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yyes662 (willy yellow)
2020-08-26 16:50:42在耳機版潛水這麼,各種不同的設備都看了差不多了。感覺是時候來分享一下我本人對於
回放設備的觀點了……以上觀點是跟朋友討論後加上一點自己的見解而總結出來的。
剛開始入坑時也是到處聽到處看,什麼都覺得很棒,聽了很多老燒的建議就開始跑耳機店
試聽,跟耳機店老闆聊聊,聽聽不同專家的想法,也試過很多高級的設備,例如playback
dCS之類的。
因為我本身有學習音樂的經驗,也長時間與樂器接觸,故我對樂器的聲音有相對他人更清
楚的認識,但是這些設備聽久了,我發現很多設備的聲音跟我現實中聽樂器的聲音相距甚
大,這讓我無法直視不能還原真實聲音的設備。
於是我的聽音開始有了準確的目標:追求低失真及錄音室監聽的聲音。
我開始尋覓什麼樣的前端可以在有限的價格內達到低失真跟還原錄音室監聽,我知道如果
都靠人耳跟文字無法真正展現出設備的詳細規格,所以我開始看機器測量的數據(測量的
數據比老燒們口中說的就是不一樣,我選擇相信科學而不是毫無客觀依據的主觀評價)最
後,我組合出我目前的耳機系統……
訊源:Tempotec V1
dac:Tempotec HD sonata pro
amp:Geshelli Archel 2 pro
耳機:er4s
未來還是會升級
最後,我覺得科學化的數據測量比聽燒友分享半天的聽感文跟自己的耳朵有用多了,就算
自己耳朵再厲害,也無法跟儀器比拚。
理性聽音,玄學之所以爛大街就是因為知識不足,知識不足造就了無知。新入坑的朋友們
請務必注意老燒們說的很多都是個人經驗跟主觀想法(有幾個是可以拿出證據作證自己的
說法的),極少數是真的用客觀的立場分析設備的,所以廣泛收集資料是最重要的,可以
無知,但是不能讓無知侷限住自己。
希望發燒圈越來越好:)
同一個名詞/形容詞可能10個人有10種認知所以心得真的看看就好
作者: a3118 (春捲) 2020-08-26 17:06:00
當你一百萬花下去,在那搞線材、電源、貼紙就算沒差別腦子也會說服你說有差,這就是所謂的玄學、安慰劑效應。
作者:
LuckSK (幸運的SK)
2020-08-26 17:09:00這問題到樂器不也一樣,樂器更玄xd
作者:
W30JL (鹽醃軟隱棘杜父魚)
2020-08-26 17:13:00你要指標好怎麼不用拓品新出的30套裝,雖然我覺得沒很好聽
作者: Scintillans (觸手提蘭) 2020-08-26 17:14:00
用這些儀器測量出來的數據很理性嗎?要理性就ab test做一做不就得了?
作者:
sayyes662 (willy yellow)
2020-08-26 17:17:00我的耳朵應該是沒有特定燒友的耳朵靈敏,我覺得測量應該比我的耳朵準確
奇怪 我怎麼一點都不覺得你發的文跟你學樂器之間有看到關聯性違和感有夠重
有關聯阿 他就目標很明確地要追求還原錄音室錄音了 XDD
你知道感官知覺本來就是主觀的嗎,你要不要乾脆嚴格到去測神經反應,順便動態造影你的大腦反應= =
你只是要跟錄音室接近阿不就很簡單,去買Benchmark或RME不就結案了,何必上來懷疑大家的聽感
但我也是很好奇這些器材真的有還原錄音室錄音嗎然後錄音加後製出來的聲音跟真實的樂器聲應該也不太一樣
Benchmark DAC3也出了一段時間,為什麼數據那麼厲害但沒那麼多人買單可以好好想想,只是剛好這一陣子數據重要性抬頭而已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8-26 17:38:00演奏→ADC→DAC→後製→儲存格式→DAC→空間→聽到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20-08-26 17:38:00(置板凳)我路人我路過的,你們繼續~
我自己也玩吉他阿 器材什麼風格 大概比對一下自己平常玩的樂器就知啦 怎麼又會跳到錄音室 沒惡意但就覺得有點違和感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8-26 17:39:00笑惹盲目遵從數據到自己感官都不信跟走火入魔有啥差別
作者: Scintillans (觸手提蘭) 2020-08-26 17:44:00
你既然學過樂器,怎麼又對錄音一點都不了解?現場和錄音室是完全不同的環境,你究竟想聽的是現場演奏還原,還是錄音室的乾燥聲音?
