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22日電)由來自台北和高雄山友組成的登山隊伍共12人,攀登雪霸國家公園聖稜線,行經一處懸崖時,45歲陳姓山友遭落石擊中,摔落深約300餘公尺山谷,被發現時已經傷重不治。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鍾銘山今天指出,發生意外的登山隊伍,申請攀登雪霸聖稜線,17日入山,原本預定21日下山,5天行程進入第3天,行經素密達斷崖時,突然碰上落石,同行山友通報表示,陳姓男子閃避不及,當場被擊中。
鍾銘山指出,聖稜線屬於高級登山路線,沿途懸崖峭壁雖然風景優美,不過危機四伏,連搜救人員要趕到意外地點,都十分不容易,根據山友指出,陳男就是在經過幾乎垂直的斷崖時,被落石擊中,摔落到300餘公尺深的山谷。
同行山友因為攜帶繩索不夠長,第一時間無法接近陳男,相隔2天後才透過搜救隊員找到陳男,但人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由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把遺體運送下山。
雪霸處指出,時序已經進入冬天,山區地形、氣候都不穩定,呼籲山友申請入山前,須做好萬全準備,以免類似意外再度發生。(編輯:方沛清)1071122
新聞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1811220060.aspx
心得:無。
作者:
smallb (老逼)
2018-11-22 15:55:00如果是上面的人不小心踢下來的落石....
作者: Aminoacid (胺基酸) 2018-11-22 16:04:00
真的太衰了..
作者:
Zrst (阿)
2018-11-22 16:38:00隊友要分攤運屍費用嗎?
作者: ipabai (愛怕白) 2018-11-22 16:54:00
大家上山真的會戴頭盔嗎?山上超少看到欸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18-11-22 17:47:00所以防類似意外發生的「萬全準備」是什麼?
沒有什麼萬全準備吧?一個和半人一樣大的石頭下來一樣要下去,正常人只能盡力降低風險+看運氣了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8-11-22 18:29:00摔了300M,這有頭盔也沒用吧...
沒戴頭盔→敲到頭昏倒摔死有戴頭盔→頭破血流沒昏倒摔死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8-11-22 18:49:00就衰啊,摔三百公尺跟有沒有頭盔有什麼絕對關聯?
作者:
seopen (=.=)
2018-11-22 19:29:00如果是上面隊友不小心踢到………這怎麼算
作者:
wu0h96 (喜感)
2018-11-22 19:55:00怕
作者:
blackbrid (blackbrid)
2018-11-22 20:01:00我比較怕死,我都帶戴岩盔,順便防撞樹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8-11-22 20:38:00岩盔可以投資,攀岩、雪攀、溯溪都用的到
戴頭盔大概就是所謂 "手術成功,只是病人死了" 的概念
作者:
mux3520 (甜兔)
2018-11-22 21:05:00戴岩盔沒辦法保證一定不死,但是有機會減輕傷害程度
作者:
akizut (阿庭)
2018-11-22 21:24:00岩盔輕一點的大概500克
作者:
Humor0709 (幽默大師Humor)
2018-11-22 22:27:00岩盔是防落石砸暈不是防墜涯吧
我可以弱弱的問「確保」在這事件上可以防止意外嗎?那其實我自己也對於「確保」沒有很深了解,請大大開示!
個人想法 有確保有岩盔當下可能不會立即死亡 至少不會掉太遠 但是要把人弄回安全處 後續救援來不來得及 人能不能存活又是完全另一回事
作者:
blackbrid (blackbrid)
2018-11-23 07:25:00岩盔輕一點的約200g而已,沒有很重
作者:
moniya (⊙⊙)
2018-11-23 08:59:00我的岩盔比半罩式安全帽還輕
作者:
wrecked (只是凡人)
2018-11-23 13:10:00R.I.P.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8-11-23 15:11:00岩盔重量多半在200~400g之間,高價位接近200,低價近400
作者:
xsoho (solo caffe)
2018-11-23 18:56:00從100層樓摔下的問題應該是如何預防發生,我猜大部分隊伍都不會做安全確保不知道有沒有過失致死罪的問題
作者: Antonov (安托諾夫) 2018-11-25 05:31:00
R.I.P
我工作有客戶的女兒不小心從樓梯摔下來 腦出血到現在還躺在醫院 醒不了 只能說人類真的很脆弱我攀岩或冰攀也有戴頭盔 可是覺得有時候意外不一定是戶外活動才會發生 到處都有可能 真的要很小心
作者: forester2289 (欸歪喔常駐程式) 2018-11-26 18:33:00
要去有落石風險的地方岩盔就帶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