris R-2R Dam 1021 ( Kharma R-2A )
│
│ ↓ Atlas Equator MK III 6N OFC 1.5m
│
└─ Dynalo / Beta22 ( Kharma MR-1A )
↓ Furutech F-63G
Beyerdynamic T90j / DT770 Edition (250ohm)
┌──────────┐
│ 測試曲目 │
└──────────┘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 (1959)
Felix Ayo/ I Musici
Concerto No. 1 In E (La Primavera/ Spring) RV269 (Op. 8 No. 1): III. Allegro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L'estate/ Summer) RV315 (Op. 8 No. 2): I. Allegro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 (L'estate/ Summer) RV315 (Op. 8 No. 2): III. Presto
Concerto No. 3 In F (L'autunno/ Autumn) RV293 (Op. 8 No. 3): II. Adagio Molto
https://youtu.be/DO_oNhoPYaw
沒什麼好說的。
個人目前最喜歡聽的古典專輯。END。
其次大概就是David Oistrakh的Debussy - Clair de lune。
The Super Audio Collection Volume 6 - (2012)
Various Artists
The Four Seasons -
Violin Concerto in F minor, Op. 8, No 4, RV. 297, 'L'Inverno' (Winter) -
I. Allegro con molto
去年聖誕節Linn期下的線上音樂平台所釋放的免費專輯中的曲目。
Linn所釋出的這版本所蘊含堆疊的思緒與細膩樸實卻同樣令我印象深刻。
自己聽器材必聽的曲目之一。
此外推薦Felix Ayo與I Musici在1959年所錄下的版本,
及Amandine Beyer與ZZT於2013錄下的版本。
The Keith Concert - (1975)
Keith Jarrett & Charlie Haden
Keith, January 24, 1975 Part I
https://youtu.be/eKNQSSNNag8
拿來試聽鋼琴的聲音表現。
LED ZEPPELIN IV - (1971)
LED ZEPPELIN
Stairway to Heaven
https://youtu.be/oW_7XBrDBAA
搖滾神曲。
雙頸電吉他Solo橋段能拿來仔細聆聽80Hz-5KHz間的表現。
此外電吉他的Solo同樣推薦Jimi Hendrix 彈奏的Voodoo Child。
https://youtu.be/IZBlqcbpmxY
Nevermind - (1991)
Nirvana
Smells Like Teen Spirit
https://youtu.be/hTWKbfoikeg
個人日常菜單其一。
傳奇般的搖滾神曲──中二臭。
習慣用這首與Muse的New Born去聆聽搖滾類型的平衡感、貝斯與鼓的形體。
有些組合上鼓面會變很大且平。
聲音的表現上要夠髒才聽得爽快,但又不能太髒讓一切都糊散無力或鬱悶。
對認識器材的調音、中低頻與控制力相當方便。
對我來說這首曲子的表現上能明顯劃分Ayre和Rudistor的差別。
The Smashing Pumpkins - (2011)
Siamese Dream
Cherub Rock
https://youtu.be/q-KE9lvU810
個人日常菜單其一。
單純拿來聆聽表現如何。
理由同Nirvana的中二臭這首曲子。
The Dark Knight OST - (2008)
Hans Zimmer
Aggressive Expansion
https://youtu.be/oI_mDPIj4IA
此曲目會特別去聽前奏當中的電子音與低頻當中的鋪陳,
若器材沒能把聲音推開,則聽起來壓縮鬱悶不夠寬鬆。
低頻太多或處理不夠細緻則會使得聲音拖泥帶水只有轟耳而苦無層次感。
此外,電子音的虛假與否與會不會刮噪能幫助一併判斷對錄音的包容度。
音響論壇劉漢盛選曲 - 2012 TAA 22屆國際Hi-End音響展Blu-spec CD - (2012)
Various Artists
Holst : From Above
大型管弦樂編制曲。
發現拿來測動態、音場、樂器音色與形體、結像、定位感等等多方面都很優秀的曲子。
聽聲音在唱歌 - (2016)
Various Artists
The Invisible
Maria And Bobone
Songs From Within
皆採CD1的音軌,
保留了劉老師採用的幾個大原則:
「富含聆聽樂趣」、「能忠實反映器材現有能力」的曲子。
Maria And Bobone當中,
前30秒我會拿來聽女聲高頻延伸、透明感與空氣感。
並判斷聲音是否輕靈脫俗。
要是聲音控制力不夠好或不夠穩定的話。
一開始發聲唱上去的時,那段的強弱漸層會死板或有毛邊,
甚至是過度飽滿或尾韻過拖遮蓋掉汎音。
The Invisible則開頭能刻意去聽對於極細碎的聲音處理是否高明細緻,
及充滿金屬色澤的狀況下會不會過度刮耳?
