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T1 3rd,2nd T5 3rd,N5005,IE800S,X20i心得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22-05-25 02:46:02
關於耳罩對於調音的影響應該是牽扯很多聲音學的部份, 雖然沒辦法做什麼系統化的解釋
不過倒是可以條列式提出一些觀點, 參考資料用我用網路圖片和這本書:
Master Handbook of Acoustics
書的pdf下載連結網路上就有很多方式可以找到, 例如:
https://s3.amazonaws.com/arena-attachments/559608/dd2eece63c4d53a0d1175925afdf17c4.pdf
縮網址: https://reurl.cc/3o6WbL
1) 耳罩的形狀
耳罩耳機的音響空間由耳罩和頭骨/外耳形成, 聆聽頻率範圍裡面較低頻的部份(~<1kHz)聲
音波長會遠大於音響空間, 所以頻率響應會相對平滑, 高頻部份則開始出現一些類似駐波
的現象, 造成凹凸不平的響應曲線.
所以耳罩形狀挺或是扁, 主要就改變了耳罩內音響空間的大小, 也就改變了頻率響應高頻
部份那些波峰和波谷的位置的移動.
但人帶耳罩耳機聽音樂時, 其實是想要部份的模擬在空間中真實自然聽到那個聲響的感受,
而這個感受主要受到外耳(耳蝸)+中耳(耳道)的幾何形狀影響, 會有一個天生的"空氣傳播
到耳膜位置"的頻率響應, 所以如果耳機+耳罩組合而成的頻率響應沒有稍微照著這個趨勢,
人聽起來就會覺得有些怪聲. 例如該波谷的地方出現波峰, 大概就會有刺耳的感受了. 有
時耳罩的挺或扁拿去做量測不一定像是樓主想的那樣讓高頻突出或衰減, 而是該波谷的地
方是不是出現觸動敏感神經的波峰.
耳罩挺度造成的單體到耳朵距離差異基本上不會貢獻明顯的音量衰減, 音量隨著距離遞減
只在自由場(freefield)適用, 帶耳機時感受到的不只是震膜來的直接聲音, 也聽到了經過
多次反射/散射後的聲音.
https://imgur.com/Y3aUiB2
聲音頻率vs.波長
https://images.app.goo.gl/xqNiUgDxWnr3XKTu8
典型的耳罩耳機頻率響應
https://imgur.com/pB4ZYCU
典型的"空氣傳播到耳膜位置"頻率響應
https://imgur.com/OtKFnbq
在自由場中音量隨距離平方遞減
2) 耳罩的材質
根據能量守恆, 聲波撞到物體(耳罩)後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 如果物體(耳罩)表面有凹
凸不平的幾何也會有散射現象, 耳罩通常是複合材質有面料也有填充材, 同樣挺度的兩款
不同材質耳罩造成的聽感差異應該是這些因素加成後的結果.
https://images.app.goo.gl/9iDY6g1qD5tCjGbC8
聲音的反射和吸收
https://imgur.com/5nqK65S
複合材料聲音特性示意圖
https://imgur.com/UBsLl8p
不同材質吸音係數vs.頻率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2-05-25 07:37:00
哈哈,b大,其實我開宗明意就說,主要不是研究科學。當然我說貼耳距離對於科學上是過於籠統但在實務上,你用挺的耳罩面臨的現實就是空間變大吸收及反射率的變化如果在科學上堅持只改變距離因素來研究是否衰減以我的想像,你必須找找距離1CM與1M時反射率及吸收率加總是一樣的耳罩而為了空間也一致,你寬度及高度 也會變的很畸形至於自由場中音量隨距離平方遞減的結論那也只是物理與實務上的妥協結論 裡面應該是有很多變數在科學上,應該是用假設來消除掉這些變數了上面修正一下,應該是「在應用學科上,」我英文不是很好,但我稍為看了一下b大提供的文章其實該文章使用的空間範圍 好像都是房間 之類的但我還有疑問點是,在耳罩範圍內,人耳雖然聽到各頻段,但這些頻段的波長,相較於房間尺吋而言,是否都相當短?也就是說 若把耳機的耳罩拿掉,放在房間聽其實都會變高頻?我想說的是 在耳機範圍裡的頻段,實際波長是短的理論上,受到距離因素而衰減,可能性其實會比房間尺寸還大這種例子,在耳道上更為明顯,其實把耳道耳機稍為拿離開耳朵一點點 就會只聽的到低頻變成高頻了而房間尺度跟耳機尺度還有不同就是人在房間的尺度上是很小而揚聲器的音壓 塞滿整個空間 是相對耳機的小空間相對是大上很多倍 所以我在猜在房間尺度上的高頻才可不計
作者: sleep30hours (一天超過30小時的睡)   2022-05-25 09:03:00
那個……你要不要直接回一篇啊?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2-05-25 09:03:00
上面漏字,高頻衰減哈哈,已經發太多篇了 有點不好意思佔版面
作者: gameguy (gameguy號:)   2022-05-25 09:03:00
講這麼多,動圈正宗就是柏林牌,再兩年公司成立一百年,蓋世太保都說讚啦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2-05-25 09:05:00
哈哈GG 我等一百年的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22-05-25 09:17:00
我都一百年的時宣布不玩了都→等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22-05-25 11:09:00
坐等與動圈劃清界線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2-05-25 13:32:00
這問題我初步有找到線索,距離對高聲壓級的衰減比較少,但對低聲壓級的衰減卻是很快,同樣是拉近0.5cm ,在房間聽沒衰減,耳機在聽到,會衰減很快我確實一開始有點分不清 不過我後面說的衰減 是聲壓因為低聲壓級 距離拉長 衰減很快 而造成 聽到聲音很快變小我找到的資料是說,SPL的損失依平方反比定律距離增加一倍 聲音就會損失6db自由場本身就是假設的場合,現實生活中不存在。但實務上,應該這個定律應該不會差太多而且我一直在思考,耳罩的場合下,單體那麼大一顆又那麼靠近耳朵,在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耳機中聽到的直接音 應該是不少若是封閉式的 中高頻反射可能比較會影響且,耳罩是軟性材質,理論上主要應該是吸音 而非反射https://imgur.com/a/Joi0UeN 您的文章有提供自由場的說明耳罩的環境跟自由場有差 但不代表 SPL的損失 不適用可能跟理論值會有差距 差距多少 不知道 但應該還是有影響尤其是 耳罩屬極近場聆聽,雖然會有其它干擾但直接音 損失應該是會存在耳機單體發出的聲波 是否還沒碰到邊界 就被耳朵接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