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聖母峰險受難 高銘和分享作品與經驗
2016-02-17 18:45 聯合報 記者李青霖╱即時報導
1996年5月10日成功登頂喜瑪拉雅山聖母峰的登山好手高銘和,返程卻遇暴風雪,險些喪
命;如今,他成了熱愛生命鬥士,應邀各地演講、辦攝影展,分享他的生命經驗。
他說,當年聖母峰「沒把我留在山上,一定是要我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高銘和「百峰人生」攝影展今天起,在新竹市美術館展出,19日下午在新竹影像博物館安
排紀錄片欣賞與座談,廣邀大眾參與。
「想像一下,在海拔8千8百多公尺的聖母峰上、攝氏零下60度、時速150公尺的暴風雪,
沒命地襲來,會是怎樣情狀」?高銘和說,當時只想把眼前遭遇問題,用經驗排除,沒太
多胡思亂想,至於後果如何,並沒考慮太多。
他把生死經歷寫成「一座山的勇氣」出版,還辦攝影展與講座,分享他的登高山經驗,「
希望給年輕人一些啟發」。
今天午後,在新竹竹蓮寺主委許修睿邀請下,高銘和到竹蓮寺參拜,並提供他的攝影作品
「雲南麗江玉龍雪山」給寺院,感謝贊助他今年的巡迴展覽。
他說,登頂當晚暴風雪險喪命,第二天在雪堆裡被發現,把他從8400公尺下到8千公尺,
隔日再到6400公尺第二營,原想接著往5400公尺基地營走,體力虛脫。「幸好美國救援直
升機趕到」接他下山,送加德滿督急救,但手、腳趾頭與鼻子因嚴重凍傷,都須切除。
被救後一年內,他動了15次手術,手腳趾頭都沒了,鼻子還用額頭的皮膚重建,「一切都
心存感恩」,他還成病房中業餘心理輔導員,讓許多面臨節肢病友,勇於面對現實。
許修睿說,高銘和雖經折難,仍擁有樂觀積極的人生觀,對高壓力的現代人來說,有值得
學習之處,他樂於支持。
竹蓮寺主委許修睿(右)支持臺灣第一位從尼泊爾登頂聖母峰,卻山難歸來的高銘和,希
望藉由他的展覽與紀錄片,鼓勵年輕人。記者李青霖/攝影
臺灣登山客高銘和1996年5月10日登聖母峰成功,下山卻遇爆風雪險喪命,鼻,手,腳趾
都凍傷切除。記者李青霖/翻攝
臺灣第一位從尼泊爾登頂聖母峰,卻山難歸來的高銘和,希望藉由他的展覽與紀錄片,鼓
勵年輕人。記者李青霖/攝影
http://udn.com/news/story/3/1507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