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我接觸過的耳罩式耳機走勢表
沒意外的話如果有接觸到新耳機這篇應該會一直更新吧
總之先把他寫起來以後還可以查詢
PC版好讀連結: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4859634.A.81F.html
(手機用戶請用全螢幕模式觀看)
[開始前導讀]
大概看一下「上下分佈」和「音場/量感相對差」就好
然後請著重在各耳機的相對差而不要太執著在某一支耳機應該要怎麼樣
因為這表真的是G8難搞
動到一個就會牽動到一堆耳機
所以大概參考一下即可沒辦法做到非常完善
[圖表解釋] 必看!
中頻上段 > 中頻下段 偏女聲
中頻上段 < 中頻下段 偏男聲
某頻量感 >= 音場寬 某頻就特別突出(會加重該頻口味)
某頻量感 <= 音場寬 某頻就特別退縮(會減輕該頻口味)
量感格子數愈多 = 愈厚聲
量感格子數愈少 = 愈薄聲
低音 >= 音場寬:容易轟
高音 >= 音場寬:容易亮刺
音場寬 = 一般認知的音場大小
基本上音場寬只要4格左右就蠻大了
不過量感(尤其是中低音量感)也不能太滿就是
不然畫面會相對擁擠而不會讓你覺得音場太大
音場深 = 舞台深、立體感
一般來說2+不錯、3格高階、3+高高階、4格高高高階
這裡唯一可以兼著看音響性強弱的地方
而不是三頻格子愈多就愈強
[用範例來解釋]
音場深 □□+ □□ +號可以理解加半格
高頻 ■■■+ ■■■ 例如這兩支耳機長的很像
中頻上段 ■■■ ■■■ 這時候我就會用+號來再次強調出他們的不同
中頻下段 ■■ ■■ 當然也有加一格太多沒加又太少的情況..
低頻 ■■ ■■
低頻 ■■ ■■ 至於〉號 他跟+號的意思一樣
音場寬 □□□□〉 □□□□〉 單純為了視覺上更直觀而用於音場寬
音場深 □□□□ □□□□ <-兩支耳機音場深一樣 代表這兩支耳機等級差不多
高頻 ■■ ■■■■
中頻上段 ■■ ■■■■ 前者量感較少且遠小於音場寬 可理解為薄聲走向
中頻下段 ■■ ■■■■ 後者量感偏多且相等於音場寬 可理解為厚聲走向耳機
中低音 ■■ ■■■■ 大概就裝少和裝滿的差別
低頻 ■■ ■■■■
音場寬 □□□□ □□□□
音場深 □□□ □□□
高頻 ■■■ ■■■■■
中頻上段 ■■■ ■■■■■ 雖然這兩者的畫面都滿得很均衡
中頻下段 ■■■ ■■■■■ 也可以看到音場深(耳機等級)差不多
中低音 ■■■ ■■■■■ 但前者通常更重視靈活度
低頻 ■■■ ■■■■■ 後者則比較有大港、大場面的聽感
音場寬 □□□ □□□□□
音場深 □□□
高頻 ■■■ 也有像這種量感超出音場寬的
中頻上段 ■■■■ 這種情況就是這些頻段特別突出
中頻下段 ■■■■■ 像這支耳機就是特別飽滿暖厚
中低音 ■■■■■ 通常搭在中偏薄的系統會比中偏厚的系統更合拍
低頻 ■■■■ 可自行想像若你的系統也偏厚
音場寬 □□□□ 兩兩搭起來會發生什麼事...
