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旗艦這種東西齁,
基本上,
就是給大佬折騰的啦,
尼都不會想問,為啥買到超旗艦,
捅十幾二十的前端還能出怪聲嗎?
非要捅50以上才開始正常發揮,
這邏輯不是很怪嗎?
誒,這就市場定位嘛!
沒地方花錢很難受的尼知道嗎?
這玩意就是專門賣給喜歡玩
「升級過程」的玩家咩,
滿足需求很重要尼知道吧!
升到頂大概可以得到一個比HD650好上一點這樣,
滿滿的成就感呢。
所以阿,
超旗艦這種東西齁,
除非外觀真的打中很愛另當別論,
基本上菜雞如我是一律蛋雕啦。
因為偶前端釘住了就固定那麼一套,
管他是超旗艦還是宇宙戰艦,
捅進去不能聽的就是蛋雕。
留給大佬玩,
顆顆。
※ 引述《n1m5w8tsarp (栗)》之銘言:
: 這篇推文有很多有趣的想法,就也分享一些心得
: 關於以價論聲,顧名思義就是高價位比低價位好聽
: 而這邊可以再拆分出細項,關於好聽的定義
: 表面上好聽就是,不論什麼音樂我都覺得聽起來很愉悅、順耳,音樂性佳
: 但是這個如果用反向角度來看待,是否表示系統對於好壞錄音其實根本分不太出來呢?
: 因為瑕疵處被修飾過了,所以原本有缺陷的地方就變得不明顯
: 而假設自己原本一開始踏入發燒之路的目的是追求真實,
: 那麼一個還原不出錄音的缺陷的系統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呢?
: 然後就會出現這樣的感受:
: 我想要還原出音樂的全貌,例如演奏中不同樂器的音色、音場的深度與寬度、
: 以及微妙的聲音變化
: 但是又不希望爛錄音的缺陷被暴露出來
: 大概是這樣,會有一種矛盾存在
: 當然要真實還原出所有的細節或是希望修飾過都是一種目標及選擇
: 但是如果自己對於這兩者也不太確定要哪一個,就會有一些問題存在
: 例如高價位的一定細節揭示能力好,但這也伴隨著瑕疵處可能被放大
: 這時自己要選擇追求真實還原->爛錄音可能有瑕疵是否能接受
: 可以接受或是不接受,都是正確的,
: 但是卻不能說因為瑕疵處被放大,不如較低價位的根本聽不見,所以低價位好聽
: 實際上高價位只是忠實還原出來細節而已,這本身是中性的
: 而低價位細節揭示能力較差,有些音樂的缺陷處不容易表現出來,所以會有種比較順、
: 比較好的感覺,這本身也是一種現象
: 而評價是我們自己根據自己的聽音觀去給予的,但如果同時套用多重觀念去給予一項
: 中性的事物評價,就會有上述問題發生
: 所以音響性或音樂性哪個重要呢?兩個都重要,但取決於自己看重的東西的排序是怎麼樣
: 而系統的搭配就是根據自己的排序所做出來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