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Beyerdynamic T1 3rd 相處兩年心得

作者: Arcumit (白)   2024-06-23 19:49:27
https://i.imgur.com/zVvGzTh.jpeg

其實已經過兩周年又多一個月了,
但有一些想法出包,所以拖到發文時間。

系統大概從半年心得的這樣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70699919.A.293.html
https://i.imgur.com/6jo0PCn.png

變成911大,家訪時的這樣
https://i.imgur.com/ixb261R.png

現在則是變成這樣,
暫時算是自認收尾完了,但還沒經過多人檢驗
https://i.imgur.com/W4e5KjT.jpeg

過程其實還蠻循序漸進的,
除了DAC和耳擴以外,都沒有突然就蹦一個超貴東西,
DAC和耳擴其實也不是那種天文數字的設備,
算是一個單身男性,
兩年時間只有這項相對花錢的娛樂的話,能付出來的價格(?)

也算是擁有自己的一套建構系統的哲學,
重視的是
隔離/屏蔽、
鏈路構成(系統構建邏輯一致)、
找到平衡點再強化才有意義。

雖然裡面有非常多不太會在一般音響系統出現的東西,
但最少在普通人系統裡面出現的,應該就是自製電源線了,
https://i.imgur.com/xyNgwH3.jpeg

這甚至不是找散線鎖一鎖、找合適的公母頭,
而是找線基、設計結構、找絕緣材料包覆等等,
在安全與自己手工有辦法實作的前提下,從基礎設計一條電源線,
(雖然都寫自製,但四條是對應器材而有不一樣設計的線)

從pre-prototype,到prototype,再到ver.1,
不斷調整後才得到我相對滿意的設計
(系統裡面的自製電源線是兩條prototype、兩條ver.1),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
還真的找不到任何的成品散線能夠符合我的需求。
(已經有ver.2的設計,
但尚未實作,是大幅增加結構強度的版本,
目標是做到能安心當跳繩的水準,
為了要給其他找不到滿意電源線的燒友試的)

而出包的東西,
不避諱的說就是自製耳機線,也就是唯一一個需要焊錫的東西,
材料我是有準備好,但第一次做手藝太糟糕,
甚至最後請了涵audio修復,
非常感謝您可以協助我的無理需求,
也提出了不少如果想作二版的改進方案。
(現在也已經有ver.2的設計,也是為了增加結構強度,一樣還沒實作)

這些東西是什麼鬼,
到底是有什麼白癡需求,會發生市面上沒有你要的成品線這種事,
下面會再說明,反正跟好不好聽也沾不上邊,
只是單純參考別人的架構設計而已。
作者: dzwei (Cout<< *p << \n ;)   2024-06-23 19:57:00
都家訪過七公課了,知道該買什麼耳機了,對吧(奸笑)
作者: takase (............)   2024-06-23 20:31:00
推,我現在也是T1 3rd主力,不過就單純聽hu-fi而已....平衡線的話,可以直接上thomann買百年現在已經不太抱期待了,最近的新產品是開放式隨身藍芽
作者: PhonexH (等待)   2024-06-23 20:43:00
推心得~很棒的理念跟實踐過程
作者: takase (............)   2024-06-23 20:45: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E9U7q1Uc順便推推,最近用T1.3聽得很感動的曲子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24-06-23 21:33:00
棒棒
作者: T12nd (T1 2ND)   2024-06-23 22:26:00
涵老大我超
作者: quillmane (Aviator)   2024-06-23 23:50:00
給您一個讚,認真玩透一隻耳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我以前就是這樣玩Grado RS1,後來想通了走多耳機流,但是曾經窮其心智的經驗對後來挑選組件與調音真的很有幫助
作者: tim0922 (掬水月)   2024-06-24 00:30:00
推個心得
作者: TsaiIngWen (tsaiingwen)   2024-06-25 09: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