是否依然耐聽、寬鬆保留美好的汎音與空氣感?
Songs From Within拿來聽中低頻的質理感。
此外當女伶開口唱歌時會有龐大的空間資訊,
能頻測聲音的弱音音韻的鋪陳堆疊,以及器材是否過度「匠氣」。
The Best Of Radiohead - (2008)
Radiohead
No Surprises
https://youtu.be/u5CVsCnxyXg
個人拿來頻測另類搖滾時必聽的一首,另外一首則是The xx - Island,
透過這一首大多也能推估在迷幻、英倫類的音樂表現如何。
同時若器材對錄音的容忍度不高或本身素質太糟的話,
整體聲音容易平薄而噪。
Harry Patch (In Memory Of) - (2009)
Radiohead
Harry Patch (In Memory Of)
https://youtu.be/oJ2ELVsz2Yk
測試整體音樂性以及人聲韻味。
AMOK - (2013)
Atoms For Peace
Default
https://youtu.be/yxWBd840E9g
測電子特效音是否吵噪。
Crossing Field - (2012)
LiSA
Crossing Field
https://youtu.be/KId6eunoiWk
測爛錄音包容性。
T90撥起來容易齒音連發、銅鈸又薄,
低頻下潛又淺,貝斯在不均衡及中低頻細節不佳的狀況下也會整個人間蒸發。
旅の途中 Single, Maxi - (2008)
清浦夏実
旅の途中
Adele - (2008)
19
Daydreamer
測空氣感、形體,中低頻共振與質理、中高頻延伸與女聲。
Chaos and the Calm (Deluxe Version) - (2015)
James Bay
Hold Back The River
https://youtu.be/mqiH0ZSkM9I
類似Daydreamer的男聲版本。
測空氣感、形體,中低頻共振與質理、中高頻延伸與男聲。
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 Lovenskiold: La Sylphide - (2009)
Andre Previn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The Nutcracker - Ballet In Two Acts Op. 71, Act I: March
測大動態、音場、樂器定位與結像感以及分離度優劣。
Carmen (Highlights) - (1963)
Herbert von Karajan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Prelude
https://youtu.be/-zOsO5hs-BY
持有的是RCA紅標版本。
拿來測大動態、音場、樂器定位與結像感以及分離度優劣。
Dr. Chesky's Sensational, Fantastic,
and Simply Amazing Binaural Sound Show! - (2012)
Dr. Chesky
Dr. Chesky Right Channel Identification Test
Dr. Chesky Left Channel Identification Test
Dr. Chesky Edgar the Barber
Dr. Chesky Dr. Chesky's Shave
檢測現有系統中的橫向音場、縱與深的表現如何。
同時測試發聲點的遠或近。
┌──────────┐
│ Dam1021 │
└──────────┘
在Right Channel Identification Test 當中90公尺的發聲點很淺,大約耳罩外20cm。
音場並不算大的類型。
在耳罩中90公尺的聲音「乍聽下很像」距離有那樣遠。
原因在發聲處與麥克風之間的間距好像有種受「等距離壓縮」的感覺。
型體感有點像發聲處(此曲的腳與嘴)擴散出去。
相當清晰地聽見口型、腳的步伐大小與人的型體,廳堂音亦是如此。
這樣的擴散感會有種聲波在空氣中傳遞時耗損的感覺。
並不會刻劃鮮明到使你聽到整個人的形體面貌甚至觸及腰間與胸膛的形體。
在假人頭錄音中Dr.chesky對麥克風說話時,雖然嘴巴相當地近,
但能分明他在「對麥克風講話」。
不是去營造一種「對你耳朵」講話的感覺,這之間有一小段差異。
理頭髮與剪髮假人頭錄音時更明顯,還原錄音的表現力十分地好。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DAM1021於小細節的跳動上處理相當地細膩。
如Karma Police前奏中吉他弦得跳動能感受到「放手彈下去的動作」是──
「放力彈指的勁道」促使琴弦彈跳顫抖。
同樣地也能感受到在琴鍵上手腕施放的巧勁。
還原度是能令人相較於其他器材更去享受音樂的細節。
足夠多,卻又不會多如填鴨般帶給人壓力。
那這還原錄音的程度會不會打擾我去聽流行樂偶時出現那樣刻意人聲極近的「呢喃感」呢?
