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上各位大大晚安:
小弟平常用Dr.DAC2 DX,耳機用K7XX和DT990
音源是很普通的電腦Spofify Premium以及光纖接沒有螢幕的PlayStation2
偶爾惡搞用Kenwood F504 line-in,細節不好但音色討喜
用光纖感覺背景比較黑一點、乾淨一點
接電腦就圖個方便,電源沒有特別處理
====分隔線====
某次在公館3樓聽了接手機(三星S5)的紅蜻蜓
整個嚇到,沒想到手機可以把DT990推開(當然沒有推好XD)
個人覺得解析部分跟電腦的Dr.DAC2同個等級了...
低頻部分有輸,量少了些(但我不care...)
後來終於懂為何版上不少大大推薦了
後來開始關注Audioquest的產品
====分隔線====
直到上次颱風天連假我的Dr.DAC2爆了...
買了疑似壞掉IC回來換依然沒用...
於是開始又要找一體機來用了
想了很久,覺得又要搞一台機器很麻煩,
且最近手頭比較緊一點,沒辦法上想很久的U4...
轉向紅蜻蜓了,大不了接電腦不喜歡還可以接手機
====分隔線====(廢話結束,以下木耳心得)
(因為Dr.DAC2壞了,只能用印象比較)
先用K7XX測試,DT990暫時不在手邊
接上後打開Low-End Spotify
第一首:馬勒交響曲2號序曲,Gilbert Kaplan指揮維也納愛樂
感覺弦樂速度變快了、音場略略變大、但氣勢稍微變弱
整體比較收斂、嚴謹的感覺,有點監聽味
弦樂的顆粒感變得稍稍明顯
第二首:3 Stucke: No.1. Tempo di Polacca in A Major
覺得提琴的顆粒感變明顯,有點金色的感覺
像是在9點半的太陽下的感覺,暖暖的不會太熱
聽感上變收斂,聲音收的變快,撥弦的瞬間感覺很棒
第四首:馬友友,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WV 1007: Prelude
自從上次看了版上i大的文
開始喜歡用K7XX聽大提琴
測試的感覺發現K7XX的音場變得有點K701的感覺
有點不著邊際的感覺
低頻變弱了、迴盪減少...感染力沒有Dr.DAC2好
太嚴謹了
第三首:X-Japan weekend(Live) 哪個版忘了...
聽了馬上想睡著
聽起來就像有K701低頻的K702~XD
低頻打在地上(腳邊)馬上散掉
感覺在一個空曠的平原上辦演唱會
地板是草地所以吸掉不少低頻
不過高頻不刮耳
====分隔線====
木耳總結
Dragonfly Red很適合預算有限、想要裝備簡化、懶人
只要能夠接受沒有低頻這件事XD
鋼琴聲(X)、大提琴(X)、大鼓(X)
小提琴(O)、吉他(O)、電吉他(O)、BASS(O)、小鼓(O)
人聲普通,不好不壞
流行、搖滾GG洗洗睡
動漫、女聲監聽還可以
覺得耳機重音太多可以用來調音
音場比iPad、手機或電腦直推好不少
細節比Dr.DAC2好,速度也收得比較快跟精準
低頻鳥鳥,但我不care~XD
適合英搖或速度快、編制小的音樂
以價位和方便度來說,把Dr.DAC2打趴黏Q在地上,OVER
補充:
小弟這次的測試直插電腦,沒有用Jitterbug
也沒有用PCI接獨立USB孔
之後有機會再慢慢升級
另外是,這支就是萬元內而已,
輸Herus甚至看不到車尾燈
小弟愛Herus的調音,無奈預算限制+木耳
個性隨便不太挑
夠用就好XD
調音不討喜可以之後再補個擴調音
木耳如我,接手機覺得整首歌每個頻的位置都改變,推的也沒有比值推精美很多,三天就脫手了QAQ
很有可能,因為低頻真的很鳥...或許黑蜻蜓比較適合
作者: u0111259 (Meistersinger) 2016-10-09 04:34:00
我也覺得蜻蜓只能讓整體聲音加一點點分 幾乎可以不計
作者:
louiswu (louis)
2016-10-09 09:57:00流行音樂的話覺得黑>紅蜻蜓適合接電腦 改善幅度才有感
作者: u0111259 (Meistersinger) 2016-10-09 16:15:00
筆電是surface pro 3,手機是iphone 5,耳機是HD700
作者:
aka (haha)
2016-10-09 16:17:00我則覺得手機跟電腦都很適用,接手機M8跟DFR推EVOKE差異很大光是人聲質感就差很多了,低音品質也很不錯接電腦是推ATH AD1000,也同樣是在人聲質感和低音改善喔
電腦相當有感,但我本身沒有外接音效卡,所以幾乎是拿0跟紅蜻蜓比,然後我的手機是5s,有些歌推完甚至更不喜歡
作者:
louiswu (louis)
2016-10-09 22:55:00我手機是V10 ,接黑蜻蜓後是完全無感 筆電就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