對對!真的就很像去現場 還戴耳機聽現場和錄音有什麼不同的人 那種感覺
GRADO是我覺得最接近真實吉他 但你要說他沒失真嗎XD
作者:
LuckSK (幸運的SK)
2020-08-26 17:50:00這文就是滿滿的矛盾,到底音樂廳的真實,還是錄音室的真實,通篇要真實卻連這組器材聽感哪裡真實都沒講
作者:
W30JL (鹽醃軟隱棘杜父魚)
2020-08-26 17:54:00還原錄音室…可是音色、結像、音場等都很有可能被後製過好幾次
而且你說自己樂器的聲音經過不斷仿效學習才進步這是技巧面的東西跟失真追求就沒很大關聯
照這情況來看應該一台mbp加phonitor xe再搭vovox電源線和usb線就好了?我感覺很錄音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8-26 17:56:00真想聽原始聲音就去現場聽,(而且就算是兩廳院坐不同位置聲音也會有差異,live house也是),然後再回頭調器材往自己記憶中聽到的調比較實在,grado數據超爛,但幾乎找不到其他器材可以比他更環園吉他真實聲音。
作者: Scintillans (觸手提蘭) 2020-08-26 17:57:00
你連基本錄音知識都不知道,就別說自己學過樂器了好嗎?感覺很丟臉你想聽的是錄音室裡面完全沒經過混音的母帶,那你就是品味特殊,別用你的標準來批評別人的看法
作者:
LuckSK (幸運的SK)
2020-08-26 17:58:00連指出器材聽感哪邊失真都不行的人在計較失真,還有什麼好討論?還是數據就是你的聽感?
聽感描述其實很是真的。最有趣的地方是怎麼用數據去解釋這些主觀的變化舉個例子:有不少數據很接近結果聽感差很多的結果根本只是音量問題但別人的聽感文我也覺得很難跟自己的描述統一...
既然有數據就拿數據出來給大家看看內容吧不然你的文章剛好說的就是另外一種主觀感覺而已
作者:
uone (魚丸)
2020-08-26 18:07:00前陣子板上很夯的789與a90就是滿有趣的例子阿,如何把聽感用比較客觀的方法傳達,達到交流的目的,讓讀者不至於太過高估/低估它的價值 (感覺滿難的...XD)
我比較想要好聽的聽感,理性的聽感,嗯...敬謝不敏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8-26 18:09:00噗哈哈,走火入魔到這程度應該稱得上本板第一人了
..所以你這篇文章的意思是你看"別人的"數據...?這文意寫得很像是你自己做甚麼研究的數據
我幫你歸納一下 Q:我聽起來覺得XXXXX A:那是你主觀Q:那不然你說哪裡失真 A:我就說不喜歡聽感文
作者:
bh2142 (瀕臨絕種的Emacser)
2020-08-26 18:17:00科學測量很多東西都無法表現,你追求真實看數據可能可以但我玩的不是high fiedlity,沒有交集
Q:那OOO機器你覺得很好? A:我覺得分數很高不錯啊
作者:
bh2142 (瀕臨絕種的Emacser)
2020-08-26 18:19:00*fidelity
作者:
sayyes662 (willy yellow)
2020-08-26 18:20:00如果是看不懂測量或是讀不懂英文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掉入無知的陷阱咯~一樣老話一句,玄學的造成是因為無知啊…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0-08-26 18:20:00j大...說出我的心聲Q.Q 常常被這樣講呢XD
J大正解 這版大家真好 問題不在於你想推廣甚麼概念而在於不符合你的"感覺"的人都被你歸類於無知
作者:
s900037 (4C)
2020-08-26 18:23:00拉板凳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8-26 18:23:00我戰液全失~~~
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8-26 18:25:00其實數據研究應該不是我們這圈子的工作啊XDDD產品進步不是消費者的責任啊,喇叭耳機是娛樂,我們花錢買自己喜歡的聲音才對吧,看數據也是為了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器材,畢竟器材百百種,又不可能每個都去試聽,數據是讓我們比較能快速篩選想要的器材的輔助資料。數據結果→菜單、食材種類產地、烹調方式、廚師資歷聽感心得→別人的食記但真正的重點是自己覺得好不好吃才對啊XD自己吃起來不好吃,官網的菜單和別人的食記都是假的,只有信用卡帳單才是真的。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8-26 18:26:00花錢買自己喜歡(數據or聲音)的器材都OK啦,爽就好如果看數據覺得喜歡那也行啊,也是一種感官加持至於這種方式正不正確或是能不能跟別人做比較交流,這倒是需要重新商榷的地方啦XD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8-26 18:28:00作者:
enamelcord (å¨¶å¦»ç•¶å¨¶æ®¤ä¸æ‚£â™¥)
