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帶著孩子去健行-絹絲瀑布步道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7-10-13 15:42:03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38993062
‧時間:2016年1月31日
‧年齡:2歲9個月
  這個月是我們的健行月。一個月有三個週末都找出空閒健行,回顧2016年的照片,發
現這麼好的事情真是史無前例。有了前兩次的美妙經驗,子台跟著我們去健行的意願更加
提高,而且這次我學乖了,搭上了前往擎天崗的公車,我們從山上走下去!
  雖然有點偷吃步,但帶小孩健行就能如此理直氣壯,步道落差不大,僅有197公尺,
步道距離也不長,2.2公里對子台來說是小case!況且中途還有被子台戲稱為「大水水」
的瀑布可看,因此對帶著孩子健行的父母來說,是絕佳的選擇。
  這是一條聞名已久但無緣相見的步道。陽明山的步道何其多,魚路古道、二子坪步道
、擎天崗環形步道,實在是多如牛毛,子台雖僅兩歲多,但也走了不少步道,這不是他第
一次來到陽明山健行了,因此對於廣闊的擎天崗大草原,他並不陌生。
  下了公車之後,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到擎天崗遊客服務站「補貨」。山下的天氣大好,
沒想到搭公車上山之後,竟然風雲變色,雲霧飄緲,好似隨時都會下起雨來,老公擔心氣
溫太冷,因此買了一些熱食備著。在遊客服務站裡研究一下絹絲步道的地圖,才發現步道
沿著頭湖溪和招財湖溪而行,如果夏季來此,應該十分消暑!
  絹絲瀑布步道是魚路古道(金包里大路)的南段,沿途都有溪水相伴。從擎天崗出
發,招財湖溪(竹窩溪)於左側一路相伴,雖然出發時天氣並不穩定,但路面平坦好走,
於是我們便在朦朧細雨中緩緩而行。
  五分鐘後,步道左側有一觀景平臺,我們並沒有在此停留,而是繼續前行。途中遇第
一個岔路,右轉往冷水坑,左轉往竹篙山,續往直行。
  不久,又遇一岔路,此地有一設在竹窩溪上游的攔砂壩,因下雨天所以溪水量大增,
溪水從攔砂壩滿了出來,雖不至於氣勢磅礡、萬馬奔騰,但也十分壯觀。
  十分鐘後,步道一旁出現竹林,顯示之前附近應有人居住於此,果然不久之後,步道
右側出現廢棄的建築物,趨前一看,告示牌上頭寫著「陽明山牧場辦事處」,隸處臺北市
農會,日期是民國80年8月。上頭文字為「「臺北市農會陽明山牧場於民國42年經行政院
撥用,作為牧場使用,北市農會本著服務農民立場,自四十二年起,於農閒期接受農明委
託代管耕牛迄今已四十年,對臺北市及鄰近農民幫助甚大,且耕牛於牧場自由活動、吃草
,進而造成牧場草原特殊景觀。」
  陽明山牧場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大嶺峠牧場,峠是日文漢字,訓讀讀音為とうげ (t
ōge),指的是山路的最高點或頂峰。大嶺牧場當時隸屬臺北州農會管理,後因二戰中斷
,直至民國41年始恢復經營,分別交由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公所、北投鎮公所、陽明山
農會、士林農會及北投農會等六個單位共同經營。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以後,牧場便歸屬
於臺北市農會經營。
  大嶺峠牧場在二戰爆發之前,其巔峰時期占地兩千餘甲,放牧牛隻1600多頭。當時牧
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牧場辦事處位於擎天崗,包括山豬湖至七股一帶的山坡;第二牧場
辦事處位於鹿崛坪,包括磺嘴山、大坪、嵌腳等地,目前已廢除,但尚有私人放牧的行為
;第三牧場辦事處位於內湖與內雙溪交會的風櫃嘴,包括雙溪、東湖國小一帶。
  深入辦事處的腹地,可見一石砌的舊牧場事務所,其旁於日治時期又興建了新的牧場
事務所,此建築隔為三間,是昔日上班值勤與職員住宿的地方。
  此處也是絹絲瀑布步道最靠近招財湖溪之處,路旁有許多小徑下切到溪谷處,看來似
乎有不少人在此戲水賞景。既然是一處谷地,接下來的路也轉上緩上坡,一直嚐到甜頭的
子台似乎對於這段上坡不怎麼喜歡,開始賴起皮來,走一步就停一步,不是叫爸爸抱抱就
是坐在媽媽的鞋子上休息。
  穿著紅色外套的子台可愛的模樣讓許多經過的路人頻頻為他打氣,大部分的人都是從
菁山路的登山口出發,從擎天崗的方向走,只有我們這一家人是逆向而行,因此這一小段
上坡路成了子台最大的難關,好不容易又拐又騙,才打起精神重新上路。
  步道稍稍偏離招財湖溪,向西接到冷水坑溪的方向前進。絹絲瀑布就位於冷水坑溪上
游之處,其高低落差約莫14公尺,呈85度傾斜。漸向下游,即為頭湖溪(或稱菁礐溪),
最後成為外雙溪的西源。絹絲瀑布的形成原因是由於此處位於七星山與竹篙山兩種不同成
分的火山熔岩流接觸帶上,兩者抗風化和抗侵蝕的能力不同而形成瀑布。
  絹絲瀑布水量不大,但足以成就一番風景。說到其名稱的由來,上網查有二,一說是
我親眼所見之感,其水量不大、瀑身細長,如一條掛在山崖上的白色絲帶,故名為「絹絲
瀑布」;另一說是此處水流飛卉激散,水氣瀰漫,有如絲綢般浪漫。無論是哪一種說法,
這裡都是夏季避暑聖地,也是觀瀑的好地方!
