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評價一款耳機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次受邀為 TH610 撰寫一篇評測文,琢磨許久
姑且算是整理出一篇文章,希望能提供各位看官一點參考價值。本文章將會是以我主觀認
定的監聽用耳機作為基準評價,至於這款耳機是否有機會開發其他用途則有待各位開發並
且分享了~
盒裝、外型與配戴感
TH610 的盒裝可說是樸素至極致,黑色系的外盒、絨布包覆的內裝配有一個皮革製的袋子
以及分離的 6.3 mm 規格線材,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從皮革袋子中取出 TH610,其中第一
個讓人注意到的就是耳罩所選用的木製材質。光是從外表不免讓人覺得是一支雅緻的耳機
,心中有了些對古典音樂聽感的期待。
耳罩設計有轉軸,不過這款耳機實際上並不支援翻轉,這部分似乎只是為了配合不同的配
戴角度而準備的。戴上去之後卻有股微妙的感覺油然而生,那就是配戴感整體偏鬆,緊接
著讓人對於隔音性有些質疑。
簡單執行了聲音測試,作為封閉式耳機的 TH610 的狀況差不多是「戴著也聽得到外部,
而且他人也稍微聽得到耳機聲音」的程度。不過由於我的頭型偏方,為了驗證這個感受請
到了幾個朋友試戴,最後一致認同這偏鬆的配戴感。即便我對於封閉式耳機無法有效隔音
有所質疑,但反過來在意夾耳問題的人可能就會喜歡這個配戴感也說不定。
https://imgur.com/rQqbH09
https://imgur.com/ttKsdXc
調音方向
TH610 最適合的形容詞大概是「暖」,這種特性似乎很容易在木製耳罩中發現。更有參考
價值的說法大概就是在樂器上特別能聽見空間迴響的細節,音效表現偏綿密。在這方面也
可以算是相當符合之前對於古典樂曲表現的期待,單純當作享受交響、管樂團編制的音樂
耳機確實也是個選擇。
空間解析
TH610 也是一把空間切割的利器,面對不同音樂可以準確地展現出原本錄製的空間性質。
過去聽過監聽耳機的空間頂多能展現對方位、深度的解析,但是再現的方式可以說幾乎都
是在一個大表演廳中把各個音源擺進去。
與此相對地,TH610 除了基本的空間定位,甚至這個表演廳大小也會被完整再現。這款耳
機在空間的再現可以說是毫不留情,如果所聆聽的音樂是電子音樂,再現的空間感經常會
像身處在一個狹窄的箱子裡面、聲源緊貼著人的表現,這方便使得許多樂曲的聽感變得相
當窘迫,可以說是一款足以挑戰錄音後製、數位作曲技術的「空間照妖鏡」。
音域解析
該如何測試解析力也是費了點苦思,作為一款監聽用耳機如果解析能力評測不夠有指標性
,可就稱不上有參考價值。我認為監聽用耳機的解析能力價值之一在於重現原本的音樂表
現,因此這部分的測試裡面採用兩種不同的基準綜合參考:
*既有音樂的主觀解讀
*現場表演與錄製重現的主觀比較
第一點是常見的聽一聽音樂然後憑主觀認定解釋,我想應該是沒什麼好多做說明;第二點
倒是我一時興起的測試方式,我請了幾位朋友做現場的音樂演出,並且在跟我作為聽眾相
同的位置使用高品質的錄音筆進行錄製,再以 TH610 聆聽後主觀判斷跟現場的差異。
經過了二十首指標音樂與十曲現場演出測試,在音樂表現中整體來說相當平均,並不會特
別在任何一種音域有顯著較好的解析力,這方面確實符合監聽用耳機應該要有的性質。相
對地現場演出的錄音檔卻有一項意料之外的小發現,那就是人聲帶有更好的立體感,卻不
是因為人聲頻率有更好的解析表現。這方面因為相當主觀,還挺期待能有更多人測試以對
這款耳機有更好的理解。
總結
TH610 先是因為配戴感而讓我有些負面看法,出乎意料的空間解析性質卻有些擄獲了我的
喜愛。然而購入者需要審慎考慮使用情境夠不夠安靜,否則恐怕難以品嚐音樂的細節,對
於表演現場的同步監聽恐怕就完全不合適。相對地明確展現音樂空間感的性質也可以作為
嚴苛的音樂創作中後製調音測試基準使用,或許意外地能為創作帶來正向的幫助。
而第一次嘗試撰寫心得,也還請多多給予批評指教。當然也該不免俗地說一句,耳機的規
格與評測心得也就只是參考用途,恐怕自己認為只要買下手不會感到後悔的大概就是一支
合格的好耳機(直到換換病又發作了)。
測試設備:
播放器—WM1A
擴大機—ZH1ES
https://imgur.com/ckTvfku
▲如果環境不至於太嘈雜,在咖啡廳或許也得以發揮。
https://imgur.com/aKo6fWD
▲倘若在靜謐的公園長椅上享受也不失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