音場深 □□□
高頻 ■■■ 所以與器材的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中頻上段 ■■■+ 初始值僅僅只能幫助你選擇口味
中頻下段 ■■■■ 之後還會因為不同器材的搭配而有不同面貌
中低音 ■■■■ 像是紅色處的增減是變得暖厚還是更趨中性而失去特色
低頻 ■■■+ 就看你怎麼理解或怎麼玩
音場寬 □□□〉
[耳罩式耳機三頻分佈表]
GRADO SR325i HF3 GH2 GH4 PS500e
音場深 □□ □□+ □□□ □□□ □□□
高頻 ■■■ ■■■ ■■■■ ■■■■ ■■■■
中頻上段 ■■■ ■■■+ ■■■ ■■■■ ■■■■+
中頻下段 ■■■+ ■■■ ■■■■+ ■■■+ ■■■■+
中低音 ■■■+ ■■■+ ■■■■+ ■■■ ■■■■■
低頻 ■■■+ ■■■ ■■■■ ■■■ ■■■■■
音場寬 □□□ □□□ □□□□ □□□ □□□□
GRADO HP2 RS1i PS1000 PS2000e
音場深 □□□ □□□ □□□+ □□□□
高頻 ■■+ ■■■+ ■■■■ ■■■■■
中頻上段 ■■■+ ■■■ ■■■■+ ■■■■■
中頻下段 ■■■ ■■■ ■■■■+ ■■■■+
中低音 ■■■ ■■■ ■■■■■ ■■■■
低頻 ■■+ ■■■+ ■■■■■ ■■■■■
音場寬 □□□ □□□ □□□□〉 □□□□〉
GRADO的耳機樣本為何特別多
因為這篇是因為接觸GRADO以來被啟發的
*大致上是比較滿的畫面和比較強調的三頻
高音比它牌亮、人聲和鼓聲也比它牌強調、音場深也比它牌更好
如果將音場深當作音響性看的話可能要再減個半格
*HP2使用GRADO原廠中空耳罩
然後的音場實際上會比RS1i還來的小半格
上述圖表僅僅考量音場和量感關係而作加權
拜耳 DT880 DT990 T90 T1 T1-2ND
音場深 □□ □□ □□+ □□□ □□□
高頻 ■■■■+ ■■■■ ■■■■■ ■■■■ ■■■+
中頻上段 ■■■■ ■■■ ■■■■ ■■■+ ■■■+
中頻下段 ■■■ ■■■■ ■■■ ■■■■ ■■■■+
中低音 ■■■ ■■■■+ ■■ ■■■■ ■■■■+
低頻 ■■■ ■■■■+ ■■■ ■■■■+ ■■■■
音場寬 □□□□ □□□□ □□□□ □□□□〉 □□□□〉
*品牌本身偏亮 聲音也比較有厚度
對於大部份的用家而言聲海和拜耳的三頻及空間感會比較健康一點
*DT990這一支我只有短暫接觸到會比較沒有把握些
*880/990為 05年以後的版本
AKG K701 K702 K712 K812
音場深 □□ □□+ □□ □□□+
高頻 ■■■■ ■■■+ ■■■ ■■■+
中頻上段 ■■■+ ■■■ ■■■ ■■■+
中頻下段 ■■ ■■ ■■ ■■+
中低音 ■+ ■■ ■■ ■■
低頻 ■+ ■■ ■■+ ■■
音場寬 □□□+ □□□□ □□□□ □□□□〉
*AKG聲
比較有飄逸感的聲音
低音大致上也都比較偏少
*702、K812…等會跟下面提到的ADX5000有一點像
但兩者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飄逸感
像702或是812會比較強調聲音往上散發的過程
但ADX5000則是在人聲為主的大前提下強調中高音
差別就在那個往上飄逸的FU
聲海 HD600 HD650 HD700 HD800 HD800S
音場深 □□+ □□+ □□+ □□□ □□□+
高頻 ■■ ■■ ■■■ ■■■■ ■■■
中頻上段 ■■■ ■■■ ■■ ■■■ ■■■
中頻下段 ■■■ ■■■ ■■ ■■+ ■■■+
中低音 ■■■ ■■■+ ■■ ■■+ ■■■+
低頻 ■■■ ■■■+ ■■■ ■■■+ ■■■
音場寬 □□□□ □□□□ □□□□〉 □□□□□〉 □□□□□
*品牌走向大致上音場都比較大
中頻突出的程度也比較不強調
*600系列較暗聲因此高頻只給他兩格
高頻如果再加半格應該也不會太過份
鐵三角 A900Z TAD400 W3000avn ADX5000 L5000
音場深 □□ □□ □□+ □□□+ □□□
高頻 ■■ ■■■ ■■+ ■■■ ■■+
中頻上段 ■■■+ ■■■+ ■■■+ ■■■+ ■■■
中頻下段 ■■■+ ■■■+ ■■■ ■■+ ■■
中低音 ■■■+ ■■■ ■■■ ■■ ■
低頻 ■■■ ■■■ ■■+ ■■+ ■■
音場寬 □□□〉 □□□□ □□□〉 □□□□〉 □□□□
*品牌走向人聲比較前傾整體音色也比較鬆暖
不過這幾支剛好是相對中性一些的....
