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商業圈雜感
(本來還想打一下多角化經營跟異業合作的部份,
不過自覺對這方面認識不深,等之後累積更多資料再紀錄看看。)
我對台灣登山商業圈的粗淺認識,從其商品分類與收入來源大概可以分成3個方面:
一、 銷售行程
二、 銷售技術
三、 銷售裝備
一、銷售「行程」:
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商業登山團,行程從「三天兩夜玉山行」、「兩天一夜加羅湖」
這種國內簡單行程,到「七頂峰-南美洲阿空加瓜峰21天255000元」、
「尼泊爾EBC+GOKYO直升機下山15日125,000元」等等國外健行,都可以歸類為
「銷售行程」的範圍。
這比較像是旅行社的商業模式,只是差別在於地點基本上以登山健行為主,
客群也是登山客。所以概念上來說,這一類型的商業模式,其公司營運的成熟度、
領隊/工作人員所需具備的專業知能、以及隊伍對國內外行程的規劃能力,
應該要最廣泛全面。因為這一範圍並非要求登山的「技術能力」,
而是需要具備與客人溝通、規劃行程、外語翻譯、觀光導遊的這類導遊技能。
這一方面應該也是最容易賺到「觀光財」的來源。
二、銷售「技術」:這一環基本上是最受戶外人尊敬,
但似乎也最辛苦、最難賺到錢的一環。
何謂「技術」?
在商業登山團中可能只是帶過觀念,或以觀光導覽的方式,照顧客人走過的行程。
但具備專業技術的登山者,更有「技術教學」、「觀念建立/引導」、「經驗分享」
的整體感。而其中佼佼者不只有自己的戶外生活觀,有對整體自然界的生態觀,
甚至有以自然界/人類行為/文明發展等等深入思考議題的價值觀。
但由於在台灣教育中,「戶外生活」一直是國民教育中失落的一環,所以官方沒作的,
就由這些頂尖的專業戶外人士來補足這一環。
只是因為政府的漠視,大眾自然也就缺少關注與理解。導致專業的戶外「技術教學」,
並未能得到「價值」與「價格」的相對平衡。
舉凡溯溪、攀岩、雪地訓練、高海拔醫療、野外緊急醫療等等領域,
無一不是需要經年累月在山域峽谷中,觀察四季變換,累積對雲雨風雪的經驗,
並學習領導組織、醫療照護等等的知識,在多年的戶外生活之後才能有所成果。
因此,這是極少數有志向的人士才能投身的領域,但由於光是在學習中所付出的金錢與
時間成本,以及到開始回收後的利潤之不穩定與不豐厚,
基本上也是最難賺到錢與最小眾的的領域。
三、銷售「裝備」:
這是整個戶外產業相對穩定,風險較低,但需要大量資本才能撐起來的一環。
或是除非原本自有店面,可以耐的住庫存堆積,以及景氣或氣候等大環境的不友善。
這一環又可分成「製造商」、「代理商」、「經銷商」、「水貨商」、「二手貨交易」、
「維修商」到「消費者」等基本角色。當然,也由於是銷售商品,
其主要的營運管銷等方面,也比較類似批發零售業的運作模式。
在台灣也由於這一產業的老字號店家互相熟識,維持的價格就相對穩定。
除了極大的企業如資本額14億的星裕具有拉高品牌價格的優勢。
或是跨國企業如迪卡儂,有能力自產自銷,所以能以極低的價格搶佔低價格帶。
否則,一般常見的戶外品牌,除了國外網站少數特價折扣的時候,
其實對比國外原價並未太過高昂。
許多戶外代理商在平衡國外售價與國內店家利潤,
到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之間都有為此努力的趨勢。
但是戶外裝備銷售這一環,由於還是要從整體大環境與產業結構的改變來看,
所以在近10年來,網路電商興起,廉航使得跨國旅行的成本降低,導致水貨商增加。
而實體店面的人事成本提高,但國內經濟的消費力無顯著上升,
以及夏季冬季氣候的不穩定(不明顯),這多種因素都使得國內商家的經營困難提昇。
雖然2014-2016左右有一波露營熱潮,使戶外裝備產業看似有欣欣向榮的一段時間,
但過了那波熱潮後,雖然品牌與商品越來越多元化,
但整體的消費力道似乎已不如前兩年的興旺。
小結:
多數產業都依賴整體大趨勢,而大趨勢下的種種面向:
政策/商業/社會/科技/人口/消費習慣等結構的變化,
會是引導各個中小企業興衰的主要因素。豬在風口都會飛,
潮水沒退大家就繼續游泳,至於功課沒做好就開公司,
自己弄垮自己的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總之,我個人是覺得台灣戶外產業也像很多前輩所見,
明明是座可以吸引國外觀光客來參訪的寶島,明明自身有諸多美麗的寶藏,
卻不見政府有遠見的開放與規劃。只有漠視的中央政府、搞不清楚狀況的地方政府,
還有營建署國家公園、交通部觀光局、農委會林務局,
內政部消防署各個主管機關互踢皮球,或是只想推託閃躲不沾到麻煩就好。
雖不可否認,在大眾不關心且有限的人力物力下,要推動台灣山岳觀光規劃非常困難。
但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往往正是因為它困難,而非因為它容易。
容易又有功勞的事大家早就搶去做了,但困難而有價值的事情,
才是引領台灣方向的政府機關,政治人物該去正視與努力的地方阿。
期待未來有一天,台灣的山岳旅遊環境能與世界各國比肩,
從而也創造出新一波在戶外產業中的綠色經濟與觀光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