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的足跡 特富野古道
PCLin 0707
今早從掌聲響起民宿08:20出發,09:30到自忠開始走海拔2,300米特富野古道,非常涼爽
(海拔每上升1,000米,比平地低6°C),且空氣清新,在4.2公里處折回,中午01:00回到
自忠集合返北,晚餐在台中享用日本料理。
從「自忠」入特富野古道前半段(至3.7公里處)地勢平緩,柳杉環繞滿山谷,後段則是下
陡坡-共4432階梯,沿路林相轉為闊葉原始林,景色秀麗迷人,是假日戶外踏青的好地方
。過去我們都是到3.7公里就折返,今天隨著雕刻工會登山社到達4.2公里才折回!我們在
3.7公里處休憇區享用很可口的奮起湖便當!今天我們來回共走8.4公里,花3.5小時(包
括吃便當)。因為步道終點的特富野部落車道狹窄,遊覽車沒有辦法開到那邊去接我們,
我們只好原路折回!
特富野古道歷史
特富野古道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全長6,32公里,原為鄒族舊獵徑,特富野是一座著名的
鄒族部落名稱。 1931年日本人為伐運阿里山地區蘊藏豐富的紅檜、扁柏,便沿一部分此
古道闢築水山線鐵道(3.7公里)。
1970年代,國民政府下令禁止伐木,台灣伐木業才走入歷史,水山線留在特富野古道。
2001年嘉義林區管理處將古道整建成階梯式步道搭配礫石和枕木鋪面,並保留部分舊鐵道
及棧橋,此為該步道最大特色。
特富野古道主入口東入口「自忠」名稱由來
日治時期,此古道隨阿里山林業開發而發展,依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命名「兒玉」
(日文發音:Kodama),1951年蔣中正前往阿里山視察,當來到一處制高點,發現該地兒
玉頗似抗日名將張自忠的戰亡地,故以他為名「自忠」,並沿用至今。
特富野古道名稱由來
據說日本人發現阿里山大檜林之後,曾問原住民今之阿里山大檜林處,其地屬於何人?原
住民告知,乃特富野高氏人士的獵場。另一版本-漢人音譯為知母朥山,tsumu鄒語為水,
tsumuna為水源地,現在音譯為特富野。
地圖、影片、及照片請參閱:(照片均有解說,有靈感時或有詩詞)詳見:
https://lindavidtw.blogspot.com/2019/07/blog-post_7.html?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