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單純閒聊個經歷與過程,
沒有太多的聲音心得,還請多包涵。
距離上一次發燒玩耳機,
大約是12.13年前了。
始於HD650,終於T1。
還記得HD650的醇厚與低頻包圍感,
以及T1細緻綿密的聲音,
可惜2nd、3rd走向跟1代有所出入。
搬離宿舍後,在外有自己的空間,
就轉往二聲道了。工作的期間,
大約經歷過了T70p、x2hr、elegia,
器材最好也只用到了fubar5,
可能因為沒特別搭配,
即使換到了elegia,還是不怎麼有感。
去年不知哪根筋不對,
突然想在辦公室建立一套比較好的系統,
不過遲遲沒有行動,
直到去sony展示店聽到了Z1R後...
雖然曲目都不熟,
但出來的聲音就是令人著迷。是女毒嗎?
我也不曉得,富有韻味的聲音充滿整個空間,
說是餘音繞樑也不為過。
後續有再去試聽的耳機只有HD820,
可能是搭配關係,
聽起來沒什麼大問題,
該有的都有,板上提到的牆壁感也覺得還好,
但總之就是聲音沒有打動我。
之後有機會再聽看看別的組合了。
差不多到重點了,因為沒什麼時間再去試聽,
器材都是盲狙。
決定搭建系統後,後續就是選購器材了。
當時Z1R水貨的價格還不錯,
就沒有買公司貨了,
現在看水貨比當初還貴了3萬日圓,
價格浮動還真大。
DAC選擇了板上熱門的機器-ADI-2,
搭配ifi ipowerx 12V,
在耳擴還沒定下前,就先充當一體機使用,
老實說聲音還不錯,預算有限的情況,
我認為這樣搭,可以順順的聽了。
耳擴的選擇就比較難,查了一輪,
有Luxman p750u、SPL Phonitor xe、
Headamp GS-X/mini、板上Dynahi/Dynalo、
Chord TT2、Cos D10、Sony TA-ZH1ES、
Moon 430HA...等等,
其中大概就是p750u評價最搭,
就算撇除價格,這台實在太大了,
辦公桌放不下。
爬了很多文,就在煩惱一陣子後,
看到了一絲曙光,
就是Ferrum OOR + Hypsos!
幾乎都是好評,中性不失韻味、細緻耐聽,
而且高低阻耳機表現都不錯,適用性高,
算是為了之後可以再搭其他耳機鋪路(?
體積大小也很剛好。就在下決定後,
中間殺出了一篇J大發出對Hypsos的質疑,
本想說糟了,還好最終被平反,
也就安心的下訂了。
目前整套系統是
耳機:Sony Z1R
DAC:RME ADI-2 + ifi ipowerx 12V
耳擴:Ferrum OOR + Hypsos
訊源:Mac mini M1
數位線: 萬隆1020 USB
類比線:果子 非Nordost產品線上型號RCA
電源線:小黑線
類比線先頂著,看有沒有價位適中的XLR線。
小黑線也是待換,想找線身柔軟一點的。
耳機線BW22則還在排隊中,
3.4個月後我想耳機還不會換。
最後就是曬一下系統啦
系統合照
https://i.imgur.com/GYKr5Hl.jpg
加上Z1R
https://i.imgur.com/naypDeW.jpg
不方便拍太多,半個辦公桌含系統樣貌
https://i.imgur.com/vIZor4U.jpg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