  由於附近的土石容易鬆動,因此瀑布附近有護欄圍起,並不開放給遊客下去親近。我
們在附近的長椅坐下,拿出剛剛買的「熱食」,發現早已轉冷,子台喝著冷掉的巧克力,
還是喝得津津有味,彷彿溫度對他而言並不造成任何問題。
  過了絹絲瀑布以後,步道一路緩下,非常好走,子台的腳步在休息過後,自然加快了
。步道左側轉為頭湖溪,頭湖溪的溪名得名於「頭湖」這個地方,這裡的「湖」並不是「
湖泊」的意思,而是「河谷盆地」。「頭湖」就是由金山往台北的魚路古道途中,經過擎
天崗之後,遇見的第一個山谷盆地,目前在其南端有一小聚落,亦稱此名,位處山豬湖的
東北側。頭湖的西南方還有「山豬湖」,由於此處先前山豬繁盛,且亦是一山谷盆地,因
此以「山豬湖」名之。
  續行,步道漸漸偏離頭湖溪,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未加蓋的水圳,其名為「山豬湖圳」
。陽明山處於臺北盆地的邊緣高地,自古以來便是許多先民的水源重地,山豬湖圳開鑿於
日治時期,使得當地農民得以從玉米、番著等早作物,改種產量較大的水稻,進而改善居
民的生活,而山豬湖圳除了提供灌溉用水以外,也是生活用水的來源,因此地位十分重要

  步道一旁出現了「三孔泉」的指標,三孔泉就是三道泉水的意思,此處之前為山豬湖
居民灌溉、生活用水的泉源,為保護水源,政府以柵欄圍住,因此我們並沒有親眼見到泉
水汩汩流出的景觀。有趣的是,我們淡水也有一處地名為「三空泉」,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用閩南語念念看,就會發現「三孔泉」和「三空泉」的發音是一樣的。
  一路上有許多人文遺跡相伴,自然有趣許多。沒多久,又出現了一塊刻字的石柱,三
面分別刻著「陽明山農場」、「輔導會」和「堺柱」的石碑,是輔導會陽明山農場的堺柱
,「堺」為日文漢字,音讀為「かい (kai)」,中文也念作「界」,是「界」的異體字
。這一區有許多古道上都有這樣的石柱,上次在碼礁古道上也有看見。
  最後這一段路輕鬆好走,地圖上寫50分鐘的路程,我們只花了30分鐘就走完了,一旁
山豬湖水圳功勞最大,布滿青苔的石塊,整條水圳綠意濃厚,是步道上的一派清涼。子台
開心的在水圳旁觀察著水流,時而哼唱兒歌,時而專注凝視,天氣逐漸轉好,等到我們走
到登山口時,才發現已到步道盡頭。
  步道的登山口位於菁山路101巷與101巷71弄交岔口附近,最近的公車站是小15可到的
「絹絲瀑布站」,在路旁等沒多久,公車就來了。這條步道我們一共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就
走完了,子台能走完絕大部分的行程,在公車上一直被其他登山客稱讚,看著他得意的笑
容,媽媽暗自竊喜,看來下次約他上山,指日可待!
作者: SecondMe (第二層)   2017-10-15 11:20:00
很棒的遊記,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