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High-fidelity) 一定就好聽嗎?
以下論點不包含黑膠、玄學,單純工科觀點,
現在的Hi-Fi系統,基本上都避不開數位信號,
先說重點
1.
數位信號在到數位類比轉換之前(DAC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基本是不該有任何的變化,也就是不該有0變成1或1變成0這種狀況。
2.
所有的數位信號都可以套公式轉成類比波形圖(foobar等等這些軟體都
是用算出來的頻譜圖。
一套系統裡,不管你的媒體(media)的載體(硬碟、CD、網路、TF卡等)是啥,
流程都應該類似這樣
播放裝置 - <數位傳輸> - DAC - <類比傳輸> - Amplifier - 耳機/喇叭
DAC的目的就是把這些數字信號變成真實的類比信號(波型),在這轉換過程中
就有了第一次的失真問題,然後這些已經轉好的類比信號,能量是不足以
完好驅動耳機或喇叭,這時再經過放大器(Amplifier)把波形放大到終端
(耳機、喇叭)時,會有再次失真的問題,所謂的Hi-Fi,就是追求轉換過程中
的高保真(數位轉類比、信號放大、數位類比信號傳輸)。
撇開終端(耳機、喇叭等)來看,這時我們可以量測2個地方;
1.DAC轉換出來的波型,是不是跟理想中算出來的波形一樣。
2.擴大器放大出來的波形,是不是跟理想中算出來的一樣。
通過量測,我們就會得到SINAD、THD+N等各項指標來判定這個轉換到底失真多少。
理想中一套好的Hi-Fi系統,就應該要忠實的把CD等媒體資料盡量不失真的
轉換出來,但是這樣就好聽嗎? 不加料的音樂時常令人乏味...
HiFi其實就什麼都行,但有時就缺了點味道,有人說冷、有人說白開水。
R2R、管機一點都不HiFi,但好聽,黑膠連HiFi的邊都很難扯上關係,但喜歡的
大有人在,QUAD II唱老歌的味道,都不知道糊到哪裡去了,但是好聽。
其實我不是說HiFi就不好聽,而是當你知道你想要的聲音走向時,高保真就只是
一個參考,只是怕沒聽過白開水的人,把自己的喜好當成標準去批判別人。
只是一點感想,最近版上跟隔壁版都有點火氣,說穿了不外是雙方都想拿自己
觀點強加在別人身上,但是音樂不就是自己喜歡最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