2020-08-26 18:30:00你這篇文的感覺是在說,你也上過一些藍帶廚師學校的課程,對食材非常清楚,對各名廚經歷習慣也很熟悉,你只相信官網上的食材介紹和菜單和名廚經歷,但你覺得那些愛上餐廳吃大餐的人寫的食記都在鬼扯不可信,但最後的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0-08-26 18:30:00主流是聽得爽比較重要,不過尊重看數據也是個流派。像我
作者:
fritson (喵小凡)
2020-08-26 18:33:00說個笑話,追求錄音室聽感結果用耳機,還是耳道
作者: fuckggrun (fuckggrun) 2020-08-26 18:33:00
每次看心得說什麼 厚啊重啊暖啊 人聲近女聲高 巴拉巴拉一堆的
作者:
sayyes662 (willy yellow)
2020-08-26 18:34:00e大寫的很貼切,如果知道食材新鮮不是也可以降低踩雷的機會嗎?至於我是不是吃麥當勞就見仁見智咯~
作者: fuckggrun (fuckggrun) 2020-08-26 18:34:00
真不知道到底在屁什麼
推最後一句,不過我覺得只看部分數據也是無知,例如名列前茅的DA聽起來有都一樣嗎?如果沒有,是不是測量數據不足?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8-26 18:36:00就像我家RD常常給我思考題,我也提個思考題吧
作者:
djboy (雞尾酒)
2020-08-26 18:37:00『最標準的聲音(影像),不一定是人們最喜歡的聲音(影像)』
作者:
fritson (喵小凡)
2020-08-26 18:38:00老實說厚啊重啊暖啊我也看不懂XDDD跟誰比啊(倒
大家也都只是在分享心得 看文章也要會自己想直接說別人聽感文會誤導人也太武斷了吧我就只是要分享我聽到的聲音而已追求高還原度當然沒問題但沒必要這樣否定其他想輕鬆聽音樂的人
程度差的話這個就沒辦法 因為有該特性的話 有就是有比方說 這個東西有加辣 但辣度感受因人而異
作者:
s83106 (KUMA)
2020-08-26 18:46:00耳機就是耳聽為憑
作者:
s83106 (KUMA)
2020-08-26 18:47:00每個人的耳朵聽出來可能都不一樣 聽感文也好 數據文也好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8-26 18:54:00直接講聽感文=扭曲真實聲音的數據派份子我是第一次見到,真是大開眼界了哈哈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20-08-26 18:57:00就連ASR amirm文章最後都會稍微寫個聽感了XD
作者:
revolc01 (revolc01)
2020-08-26 18:59:00所以你也只是用自己的想法, 去判斷那個廠商數據好不好看而已, 跟聽感沒半毛關係
作者:
revolc01 (revolc01)
2020-08-26 19:01:00其實錄音師可能根本不在意什麼還原現場,對他們來說還有後製這些工作才算是整體
作者:
bh2142 (瀕臨絕種的Emacser)
2020-08-26 19:04:00911大他要是問哪台數據好不是看ASR就好了嗎XD
作者: xiao9927 2020-08-26 19:11:00
所以每個頂級器材聽起來都應該一樣,那我燒耳喇幹嘛,有夠無聊
作者:
redjuice (Iziika)
2020-08-26 19:25:00回放與傳真沒有絕對關聯,當你欣賞照片或藝術品時會在意它真實與否嗎?這最簡單的美學與欣賞藝術都不懂,那你樂器也是白學了。
我吹銅管樂器也有2x年,奉勸樓主不要去模仿CD回放的音色CD回放的音色跟你吹樂器時在耳邊聽到的音色絕對不同你模仿CD的音色其實在其他人耳朵裡聽到的不會是健康的音色。練習的地點(琴房/教室/音樂廳/戶外),你用氣的方式,嘴型,哪牌的樂器全都會影響聽到的音色。聽CD就是大概知道這個音樂家的風格,有興趣的就去聽現場或大師班。上youtube 看那個音樂家的影片我覺得都比只聽CD強,強是指他詮釋的方式,吹奏的方式,在那個樂句結束呼吸,絕對不是要藉由錄音來模仿對方的音色,這樣你路會走偏。練樂器跟單純拿耳機或音響聽音樂的追求不同,你追求的不該是找到別人口中的真實聲音或音場。
作者:
ddik32 (睡覺睡到飽)
2020-08-26 20:02:00我就無知我就爛 ASR好棒棒 ^____^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0-08-26 20:45:00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要貼近錄音室的話,你用的撥音軟體跟錄音室就不一樣了人家還有個超大的混音座,覺得哪裡想調就可以調,你要不你也去弄一個?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20-08-26 21:40:00借串問Benchmark真的很無染嗎 我覺得他的高頻超亮的…我是用DAC1
作者:
markmao (markmao)
2020-08-26 21:48:00開戰幫補血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20-08-26 22:00:00理論上是靜電吧跟電容式麥克風原理差不多(?