結論是不會的。
無論在Hold Back The River或Daydreamer、No Surprises當中,
都可以感受到嘴唇幾乎是親貼著耳朵在唱歌。
(尤其Hold Back The River)
其餘兩首比較像發聲點在耳道裡面混雜竄入頭顱之中。
它不會太近、也不會過遠。
這也能回歸到他盡可能地還原錄音的構想這點上去。
再說說三頻的表現吧。
我認為Dam1021的中低頻較蓬鬆些、高頻也沒有那麼的刮耳。
相較於過去聆聽非R2R架構的DAC經驗來說銅鈸容易薄亮,
聽起來會是「疵、嘶」的聲音比重比「鏘」音大,並且伴隨發生刮耳的情況。
DAM1021則沒有這種困擾,要上去就上去。
由於我是新手的關係聽得還不夠多,
目前經驗上來說要去除掉這種情形,
通常都是去頭截尾或用柔化的方式將高頻修圓。
使得失去些高頻延伸或是質理感。
若是要處理這問題卻不要失去任何一分細節與氣韻和延伸爾等,
就得耗資鉅款投資每一個環節。
DAM1021卻是一個很好的體驗。
完全不會失去高頻的質理感融合上述的彈跳感與低頻寬鬆,
使得音樂變的極端地耐聽。
當然,還是會有齒音存在的。
不過錄音良好的音源倒是沒這方面的困擾。
比方1963由Herbert von Karajan詮釋的Carmen可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無論是提琴或突如其來大動態下的銅鈸都不會令人煩躁刮耳。
(註:不過有前輩說器材中存在著齒音才是正常,若完全沒有齒音表示那段完全截掉了。)
在後端接上ANG大操刀的BETA22(調音上低頻比較多些),
聽杯麵原聲帶Aggressive Expansion時能明顯感受到每一波300Hz以下的振動中,
都帶有強弱的漣漪。
尤其是60-80Hz一帶的刻劃十分漂亮。
在左右耳聲色貌似分離的狀態下左右飄忽、似暗若明。
行星組曲中則能聽見這個DAC是有深度的。
但這並不是說它有聽覺上的深度。
而是透過空間定位能感受推敲出哪些樂器是稍前或稍後的。
屬於有點「疊合起來」透過推理來得出的深度,而非倒抽一口氣拉出來給你看。
當然你要跨越耳機的障壁做出那種聽感(錯覺?),我只能說那也是不簡單。
想當然耳,它於行星組曲中的樂器分離度也相當地好,
不疾不徐地讓每一個聲部發聲。
一般來說能有這樣表現的DAC可能都要五、六萬左右了。
更罔論它是讓每一個聲部沒有互相重疊地出現於同一個畫面當中卻又不糊散。
小編制中或是採用簡單的樂器配合純粹的聲線去聽(e.g. Maria And Bobone)
當中1.1K-4.8K中高頻的延伸時,會發現高頻比較素雅清透。
聲音收斂時會聽見有一層淡淡的像是半透明的什麼(空氣)也隨之慢慢收闔。
我很難去說明這樣的薄霧是什麼,它並不是一種糊掉、霧化的負評價。
反而是有點像是山谷中回音時那個「迴盪著半透明的什麼」尾隨在字句之後。
這樣的感受相當地舒服且美。
前頭中提及Dam1021是一台音場小的DAC,
聲底舒適自然,配上大音場的BETA22仍然不能稱為開闊。
但無論如何絕對是「寬鬆」的聲音。
對音場狂熱者來說,Ang大倒是有提及一個解決方案。
透過FPGA的MOD打造重視音場與寬鬆感的filter。
非專業者則可透過刷善心人士的懶人包來達到效果。
同時Dam1021其實內部就有內建四種數位濾波了。
大部分都差強人意。有待各方高人補完這一塊了。
┌──────────┐
│ 數位濾波 │
└──────────┘
Soft:
中高頻明顯有種軟腳感。
例如Prelude中的銅鈸本來該是「衝了喔喔喔!! 鏘鏘然後爆炸」的感覺。
開啟了之後變成「我要衝了喔喔喔喔!啊啊...等等啊嘶...嘶嘶......」
然後水鴛鴦它就拗砲了。
小提琴的共振音與汎音基本上都變短促了,動態範圍有種縮小的感覺,
聲底會有些變化,太過軟而不夠清脆。
使得金屬音包含電吉他與木吉他的弦在內都會變調。
變成「有彈性但金屬味不足」聽起來相當弔詭。
空氣感約略增強。
定位感、結像感與形體感都大幅下降。
本來在定位檢測當中還能聽到脛骨,只剩下鞋跟與踩擊的地板面而已。
木星組曲也會有種暗悶感,不夠開闊。
這點在01 Köln, January 24, 1975 Part I鋼琴聲上感覺最明顯。
在四季RV.315中則是無法切實地細節給表現出來,聲音飄忽而過。
聲音更是變扁了。
Crossing Field的貝斯基本上是完全消失的狀況。
真是成功的傳奇貝斯手! 不在舞台上也沒有人能夠發現!!
