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想是設立一個正規的錄音室,可是這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說到最後還是錢,所以只能用便宜的耳機和騙人的空間 DSP 來混音,哈哈~);而且實務上,小型揚聲器的低頻頻響是藉由反射或共振製造出來的,如果硬去拉平總覺得好像會犧牲一些東西(我是沒試過F4去拉實體揚聲器啦,但個人的 Bose 的家庭劇院有類似功能,用一個專屬 mic 去調節甜蜜點的頻響,但出了甜蜜點那個聲音真的很不行)。112dB這家公司出的 Redline Monitor 也是一個 cross feed AU,她們建議的用法是 AU 設好後跟實體揚聲器去比對,讓 AU盡可能跟揚聲器聽起來一樣(她們設計了一個虛幻中心的強度參數,就是為了這個),因為太過於手調,我把 RedlineMonitor 冰起來了;另外也有用 CanOpener Studio,這個AU 是她們老闆親用她們實體的 Studio 聽感寫出來的,而且不佔系統資源,有時為了聽 >96KHz 取樣率的音樂會改成這個 AU(Abbey Road Studio 3 最大只能吃 96KHz 的音檔);我個人最喜歡的是 Abbey Road Studio 3,因為聽感是最真實的(跟 Bose 家庭劇院交互參考的結果),相信用這個 AU 混出來的立體聲音軌應該錯不到哪裡去...
https://tinyurl.com/y26yupocBose ADAPT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