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AKG K1000這支全開放耳邊小喇叭
看過各種毀譽參半評論,也算耳機歷史上的一代經典款
不過鍵盤試聽、用想像的總不是辦法
所以在因緣際會下,趁著心情不爽很想買東西的時候衝動入了一支XD
KK的結構很簡單
金屬+塑膠做的頭樑,底下掛著兩支單體
https://imgur.com/9MeMfMM
皮製頭帶卡在單體支架上,沒什麼彈性
單體支架側面標示著型號,整數看起來就滿厲害的XD
側面也能輕易看到金屬網內的單體形狀
https://imgur.com/J5XyMqB
側面意思意思放個皮製墊子夾住頭
內側也能觀察到單體是方形振膜
https://imgur.com/aKCxYdC
耳機線由單體下方直出,外皮寫著specially manufactured for AKG
雖然外觀上低調到完全看不出special在哪
擴端是4pin XLR,很方便對應現代平衡耳擴
https://imgur.com/c4li1TR
單體可以自由調整toe-out角度
耳墊後半也能往後拉開幾段,方便對應不同頭型
耳機本體很輕,配帶感非常好
重點是完全不會有耳罩悶熱問題,非常適合夏天使用XD
https://imgur.com/fhC9HIC
前方單體支架上有一個小卡榫,往外扳開可放鬆單體旋轉
往內壓緊…還是轉的動XD,不過會卡的比較緊,用來固定單體角度
頭帶這側印了奧地利字樣,這支是七千多號
https://imgur.com/0ZQl7Vr
頭帶上方則是印著AKG
https://imgur.com/60CVLhZ
KK的規格靈敏度74dB/mW,阻抗120 ohm
以前看人玩這支,常用綜擴來推
不過實際上自己試過捅長物誌的強力漢子VR轉到2點鐘(單端)
AAA 789 gain3 VR轉到12點鐘
Hugo TT2捅後門約-15 ~ -18的音量都OK
當然動態、音場就是另一回事了
強力漢子明顯較喘,音場縮,單端可能還不夠強力XD
789就能推的還OK,只是相對聲音較硬亮,動態也沒有TT2好
聲音方面,看他的發聲設計可以猜到低頻衰減應該很明顯
不過實際上聽起來,其實比想像中的更有料(咦)
看別人測的頻響圖衰減大約在90Hz轉向下滑,50Hz約-5dB
應付大部分樂器如鼓、BASS其實都還行
當然包圍、形體感比不上Z1R或1266這種就是了
低頻速度偏快,速收速放,下潛普通
聽交響的時候下盤不夠穩造成整體虛浮
但流行樂就不覺有什麼不足,就像Grado低頻衰減厲害但也很適合的那種感覺
是說我覺得KK的低頻還比the White Headphone好…
辣個白耳機低頻斷層真心不行XD
而低頻的部分也與單體toe-out角度高相關
角度拉越開單體離耳殼越遠,低頻衰減越多,音量也需要開更大
但由於拉開後低頻衰減比中高音更快
三頻越不均又加大音量,會更容易刮耳
中頻部分平順,但也很平淡很白開水
密度普通,不到粗聲的程度,帶空氣感,不是綿密型的中頻
高音部分較亮,氣音齒音略多,弦樂聽起來輝度也特別高
有某幾個特定的高音頻率很刮耳,應該是幾kHz的部位
聽一些特定曲目,如果大聲的長音正好中了那個頻率會覺得頗刺
相同曲目相同播放時間交叉測了幾支耳機,或是KK配不同的擴
結果KK怎麼搭都在相同曲子位置有那種刺耳的感覺
猜測大概有幾個頻帶失真較多吧,老單體了就原諒他XD
音場,想當然是這隻耳機特強的地方
占了發聲方式的便宜,還能自由調整單體角度到自己喜歡的音場程度
擁有更接近二聲道的聽感
不過前面也提到單體toe-out太多低頻衰減太快,也不利於音像舞台建立
因此這部分就是看自己口味取得一個平衡點
自己是會把單體拉開到超過耳殼一點點(本人很招風耳)
只要單體金屬網部分超過耳殼不貼到,聲音就會自然許多
在這種情況下音場寬廣有深度,下盤相對不會太虛
聽人聲時聚焦明顯,與背景完全分離,非常爽快
不過聲音上下高度的部分就無感,主要是橫向和深度層次好
動態方面比較普,很難比的上手上的其他動圈或平板耳機
聲音細節OK但呈現的方式有點生硬,也可能是前端還不行啦
不是那種泛音豐富、柔順的聲音,而是帶點骨感的冷聲
改用大功率的管機可能可以再調順一點
但KK目前不是主力,以後再說吧
這支超過30歲的耳機,搭配心得應該是不會少見
一時衝動買下來,實際聽起來…
高頻那個刮耳算是預期外的明顯缺陷,但也有低頻超過期待的部分
音場表現是真的沒話說,聽久了會想要收一支mysphere 3
前KK設計者做出的、同樣是掛耳朵旁的小喇叭,靈敏度高了20dB
現代單體聲音缺陷應該也比較少,推起來預期難度會比較低
不過沒聽過還是怕怕的,心得也很少見
就…有機會能聽聽看再說吧
現階段就把這KK當夏天專武XD,輕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