*W3000avn比較沒把握
我記得蠻中性也蠻鬆暖的可是音場和低音印象有點模糊
Denon
Fostex THX00 D5000 A100 D7000 TH900
音場深 □□ □□+ □□+ □□+ □□□+
高頻 ■■■ ■■■ ■■■ ■■■+ ■■■■
中頻上段 ■■■■ ■■■ ■■■ ■■■+ ■■■+
中頻下段 ■■■ ■■■■ ■■+ ■■■+ ■■■
中低音 ■■■■ ■■■■ ■■+ ■■■ ■■■+
低頻 ■■■■ ■■■+ ■■■ ■■■+ ■■■■
音場寬 □□□〉 □□□□ □□□〉 □□□□ □□□〉
DENON和FOSTEX這兩家的關係比較密不可分~我就放一起了
品牌走向主要是凝聚快速的低音還有微微發暖聲的人聲
中低音跟grado不同點在於凝聚感和比較適當的量感
算是美日混血型
沒那麼美式也沒那麼日式
其他 Z1R UTOPIA
音場深 □□□+ □□□□
高頻 ■■■+ ■■■+
中頻上段 ■■■■+ ■■■■
中頻下段 ■■■■ ■■■■
中低音 ■■■■+ ■■■■
低頻 ■■■■■ ■■■■
音場寬 □□□□〉 □□□□
靜電 ESP950 Dharma SR009
音場深 □□+ □□□+ □□□□
高頻 ■■+ ■■■■ ■■■■
中頻上段 ■■ ■■■+ ■■■+
中頻下段 ■■+ ■■ ■■+
中低音 ■■ ■■ ■■
低頻 ■■ ■■■ ■■
音場寬 □□□□ □□□□ □□□□
*Dharma是動圈+靜電混合單體
平板 THROR LCD3 Ether C
音場深 □□□□ □□□+ □□□
高頻 ■■■+ ■■■■ ■■
中頻上段 ■■■■+ ■■■■+ ■■
中頻下段 ■■■■ ■■■■■ ■■
中低音 ■■■ ■■■■■ ■+
低頻 ■■■+ ■■■■■ ■+
音場寬 □□□〉 □□□□〉 □□□□
[總結]
大致上歐系耳機會留一點空間餘裕度
日系耳機會讓人聲比較強調(中頻比較滿)
美系耳機則三頻都強調而讓畫面更滿
靜電大致上都偏中高音
平板的話還沒有一個明確方向
早期的平板比較像靜電走勢
中後期的這陣子好像愈來愈強調飽滿感
以上
作者:
Tznami (苦命美工綜合症)
2020-03-22 14:54:00哇 超級懶人包 推爆!
作者:
noryb (Byron)
2020-03-22 15:01:00Thanks!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15:04:00推推!太強了!!!
作者:
bh2142 (瀕臨絕種的Emacser)
2020-03-22 15:04:00HD800的音場寬是怎樣wwe
作者: MJmarjim (MJ嘜觔) 2020-03-22 15:18:00
推,很有參考價值的表啊~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3-22 15:18:00推
作者:
ox1005 (奇諾)
2020-03-22 15:47:00居然沒用屬性或妹子作描述,是沒酒醉的911出現了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3-22 15:53:00LCD3的寬跟深,怎麼覺得應該反過來XD
反過來會比較像grado 我記得我這邊聽的時候他的音場寬跟T1差不多只是他特別厚
想要問一下以dac和amp搭配不同的情況下,911大認為差距大概可以差到半格以上嗎?
可以阿 像TT2和merlot 這兩台當一體機 出來的聲音量感就差了一格
作者:
n796885 (Kwama)
2020-03-22 16:07:00推
我這邊的擴大機 也有中頻以下能少半個和多半格的情況
作者: senkuen 2020-03-22 16:11:00
911大必推,希望能看到hd 660s的走勢
罪人911= =另外問一下為什麼中頻上段>下段 是偏男聲阿@@?
