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2少年未申請 就登奇萊主北

作者: icandoit (向遠方走去)   2016-09-01 22:29:00
※ 引述《SYOTEN (曠工的礦工)》之銘言: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兩個少年在FB上跟網友的互動.
: 我自己仔細看過他們下面跟網友的互動, 覺得蠻有趣的.
: 其實有些網友也是有提供一些實質的建議,
: 但是這兩個高中生似乎對別人勸退他們
: 或問他們有什麼登山經驗就要去奇萊這類問題非常的介意,覺得自己被看扁.
: 老實說也不是那麼喜歡他們爬山以及跟前輩應對的態度,
: 把反對意見都當作酸言酸語, 嗆回去的態度過頭了.
: 但是我依然支持他們有自我選擇的自由.
: 不過討論別人的態度我覺得是討論事情最無聊的部分,
: 討論他們的態度跟討論山友是不是酸言酸語扼殺年輕人夢想,
: 或者前幾篇文章中推文的板友討論各自的態度好像都沒有太大意義.
: 不如交流每個人對爬山這件事還有制度的看法.
: 相信每個人因為自身的人生經歷對各種事物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 也相信這兩位少年也多少聽到別人說的, 然後為自己做決定,
: 年輕人自己經歷過, 經歷過又活下來也就會慢慢累積自己的經驗跟觀念吧.
感謝裝備版版主的分享,我個人在這事件上也有不少感觸。
主要是在台灣雖然是個多山的國家,
卻不曾在義務教育,甚至大學教育上,讓學生有多少機會認識山林與接觸山林。
更不用說認識山的危險,與對山謙卑。
只有少數實驗中學(如著名的全人中學),或特別活動才有登高山的機會。
(在此不討論只是為了拿一張玉山登頂證書,或那是有錢人家小孩讀的學校這部份)
倒是在不少大學的登山社,可以學習到的登山觀念,是更謙卑、完善與安全的。
這次事件,我個人不會覺得爬黑山是對的行為,
不過也認為以年紀規範登山者並非適當的標準。這適當條例的修改還有待努力。
再者,姑且不論這兩位青年的態度如何,我並不慶賀他們成功登頂,
但我恭喜他們至少已平安下山。因為假如發生山難,不管是兩條人命,
又或是被新聞媒體作文章。也都不是大家所樂見之事。
所以,我也挺贊同版友sociwrk的說法,
「→ sociwrk: 敢冒險就要有犧牲的勇氣,家長了解且同意,自己生命自己 09/01 21:22
→ sociwrk: 負責,,法規不盡完善,卻是保護環境登山客的規範,要讓 09/01 21:22
→ sociwrk: 上山的人多考慮多準備,無視規範而發生狀況而用到社會資 09/01 21:22
→ sociwrk: 源的,該罰錢的就罰錢。」
目前的想法大概是這樣吧。
另外,以下附上之前3月寫的文章,供各位版友參考:#1Ms6hQZC
有人問,怎麼樣開始登山? 當然登山這件事,光是翻翻登山聖經,就夠讀個一年半載以
上。
但由於我個人是由大學登山社出身,基本上也遵循登山社的概念進行準備工作。
想說分享一下,過去學習到的基本中的基本,其餘的有賴各位山友協助補充。
個人覺得任何學門,不外乎知識、經驗、技術三個方面的相輔相成。
知識面可以參考市面上多數出版的書籍: 比如台灣版的<<完全圖解登山聖 經>>、
<<台灣經典山野秘境>>、 <<台灣經典高山路線:適合新手的10條百岳路 線>>、
<<開始登百岳easy go!:一本從零開始輕鬆自學,循序完成登百岳入門書>>這些叢書。
另外則是我從登山社學習到的八大工作: 裝備、糧食、醫藥、氣象、交通、保險、總務
、地圖。
該做準備工作如字面表示,至少上山前一週就該做好準備。
其次經驗方面,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有郊山、中級山、百岳的分別。
但不管爬什麼山,基礎中的基礎則是體能訓練,以我個人現在的標準,
只要是朋友要找我帶隊 上山,我開出的體訓標準就是上山前兩週,
體能能達到5公里30分鐘內跑完,或8公里56分鐘跑完。
(其實山社的標準更嚴,還會有負重訓練,但一般人似乎連 這都很難達到。)
如果沒時間體訓,想走輕鬆行程又想學點東西, 我也只好推薦我覺得比較可靠的技術團
隊,
如米亞桑、艾格探險、冒險精靈、登山補給站活動這幾個團隊。
而這幾個團隊的取向又有點區別,可以讓時間或行程各異的朋友有所選擇。
技術方面,就是知識與經驗進階的綜合了。
舉凡輕量化、打包技巧、走路技巧、六大繩結、甚至攀岩的繩索技術與冰雪攀登的技術。
都並非紙上談兵就可以學會的,能進入這個階段的,
其實已經對登山這件事抱持著相對認真的態度看待與學習。
或許也已經不需要參考我的意見了吧。 總之,從登山乃至戶外活動,
由於台灣的環境受到社會整體結構的箝制, 風氣與發展都有其限度,
但有心的人自然就會如同那些先鋒前輩一般,「走入技術、走出台灣」。
