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藉這篇講點古吧。
首先談一下,R-2R 跟 DeltaSigma 的差異,
最早的 DAC,基本上都是 R-2R 的,
理由很簡單,要取得一個指定的電壓,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用電阻分壓,
R-2R 的原理就是如此。
DetlaSigma的原理,則是與 Class D 差不多,也可以說是PWM,
反正就是靠 開-關 的時間,瞬間切換工作狀態,來逼近你要的電壓。
以上都是老掉牙的廢話,
那麼為什麼晶片技術會從 R-2R 轉向 DeltaSigma?
其實最大的理由不是好聽,而是 Costdown。
(勉強可以說,在不難聽的前提下)
在早些年,當時的數位撥放就只有 CD 一種,
CD 的取樣就是 44.1K/16 bit,
那 DAC 輸出,要低通濾波啊,一堆鋸齒波會引起 IMD,
甚至還會引起震盪等等亂七八糟的後遺症,
但如果你要以 22Khz (44/2,香濃定理) 去濾波,這頻率低,不好做,
又接近人耳聽的到的範圍,
所以後來就開發了oversampling 晶片,
透過演算法,把 44.1K 提升到 176K 甚至 352K 去,
升頻 -> 數位濾波,
這樣硬體濾波器就好做了,
所以有一段時期,高階IC最流行的作法是,
一顆升頻晶片,配一顆 R-2R DAC,
好比 PCM1704 配的就是 DF1704,
但多這一顆 DF1704,這也是成本啊,
所以再後來,乾脆通通做進去一顆,
然後加上 DeltaSigma,
畢竟 DeltaSigma 的頻率又更高了,到了 Mhz 級,
概念上還跟 DSD 直接相容,一解萬解,省錢省事,
反正都是要運算,
不用搞精密類比製程,不用laser trim,
反正輸出是方波...
但,凡事就是這個但,
Oversampling 演算一次,
然後 Digital Filter 又演算一次,
轉成 Deltasigma 再演算一次,
你的轉換誤差(讀作失真)嫌不夠嗎?
所以這些現代化 DAC,解析度高,
聲音也各有人愛,
但只有 R-2R 被認為最自然,
不是因為他糊,
而是因為他的相位偏移是線性的,
其他的都因為演算法搞得亂七八糟、我有看過轉了360度的...
....對的,說到這裡,
所以 R-2R 要好聽,
不但要 R-2R,還要 NOS,
而且最好 LPF 也要簡化,
那些靠 OPA 深度負迴授的 LPF,
不管是不是 R-2R,
坦白說要搞好聽真的...咳
但 Deltasigma 嘛,也怪得很,
都這麼高頻了,理論上 RC 濾波就完事,
偏偏參考設計也要上一堆 OPA 做 LPF,
(是不是為了EMI?)
那些古代的 OPA 就已經很難聽了,
這樣搞來整去的聲音,到底要怎麼好聽,
所以近年來才會反其道而行,
開始流行 NOS + R2R,反璞歸真,
但跟糊不糊其實沒啥關聯,
LPF 做得好,後段的 IMD 不要太誇張,
應該都還過得去。
當然,這種架構在高頻比較少(純類比濾波),
不過我想不差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