作者:
Ruin0019 (Ruin0019)
2020-03-22 16:30:00推推 這個表看就覺得很難搞XD
我覺得1k~2K拉高,人聲比較亮。500~1k拉高,1k~2k拉低人聲會變厚,不管男女都是如此
嗯啊 都還是有誤差和不足 像是鼓聲有些量感一樣但是凝聚力不同 表上一樣但聽起來就很不一樣
用心給推 看來我要入手一隻PS500e來動資動資一下了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17:27:00看比較難怪自己對Z1R印象超好,應該是他中低頻夠多XD好奇Final D8000 pro的分布,他是唯一一支我聽起來會覺得和Grado類似的耳機。XD看小瓜表格才知道為什麼自己對GH4超沒印象XD(喂)一直以為MDR偏薄看這篇才知道原來也算厚聲(捂臉)XD但我很喜歡K872和SR009s,LCD3反而吃不下去XDDD
因為我看了LCD3又看了PSK覺得很疑惑 XDDD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17:41:00UTOPIA看起來好平均,不知道聽起來是甚麼聲音@@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17:44:00等等連大烏的良率都可以這麼差嗎?!!!還以為大烏會比小烏好orz想說比較少看到有人說focal clear壞掉...orz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3-22 17:48:00大烏壞才捶心肝,換個單體可以買別人旗艦耳機
作者: goldie (阿良) 2020-03-22 17:51:00
911先推再看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18:01:00之前爬文爬到一次燒掉大烏和dave,超痛超可怕QQQQ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3-22 18:21:00大烏聽說18年後出廠的貨有改良啦,只是改良版有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好像也沒有定論
我覺得LCD3跟PSK肥的地方不一樣 LCD3肥的地方比較沉都有聽過連三修了 我相信是沒有實質改善啦
作者:
Ruin0019 (Ruin0019)
2020-03-22 18:45:00z1r直推低頻殘 但至少人聲還是好聽
作者:
Kowdan (尻蛋)
2020-03-22 19:06:00LCD3肥得很爽啊,爽感十足
作者:
s350 (BENZ)
2020-03-22 19:43:00推!!!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20-03-22 19:49:00跪求Focal
作者:
kloseQ (誠心發問)
2020-03-22 20:08:00T1音場哪時候變這麼寬了@@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0-03-22 20:11:00我印象中的PSK音場比RS1i寬"很多" 不太可能同一等級
作者:
acsre (阿白)
2020-03-22 21:49:00推
作者: jim543000 (玄黃無極) 2020-03-22 21:56:00
完全不同意這篇的聲海 你的耳朵被養壞了對高頻的印象已經是大幅調音後的形狀
好 回家再來加eva聲海你那邊認知會差很多嗎?想說我盡量原始了
作者: goldie (阿良) 2020-03-22 22:26:00
這篇統整資訊量之大,參考價值極高!太神啦!~~m(__ __)m
推 希望有我大Audeze家分析啊 現在才看到LCD3
作者:
white08 (阿坤)
2020-03-22 22:34:00推 希望哪天有藍芽版的
作者:
wuyiulin (龍破壞劍士-巴斯達布雷達)
2020-03-22 23:04:00推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2 23:05:00偷問為何Z1R音場可大可小?設備差異改變幅度很大嗎?沒想到PS2K的高頻這麼多XD只記得他有夠濕軟XDDDD以前一直以為水分多只是形容詞,聽了才知道是真的XDD是說覺得009s其實中低頻蠻多的,不過也可能是我餵他的訊源本來就中低頻居多XD,覺得他的中低頻都很好聽,量和質感甚至密度都不會輸小瓜。www
對啊~之前有看到其他玩都覺得中低音有加強了但我沒聽過009S就是
作者: jimmycccp (cccp) 2020-03-22 23:49:00
太神,極有參考價值的一篇。
作者: IPSN (*TECHNO*GT155) 2020-03-23 01:12:00
這篇太神 但Z1R不是原廠線吧 XD
作者: Whait (Whait) 2020-03-23 01:41:00
好猛... 比較好奇b&w家的耳機會標怎麼樣的 哈哈
作者:
falc0972 (falc0972)
2020-03-23 01:47:00911大,我發現一個不知道是M2e的調音?還是單純的Grado誤差不意外?
https://i.imgur.com/040XL4E.jpg左邊是M2e原配,右邊是另外買的原廠中空棉可以明顯看得出來內圈弧度不一樣原配棉載起來很貼耳,另外買的有一定距離我一直覺得為什麼M2e特別肉?結果換上另外買的才知道是中空海棉關係,換上另外買的,就比較不這麼肉,高頻也比較通澈,然後原配的我並沒有用很久,一買來就這樣
https://i.imgur.com/YdtH7Vd.jpg原配的在起來比較舒服,要載一段時間才有壓耳廓不適感另外買的是一戴上去就有壓耳廓不適感911大,你手上的中空棉應該是像我另外買的這樣?我把M2e原配的寄給你要嘛?
z1r看起來沒特別強啊低音那麼多又滿格了D7000 HD800S、T1還比較偏高
請教一下低頻重又好推的耳機有哪些?我手上有chord hugo
作者:
yapot (做個快樂的吃貨)
2020-03-23 14:56:00用心推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3-23 16:18:00個人蠻喜歡Hugo2+PS500e的低音~但不知hugo會怎樣~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3-23 17:17:00有低頻+易推向我覺得D7200和focal clear也可以試試
推另外你這邊應該是單純只量感分布而不是音響性能?要不要開頭提醒一下 雖然我覺得不太會看錯XD
作者:
arced (邊緣の小魯)
2020-03-23 22:33:00推整理
作者:
Griever (我跌倒所以我學會走路)
2020-03-25 11:05:00推,可惜沒有Hifiman
作者:
weian (林帛亨加油!!!)
2020-03-27 02:54:00太強大了,十分具有參考價值感謝辛苦整理!
作者:
Qwers (想妳時 妳在天邊)
2020-03-28 03:10:00推推 長見識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