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山美 但排遺廚餘令人噁 專家倡LNT運動
2017-10-15 22:18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即時報導
走進高山裡,一處無人秘境,讓人驚奇的不是悠然美景,而可能是遍地發臭、發酸的果皮
、廚餘,甚至是讓人作噁的「黃金」與滿地衛生紙,誤闖其中,只想讓人掩鼻後,奪林而
出,這是許多登山者常感慨的景象;臺灣登山界、雪霸國家公園有感於此種環境現況加遽
,11月底首度大規模嘗試「排遺帶下山」的登山計畫,由百位登山客、專家攜手透過行動
馬桶、便袋等輔助工具將排遺帶下山,臺灣山岳聯盟表示,相信若連排遺都能帶下來,那
就沒什麼不能帶;林務局則表示,無痕山林的精神必須被落實,排遺帶下山也會列入日後
的推動目標。
無痕山林精神應該被落實
嚮往大自然的純粹無暇,登山、健行風潮越來越廣,有感於原本該是潔淨的山林空間,卻
常可見垃圾、衛生紙、排遺、廚餘等危害山林環境,還有登山專家感慨,到了山上跟著垃
圾走,就不怕迷路;不少關心環境的先驅持續提倡LNT(Leave no Trace)無痕山林的精神
,期待能在臺灣被落實。
「自己消費,自己負責」
雪霸國家公園與臺灣山岳聯盟合作,11月底由登山專家、嚮導、國家公園同仁等產官學界
百人上山,行程共6天5夜,此行除了分組淨山之外,還要試行排遺如何帶下山、未來能如
何推廣等,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鍾銘山表示,參加者於登山期間都必須將自己帶上山
的東西,全部再帶下來,至於普遍認為比較難帶下來的排遺,則要使用登山用的行動馬桶
或者是排遺袋等帶下,也就是說,除了腳印之外,「自己消費的,就要自己背下來」。
廚餘、排遺高山不易分解
只是排遺與廚餘不是應該能自行分解,對山間的影響真的很大嗎?鍾銘山說,如果只有一
點點,大自然確實有自行消化分解的能力,不過,以雪山的熱門登山路線來說,登山客幾
乎接踵而至,再以三六九山莊為例,不分平假日,每天都有100多人入住,其所造成的糞
便,因為高山溫度低,分解不容易,必須委由原住民背工協助,定期將糞便背下山,才有
辦法解決囤積問題。
至於廚餘,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研究人員林慧珊表示,很多人誤解把廚餘丟
在山上能分解後成為山間植物的養分,事實上,高山溫度低分解不容易,丟了廚餘不但無
法分解,還成為生態浩劫,根據他們的研究,許多鳥類因吃人類廚餘,甚至尿酸與膽固醇
都過高。
公德心待內化
登山裝備越來越好,但是登山的環境意識卻未跟上,臺灣登山專家感慨,上了高山,常常
可見垃圾、果皮,甚至就在路旁就能看見屬於人的糞便,這些往往是山中美景之外,一抹
讓人「驚詫」的風景,不過,因為稽查不容易,政府單位過去從未針對單一山客,有任何
開罰紀錄,產官學界都呼籲,登山客應該內化公德心,「能帶上去的東西,就應該統統帶
下來。」
幽秘林道 丟滿衛生紙
臺灣山岳文教協會總教練任鐵鋼表示,上山可以發現許多人認為無關緊要,因此被亂扔的
果皮、廚餘,上廁所也沒有挖貓洞,就直接排在路邊,甚至使用過後的衛生紙也沒有帶走
,他舉例,今年前往宜蘭四季部落加羅湖中的一條林道,竟然100、200公尺內滿地都是使
用過的衛生紙。
推動無痕山林的米亞桑戶外中心許書瑋觀察,現在只要熱門、能念得出名字的知名百岳、
山徑,就有這種狀況,他舉例,嘉明湖沿途也會看到許多紙屑、垃圾、衛生紙、排遺,甚
至步道破壞等等。
山中竟有廚餘堆...
除此之外,臺灣人愛吃美食,上了高山也不例外,寒風中來碗麻油雞補補身是最棒享受,
但許多人將處理後的骨頭、果皮,甚至沒吃完的廚餘,就直接倒在山中,還曾有屏科大的
研究員,掉落高山廚餘堆中。
任鐵鋼表示,使用過後的衛生紙,一定要放在塑膠袋、夾鏈袋後帶下山,至於食材部分,
如果真的要帶上山,記得先處理好,比如肉跟骨頭先分離,水果去掉果皮、去子後才帶上
山,能減少垃圾量與下山重量;許書瑋則表示,許多人登山前就去超市買食物上山,這無
形中,也造成山中的垃圾,他建議,如果要帶食物上山,最好把外包裝拿掉,帶著能重複
使用的餐具上山就好。
此外,任鐵鋼也表示,他常常看到有人就直接在河邊、溪邊清洗炊具,他說,山中的溪流
往往是水源源頭,這麼做可能會造成汙染,清洗炊具至少要遠離水源20、30公尺之外
根據現行法規,在高山中亂丟垃圾、廚餘等是有可能糾舉後被罰,但根據林務局統計,目
前除了大量於林班地中傾倒廢棄物之外,還沒有山客因為亂丟垃圾遭罰的案例,林務局育
樂組組長張弘毅表示,抓到隨地丟垃圾的現行犯不容易,必須要持續跟大眾宣導無痕山林
的精神,以加以落實。
山客排遺後,順手丟掉的衛生紙堆。圖/雪霸保育志工提供
美麗的山間風景,應該是這樣。記者董俞佳/攝影
山客丟棄的廚餘,造成山中環境負擔。圖/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
山客排遺後,順手丟掉的衛生紙堆。圖/雪霸保育志工提供
雪山上的一處廚餘堆。圖/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
酒紅朱雀吃山客留下的廚餘米粒。圖/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75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