作者:
cloudT (clt)
2020-08-26 22:45:00這東西本來就玄學吧 主觀聽感是最重要的
作者: Fatbo160 (胖球) 2020-08-26 22:56:00
對數據議題有興趣的燒友,不妨查一下"麥納馬拉謬誤"吧
如果哪天能將聽感量化,像是清晰度、音場大小等等,就能用價格以外的數字將器材分級,這樣對消費者也是利多吧
作者:
adamptt (lulumi)
2020-08-27 01:15:00自己聽不出來只好照數據買ok呀 跑出來說只有這樣合理其它方式不理性那不是討罵挨嗎 你覺得發心得的那些人都是嗑藥仔就對了?
作者: d1872 2020-08-27 01:38:00
人就不是理性的生物了,你還在那邊理性聽感??有事??
作者: blackman5566 (嘿人5566) 2020-08-27 02:40:00
你是在聽音樂還是跑數據寫論文?
作者:
speed7022 (Speed7022)
2020-08-27 03:47:00推你,不過我覺得數據是判斷試聽前的標準,實際上還是去試聽最好,畢竟還是聽爽的
作者:
bagacow (さよなら 恋人)
2020-08-27 08:40:00有人覺得器材就該是有增益的導線,只放大訊源不修飾。當然也有人覺得器材應該適度的失真,修飾訊源的不足。沒有誰對誰錯,追求的目標不同而已。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0-08-27 08:48:00器材就該是有增益的導線-->這個人不懂電子學
作者:
hdd60311 (太空戰鬥機漁師一枚)
2020-08-27 09:19:00是說上面ename那個比喻別說麥當勞了(麥當勞至少還吃起來爽),要我看撐死就是陽春麵+燙青菜而已啦
作者: MH3310 (三音路) 2020-08-27 12:02:00
你們能不能尊敬一下 長時間與音樂接觸 比其他人瞭解音樂又正在跟隨大師腳步的人啊
作者: duguau 2020-08-27 12:26:00
我個人媚俗耳朵又下賤繼續用音染嚴重極度失真的設備聽音樂就好
作者:
lltzpp (MiohitoKiri5474)
2020-08-27 12:37:00喜歡聽電子音樂的:啊幹就沒有錄音室啊
作者:
bagacow (さよなら 恋人)
2020-08-27 12:56:00也許Lars Risbo這位TI的前CTO真的不懂電子學吧
作者:
PowerPro (阿哩嘎斗壓媽摸豆)
2020-08-27 16:35:00我國小學過直笛 國中學過中音笛 夠資格嗎光看數據就高潮... 請問你是用耳朵聽音樂還是眼睛?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0-08-27 16:46:00可能就 I am Gundam,人機一體吧
我有Benchmark DAC1 HDR, 他的聲音特色真的是邊緣超硬。某些音樂聽起來頗爽 但是就是缺了一點圓潤感
作者: a7462953 2020-08-27 23:12:00
自己的聽感不相信反而要去相信數據???別人音樂用聽的,你的音樂用看的?這篇文真的看到快笑死
作者:
MuzCL (Muzil)
2020-08-28 00:25:00一樓好兇 但是很中肯
作者:
Dopin (ats.twbbs.org)
2020-08-29 09:44:00縮網址會有時效的問題 ... 很多文章都是這樣變得殘缺
tinyurl bitly 的短網址都是永久的 除非服務倒了拍謝歪樓(下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