不過如果只是把目標放在郊遊踏青、鍛鍊體力、拍拍照片。
自然也毋需艱苦的訓練,買一堆燒錢的裝備,還要找合適的隊友或繩伴了。
山永遠在那裡,唯一也最重要的是瞭解登山的風險,以及保護團隊與自己的安全。
但每個人登山的態度與心境各異,不需要評斷他人的好壞優劣,
因為愛山的人應該學習山是如何包容眾人,因此人又何必多餘的評斷他人呢。
作者: SYOTEN (曠工的礦工)   2016-09-01 23:35:00
推板大, 我也是大學登山社出身的, 覺得自己以前比較封閉於社團傳承下來的想法及登山模式, 出社會慢慢知道外界各種不同的人, 不同的登山方式. 就互相尊重不同想法的人吧~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9-02 00:16:00
推。像野跑勢力在崛起,也面臨類似的問題。
作者: tsitned (忻)   2016-09-02 00:42:00
自行訓練 入門百岳都能自助了 沒那麼難跟專業
作者: bacon7599   2016-09-02 01:47:00
推推 態度要謙卑
作者: aronkao (Tiger Kao)   2016-09-02 14:06:00
野跑又是另一個議題了,首先,很多野跑者都略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次,野跑高速移動下,很多時候都近乎獨攀,最後,野跑者多有過人的體力,但在山裡,經驗比體力更重要.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9-02 14:37:00
所以新進的野跑者常被傳統山友的人砲經驗或太冒險不是嗎?但反過來說,野跑的目標風險程度本來就比一般登山要高。
作者: ppking (長跑宅男)   2016-09-03 09:19:00
這一兩年開始輕裝單攻,所以有在吸收一些登山資訊,發現到這幾年發生的高山遇險,不管是罹難或受傷請求直升機運送的登山客,幾乎全都是多日重裝登山,很少有輕裝野跑出狀況,而這正好和傳統登山觀念有所不一樣,排除天氣因素,輕裝真的比重裝風險低很多,又比較能做到無痕山林,說真的,重裝走在比較危險路段,真的很容易因身體狀況而滑落,所以看到有些百岳真的很漂亮,但距離又太遠,自己自我評估輕裝之下一定無法做到,就滿可惜的
作者: sbbkk (地瓜)   2016-09-03 13:14:00
因為一出事就是掛了, 像之前的嘉明湖的那個男生一樣
作者: sankaka (夏。)   2016-09-03 14:39:00
這也是一種抽樣誤差吧,在這種山裡面,輕裝野跑的人數本來就會相對比重裝的人少,所以來看山難自然也是重裝的人居多。就像是馬拉松或越野跑,輕裝的人比例高,自然出事的也是輕裝的人多。
作者: SYOTEN (曠工的礦工)   2016-09-03 15:11:00
個人覺得背太重是造成失足山難的主要原因,所以盡量在鼓吹輕量化登山
作者: ppking (長跑宅男)   2016-09-03 20:22:00
樓上s大,嘉明湖去逝那位是跑友也是山友,也是3天重裝排程,也是在第3天因雨大又冷而無法即時下到山屋,唉嘆而之前也有位年輕人,體能強到能輕裝一日谷關七雄,最後又因重裝3日爬某百岳而失蹤,找到時已去逝,重裝多日在山區,真的風險非常的大,每停留多一天在山區,就因天氣變化,高山症,路線不清楚,而增加一天的風險
作者: oodin (Roc-A-Fella)   2016-09-03 21:06:00
一日七雄黃先先 你的資訊完全錯誤 去goole下吧
作者: fgtech (fgtech)   2016-09-03 22:28:00
嘉明湖那位不是因重裝而死,若要統計起來,輕裝的案例會超過重裝
作者: neverfly (neverfly)   2016-09-03 23:30:00
大劍那位剛好是輕裝風險的教材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16-09-03 23:36:00
Pp的輕裝指的是一天行程的野跑吧
作者: fgtech (fgtech)   2016-09-04 01:35:00
那是看了他的第二次推文,故意寫重裝的不實案例,我當然就必須要寫所有"輕裝"比較。出了事會主動說是路跑嗎?況且路跑待的天數,樣本數根本不能和長程比。補充一下,大劍山難是輕裝攻頂,下山迷路失温而死。我猜是跑過頭,該轉彎卻直直往下跑吧?最後卻因輕裝失温
作者: ppking (長跑宅男)   2016-09-04 08:12:00
我說的輕裝的確如上面d大說的一天單攻,且不一定要野跑,其實只要能輕鬆走路,不要因背著大背包而造成走路很難隨時保持平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