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zVvGzTh.jpeg
其實已經過兩周年又多一個月了,
但有一些想法出包,所以拖到發文時間。
系統大概從半年心得的這樣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70699919.A.293.html
https://i.imgur.com/6jo0PCn.png
變成911大,家訪時的這樣
https://i.imgur.com/ixb261R.png
現在則是變成這樣,
暫時算是自認收尾完了,但還沒經過多人檢驗
https://i.imgur.com/W4e5KjT.jpeg
過程其實還蠻循序漸進的,
除了DAC和耳擴以外,都沒有突然就蹦一個超貴東西,
DAC和耳擴其實也不是那種天文數字的設備,
算是一個單身男性,
兩年時間只有這項相對花錢的娛樂的話,能付出來的價格(?)
也算是擁有自己的一套建構系統的哲學,
重視的是
隔離/屏蔽、
鏈路構成(系統構建邏輯一致)、
找到平衡點再強化才有意義。
雖然裡面有非常多不太會在一般音響系統出現的東西,
但最少在普通人系統裡面出現的,應該就是自製電源線了,
https://i.imgur.com/xyNgwH3.jpeg
這甚至不是找散線鎖一鎖、找合適的公母頭,
而是找線基、設計結構、找絕緣材料包覆等等,
在安全與自己手工有辦法實作的前提下,從基礎設計一條電源線,
(雖然都寫自製,但四條是對應器材而有不一樣設計的線)
從pre-prototype,到prototype,再到ver.1,
不斷調整後才得到我相對滿意的設計
(系統裡面的自製電源線是兩條prototype、兩條ver.1),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
還真的找不到任何的成品散線能夠符合我的需求。
(已經有ver.2的設計,
但尚未實作,是大幅增加結構強度的版本,
目標是做到能安心當跳繩的水準,
為了要給其他找不到滿意電源線的燒友試的)
而出包的東西,
不避諱的說就是自製耳機線,也就是唯一一個需要焊錫的東西,
材料我是有準備好,但第一次做手藝太糟糕,
甚至最後請了涵audio修復,
非常感謝您可以協助我的無理需求,
也提出了不少如果想作二版的改進方案。
(現在也已經有ver.2的設計,也是為了增加結構強度,一樣還沒實作)
這些東西是什麼鬼,
到底是有什麼白癡需求,會發生市面上沒有你要的成品線這種事,
下面會再說明,反正跟好不好聽也沾不上邊,
只是單純參考別人的架構設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