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kase (............)》之銘言:
: ※ 引述《takase (............)》之銘言:
: : 看來台灣會進,世貨的facebook剛貼文
: : https://www.facebook.com/G.Goods.Co/?fref=nf
: : 看包裝,似乎不是當初以為的 中國代理商特訂版本T8ie
: : 而是正式產品
官方新聞稿,有意思的是 歐美主打的是線控版本的Xelento
http://europe.beyerdynamic.com/press/press-releases/press-detail/article/
xelento-remote-new-at-the-ces-2017.html
縮
https://goo.gl/H9DAoR
比較有意思的是 設計師訪談
http://europe.beyerdynamic.com/press/press-releases/press-detail/article/
interview-with-beyerdynamic-developer-oliver-schaal.html
縮
https://goo.gl/5umWn2
簡單整理
1.一般IEM在8Khz以上就有力不從心的感覺,雪上加霜的是5~8Khz
往往又有大大小小的突起存在,這些造成了不悅耳的鋒利感與失真
我們在Xelento上特別設計了一個共振器結構,除了拉高頻率響應,也減輕了
中高頻段的突起
*這邊是單純的,類似低音陷阱原理的共振吸音結構,簡單的講
透過共振吸音結構 壓抑 5~8khz的突起,減少遮蔽效應
能讓8Khz以上的頻響更容易被聽取
對,你沒猜錯,HD800S的S就是加了這個共振吸音結構
2.調音以中性為目標,但頻響並非完全平直
而稍微強調了人聲與樂器的部分
此外,200~800hz 部分經過仔細的調整
就像是料理,調味料太多遮掩食材原味,太少則食之無味
3.低頻以精確深沉為目標,不盲目追求量感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除了妥善設計音圈與振膜
因為單體正前方和耳道並未完全密合,特意採用了後腔全密閉的設計
以追求 腔體內更平均一致的壓力
即使音量非常大,振膜也能平順的運動
4.在設計上最大的挑戰是 將原本的tesla磁路結構小型化
磁隙寬度僅有0.45mm,而音圈長度也僅約0.05mm
幾乎等於重新設計了一遍
5.Xelento外殼的特殊造型 一方面是因為 單體對耳道而言 還是太大了 (7mm)
沒辦法全部塞進去
另一方面是,也有特別針對耳廓造型 加以調整的考量
Xelento的外殼主要針對耳廓的下半部加以調整,服貼
前端橢圓形的出音孔也較符合人體工學
Xelento的造型不只是聲學的考量,其實還有解剖學的考量
設計師Oliver Schaal除了電聲方面的專業,也有助聽器相關的研發經驗
甚至運用了MRI掃描顱型,對各種造型的試作品 加以評估
(Sony也有個耳型職人傳統,應該也是差不多性質)
6.其他零零總總的設計考量
麥克風效應,舒適度、耐用度,低音反射口的防水布料
出音口前的 濾網可移除,方便清潔 等等
7.其他有的沒的
單體全自製,腔體由南德配合廠商用了特別複雜的陽極處理工藝加工
最後在海爾布隆本社,由特別挑選的員工利用數位顯微鏡組裝
左右單體特別配對....種種繁複工序 並不比 機械表來得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