Minimum:
形體與結像感下降,發聲點變近些。
定位感還算清楚但明顯有所減損。
曲目The Invisible當中明顯感覺到前頭細碎的聲音會聽不太出來「那是什麼」。
中高頻的控制力變好了,在延伸的最尾端聲音變得飽滿一些。
不過有點吃掉空氣感與尾韻,
廳堂音方面一些弱音與細微的表現變的平薄、平板。
與此處不同的是中頻人聲反帶有一些Echo音,比較沒有那麼實。
個人認為這個效果有點像用汎音換些極端兩頻的結實感。
Mixed:
齒音最多的濾波。
高頻噪感明顯變多,且銅鈸有點吵噪。
發聲點變遠,約略增加一公分至一公分半,左右音場的邊緣也往內縮。
聲音與其他濾波比較下明顯扎實。
貝斯的彈跳感與電吉他的刮騷感變得痛快淋瀝。
鼓皮的彈性與力道感覺也被強化了。
變的狂野、粗曠許多。
缺點則是強弱間的漸層也因此表現減損。
有種大力拉弓的感覺──容易「將力放出」。
高頻延伸變短、空氣感變少些,琴體的共振會拖,使得形體糊掉。
聽起大編制蠻慘的。
專門拿來聽搖滾、流行就好。
LINEAR:
最均衡、空氣感、氣韻、汎音與細微共振和聲音整體性最好的數位濾波。
沒有太致命的缺點,個人認為該將此filter設為預設值
總之R2R架構精英中心只該有Linear,其它應該要廢除。
簡單來說大概是這樣:
Linear: 我靠R2R屌炸天!!
Mixed:流行豪爽ㄛ,抱歉我的撥放軟體中沒辦法放其他東西ㄏㄏ。
Soft:軟腳蝦噯,滾。
Minimum:是在幹嘛? 你媽生塊叉燒都______。
┌──────────┐
│ 對比QB-9 │
└──────────┘
由於手上持有Ayre QB-9 DSD。
嗯。該做得就是讓QB-9這台PTT上惡名昭彰的睏睏機被打臉一下。
Dam1021和QB9相比,細微的氣韻和整體細節比較明顯。
在樂器少或編制小的時候差異蠻明顯的。
低頻的表現中Dam1021下潛打到的點比較淺,且比較虛些。
爛錄音的容忍度則是互有長短。
一般來說Dam1021比QB9再更自然一些(並沒有到天差地遠)。
不過高頻齒音爆炸突破控制的臨界點時,1021齒音的邊緣線會整個潰堤。
由此來說個人認為是QB9稍高一些。
定位的話則比QB9要精準太多。全面臉腫腫。
編制大的時候由於1021定位感較好,稍微吃香點。
不過兩台在結像感方面對我來說都還不算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步。
殘響QB9多些,不過這可以透過調音與選料來改善。
汎音的量差不多,汎音停留的時間長久來說QB9會停留久些。
兩者都算是小音場寬鬆型。
音場聽起來Dam1021較更加清淡寬鬆些,相比下QB9就濃郁了些。
適配性上Dam1021比較沒有吃樂風類型的問題.
