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貼] 改善高血壓,只能吃降血壓藥?

作者: GreenLights (幸福綠光)   2014-06-27 16:15:22
來源網址:
http://www.thirdnature.com.tw/index.php?op=blog&active=bloglist&blogid=273
文/陳俊旭
吃降血壓藥,治標不治本
  所謂的「血壓」其實是動脈壓的簡稱,簡單來說,就是動脈管壁所承受的壓力。當心
臟收縮時,左心室將血液泵出到主動脈,這時主動脈壓為血液高壓,又稱收縮壓;等心臟
舒張、血液流入右心房時,主動脈壓的壓力最低,稱為血液低壓或舒張壓。依據2003年美
國心臟科醫學會標準,正常血壓的收縮壓應小於120 mmHg,而舒張壓應小於80 mmHg,如
果高於以上數值,便可視為血壓異常。
  主流醫學將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前者佔95%,後者佔
5%。所謂原發性高血壓,就是醫生診斷不出身體有特別的疾病,但卻有高血壓現象;而
繼發性高血壓則是由懷孕、血管疾病、藥物、腎臟病……等明顯疾病或原因引起的。由於大多數的高血壓都是原因未明,沒有疾病可以鎖定治療,
因此目前主流醫學的方法就是處理症狀,也就是給予「降血壓藥物」。但是這些藥物存在
不少副作用,而且無法根本移除導致高血壓的原因,都是治標而不治本,所以只能吃藥一
輩子。
95%的高血壓,都找不到病因?
  我認為治療高血壓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心臟為什麼要這麼用力?」我們可以從醫
學生理學來探討,為什麼動脈血的壓力會升高(=高血壓)。動脈血的壓力和兩個因素有
關,第一是心輸出量,第二是周邊阻力大小(請見右頁的圖),當心臟送出來的血量大,
或是末梢血管的阻力變大時,就會導致動脈血的壓力變大。換句話說,只要控制心輸出量
和周邊阻力,就能有效控制動脈血的壓力,心臟自然可以不必這麼用力。
  但要如何控制心輸出量和周邊阻力?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導致心輸出量和周邊阻力變大
的原因。所謂的心輸出量,就是心臟輸出的血液總量,量越多所產生的壓力越高,而影響
心輸出量的因素,又可分為「每次心跳送出的血量」和「心跳速率」,其中每次心跳送出
的血量與心肌的收縮力強不強、心室大小有關,而心跳則是越快、心臟輸出的血液總量越
大。
  至於周邊阻力,則包含了血管結構、血管功能和血液濃稠度。當周邊阻力越大,動脈
血的壓力也就越大,例如因硬化斑塊或血栓而導致血管孔徑變窄,或是血管太硬缺乏彈性
、血液太濃稠(即民間常說的血濁)等,都會讓末梢的血管周邊阻力變大。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高血壓都是由周邊阻力太大所引起,自然醫學從原因著手,改
善血管結構、血管功能與血液黏稠度,因此效果非常顯著。很多持續吃降血壓藥物的人,
在好好調養後,便可以慢慢停吃西藥。
摘自《健康,不是數字說了算》
延伸閱讀:體臭,是內臟發出的警訊! http://goo.gl/WhUsNP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