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系列文好想回文加入一下戰局(沒有要戰,拜託別戰我)
關於監聽耳機或是電競耳機,或是一般hifi、hiend耳機
滿同意很多大大們提的,耳聽為憑,依需求依功能而論
自己喜歡最重要
但回到比較特別的點
到底監聽耳機要幹嘛?電競耳機要幹嘛?
為什麼要獨立出來?
我想聲音上面,有一定的鑑別度
敝人對電競耳機研究不多,但至少知道定位、腳步聲、人聲、通話等很重要
甚至有的還內建虛擬環繞
光是這點,可能很多一般耳機就無可取代了
當然你說這樣的聲音呈現,看電影聽音樂也很爽,那我也沒什麼意見
其實聲音聽來聽去,自己爽最重要
不過如果定位在工作用,監聽就不大一樣了
撇開錄音室愛用、現場PA愛用、DJ愛用、舞台監聽愛用等等因素
(這其實也是種功能取向)
到底要聽什麼?要聽到多準確?
以音樂組成的四要素:旋律、和聲、節奏、音色
在這些頻率範圍內,是否準確的放出來
準確的定義是什麼?
你的系統跟我的系統不一樣
麥克風、導線、DAW、Interface、PreAmp、監聽喇叭等等都是變因
更別提一些像是:電線、電的乾淨度、電腦不同的規格
都是影響聲音的因素
但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是否有一些共通點?
在這麼多變因中,找到一個最接近你所認知的原音
透過錄音、混音、母帶後期等出版出來,做成普羅大眾都能聽的東西
準確度相較高,細節也要多,低音染等等
當然你可以說,監聽耳機也有不同等級、不同廠牌的聲音也不大一樣
但大概不會脫離這樣的原則
也是方便不同的系統、不同的音樂工作者的習慣,調出最理想的balance
不然看像某b牌低頻轟到爆
拿那個來當監聽耳機,你低頻沒加就已經很大
等你調到正常值的低頻(衰減)
大概在一般正常音響系統裡放出來的沒啥低頻(都被衰掉)
這是製作音樂跟聆聽音樂最大的不一樣
或者是音色根本錯誤,怎麼調都會是悲劇
要把音染降到最低,給出最對的聲音,是不容易的
最直接正確的聲音不一定是好聽的聲音
有點像是修圖修片的都會買某牌的螢幕一樣
你說會不會有誤差?當然還是會有嘛(包含影印輸出品本身的變數之類的)
但是製作過程把這部分降到最低
做出來的成品才會有意義
至於有些人本身就喜歡監聽耳機的聲線
那就買啊,找到喜歡的聲音很重要啊
之前去試聽過Beyerdynamic MMX 300
我也覺得聲音很喜歡啊
跟是不是電競沒有關係(雖然沒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