QB9在搖滾方面明顯吃虧
此外重點在QB9需要調教,以及訓源要下點功夫。
如果什麼都放著不管的話,Dam1021明顯細節多出一截。
調過之後差距就沒那麼大了。
坦白地說考量到價格,Dam1021絕對是打臉QB9睏睏機。
對我這個從剛摔坑到現在還是初心者的小廢物魯蛇來說。
截至目前為只有兩個器材聽了之後讓我倒抽一口氣覺得自己像個白癡一樣。
第一個就是HUGO。
最讓我讚賞的就是精準吧,但是聲音稍微薄些、挑錄音。
而且比較沒辦法聽大眼萌萌歌。高頻會相當刮耳。
否則T90j就要丟去埋了或燒掉。
第二個器材就是同樣精準不過卻就沒這類問題的Dam1021。
只是沒有HUGO那般澎湃大音場,鹿死誰手很難說。
觀落陰一下,我猜PTT眾的話應該會比較喜歡HUGO。
畢竟這一年看下來眾星拱月都是HUGO、HD-DAC1、黑龍機這類
「精準、形體『削』的十分清晰」的DAC。
而且同樣都有高頻絮亂尖銳的問題。
另外也要提及的是──強烈建議使用Raw output來聽音樂,
不使用raw putput時,
吉他弦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彈簧在顫抖一樣。
銅鈸的齒音變多,中高頻的毛躁感變多。
四季RV. 297, Allegro con molto與Maria And Bobone中強弱轉化中的漸層變少。
變得弱與強兩極當中,容易在中間的時候就開始出盡全力。
使得漸強音與強音之間的層次光譜沒有拉開來。
大動態時也容易失控爆掉,多樂器時容易雜亂。
在Smells Like Teen Spirit、行星組曲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形體感也不容易割離(結像感差)。
除了分離度不佳容易疊合之外,聲音也不夠俐落。
拖泥帶水的結果就是聽不到許多該有的細節。
完全失去「細膩」兩個字。
三頻的空氣感與中高頻清透感也有所減損。
音場的發聲處變得更近、廳堂音的表現被nerf。
於此同時聲音變更薄些,
最近的聲音也會在更加稍遠半公分至一公分。
Prelude中銅鈸金屬特有彈性感與敲擊時迴盪「歪夭夭」的漣漪震動蕩然無存。
只有令人煩躁的刺耳吵噪。
建議乾脆直接把一般output省掉,少花一筆線錢和rca母座的錢。
當我換插Raw output回來時,根本就感受到大師兄全都回來了。
http://i.imgur.com/AdJZ8Z3.jpg
雖然沒對比過的話大概會想著「這位仁兄你到底在公啥毀」,
數位不就是0和1而已嗎(ry)
┌─────────┐
│ 結 言 │
└─────────┘
統整來說1021是怎樣的DAC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自然、寬鬆、發聲讓人覺得舒適。
聲底素雅自在且富含空氣感的一台DAC。
並且能還原大量的廳堂音、鼓體與琴體間共振的空氣感,
這使得聲音多了幾分色彩。
會說素雅同由於此,它對音樂所影響的色彩是由這些方面而來的,
並非有種「調音」、「染色」的化工添加感。
本身算是和T90蠻搭的,
但若要大音場無邊際的鬆開,
可能要選用選料與機內線或在數位濾波上做足功夫。
否則就要直接換個DAC。
低頻線條明確中帶點空氣蓬鬆,聲音的漣漪與強弱刻劃仔細。
高頻延伸高清秀且能聽清楚質理之下帶點婉約不會刺耳。
在鋼琴表現上吃點虧,需要細心呵護與調教。
它並不會帶著「清亮的過度透明水晶色澤」,反稍帶些厚實的沉重肉感。
所以它「脆」,但不「輕靈」。
不過這部分應該是可以透過選用Nordost家的線材來調出來的,
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前後端都使用Kharma線材的緣故)。
聲底並不是兇猛粗曠的雄壯或極度柔美收斂內化的二分法,
是恰巧地站在適當的位置。
硬要說的話兩者間的關係大概是4.3:5.7。
若您本身是玩團的人,或是想多多認識錄音的世界的人,
相信你會喜歡這樣的聲音。
且會認為這樣的聲音是不會和自己所聆聽的世界相左的。
說到這裡,
講些極端、甚至有些偏激的內心話...個人是覺得若施工者厲害的話......。
8萬以下的DAC如Mytek系、Hugo系、DAC2包含QB9在內都可以全拋了。
只剩下音染挑口味的機子能存活。
雖然怎麼說都是Know how之間的頂尖對決。
但單就算是未調教的聲音來說。
光遠低於20K的造價能發出這種聲音真的是只能拜了。
本身素質真的十分驚人。
然後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做別的事情。
例如玩玩攝影、自行車,甚至是不純潔兩性交往等等。
雖然這部分偏激話是這麼說啦...。
但我會不會把QB-9拋掉......嗯...應該是不會啦...大概吧。
......或許啦。
在最後的最後,
提供給有興趣的人一些延伸閱讀:
https://goo.gl/Pokh1O
※很nice的壞蛋大的製作與選料分享。
https://goo.gl/XwlPYM
※Ang大的Dam1021製作實錄。
https://goo.gl/pMGSFj
https://goo.gl/Z84DBj
※WF牙尖嘴利的製作討論。
https://goo.gl/eUFaJB
※Hdclub的短暫討論。重點在DIY也可以做得很漂亮。
https://goo.gl/QrToqM
https://goo.gl/VgBoML
※hiro920463的技術相關文。
就是這樣,感謝各位又看了又臭又長的一篇文章。
有任何需要補充或是修正、概念錯誤的地方再請板上前輩們指正與補充了。
感謝。
好想蹭學噢...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