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 1139C轉乘6661經哈崙巴沙灣

作者: taiwan2800 (妖怪)   2022-09-05 21:14:21
▍隊伍資訊
-名稱
1139C轉乘6661經哈崙巴沙灣
-時間
2022/8/22→2022/9/2
-人員
四男,有一人於D2一早自行撤退,D10晚上再次會合。
▍預定行程
D0 8/22 文蘭→一號上=C0
D1 8/23 C0→二號上→三號下→大景→木瓜山=C1
D2 8/24 C1→2260峰→2181峰→圓山→新木瓜=C2
D3 8/25 C2→清水溪支流→大景線鐵道=C3
D4 8/26 C3→2482峰→2361峰→2289峰→哈崙工作站=C4
D5 8/27 C4=C5 工作站
D6 8/28 C5→2418峰→四號上=C6 輕裝來回四號下
D7 8/29 C6→2309峰→五號下→五號上=C7
D8 8/30 C7→稜尾工寮→2665峰→四公里→清水溪底匯流口=C8
D9 8/31 C8→巴沙灣=C9
D10 9/1 C9→3017峰→能高南峰東鞍=C10
D11 9/2 C10→能高山→天池=C10
D12 9/3 C11→屯原
▍實際行程
D3多推上2482峰前,D8多探一段武陵線軌道,D10推至台灣池,D11出屯原下山,其餘與預
定行程相同。
▍詳細記錄
註: 海拔高度以Hxxxx標示者為GPS融合DTM得到的數值,xxxx峰則為經建圖標記。
8/22 D0 玉山神學院→一號上
天氣:晴
1735 1139C花蓮火車站發車
1843 玉山神學院下車,碰上尖峰時段的市區加上繞駛銅門,搭了一個多小時才到
1845 出發,沿臺九丙往北走,廣告看板後左轉,沿產業道路上山,路上遇到維護水路的
當地居民
1959 H500 前幾次來木瓜山時停機車處休息,山坡上都是檳榔園
2013 go
2030 柵欄,當下沒有上鎖,但前幾次來都有鐵鍊鎖著
2116 一號上水泥房,乾燥,直接打地舖休息
8/23 D1 一號上→木瓜山
天氣:晴
早上起床發現包包裡的食物被螞蟻入侵,御飯糰好像蠻適合當蟻窩的...
0440 go
0728 二號上,一位剛當完兵退伍的隊友(之前走過木瓜山舊木瓜)處於炸裂邊緣
0830 go,太魯閣登山隊近期可能有來維護,出現許多新設的繩索
0850 三號下,鳥居架被老鼠分屍啃下山了
0942 H1675 路旁有一滅火用的唧筒,工作路很大條
1012 三號上
1020 大景監工工寮午餐
1240 go
1414 H2063 休
1450 go
1640 H2400 木瓜山上稜
1645 三角點附近紮營,有多個很平的松針營地
8/24 D2 木瓜山→新木瓜
天氣:早上晴,下午飄小雨後轉晴
昨日爆開的隊友決定自行撤退回花蓮,剩下三人續行。
0645 go,沿木瓜山西稜下行
0740 H2100 木瓜山與2160峰之間的鞍部,下背取水
0750 go,往北側大景線鐵道的方向下切,約於H2000時會接上乾溝,繼續沿溝下行
0816 H1909 出現活水,水線比前幾次(一月、四月)來得時候更低,幾乎都快切到大景
線軌道上了
0830 回程go
0858 H2100 回大背處
0915 go,往2160峰續行,沿途布條密度高(柯藝、胖胖)
1005 小牡丹岩前爬樹根,休5,出發後沿岩壁從小牡丹岩的北側低繞,約需下降五六十公

1017 拉繩,因卡包而在此慘失剩下唯一一瓶的高粱,希望之後可以跟成大一樣撿到酒...
1031 回到稜線,這附近柯藝與胖胖的布條並不是同一條路,柯藝似乎繞得比胖胖更低,
上次從圓山方向往木瓜山回程時在這裡繞了一下
1041 白色拉繩
1107 2260峰午餐 ,開始下雨,有許多各篇紀錄都有提到的鐵桶
1145 go,2260峰到圓山之間的路況較小牡丹岩附近好走許多,幾乎沒有會卡包的地形
1243 2181峰
1305 圓峰前休,偏陡
1348 圓峰到,網路甚至出現5G。從文蘭到這裡都可算是傳統路,木瓜山前有太魯閣登山
隊的布條,路也開得大條好走,木瓜山圓山間則有柯藝與胖胖登山隊的路條,地形處皆有
架繩。往後的行程除了跟到工作路外,便須自行選擇好走的路徑前進。
1430 go,沿稜線往西南方山頭走
1439 藍路條,過後開始轉北北西方向下切,沿路人造林不難走
1530 林務局森林永久樣區,地上還留有紅色樣線
1545 新木瓜到,直接臥軌紥營
8/25 D3 新木瓜→2482峰前迫降
天氣:早上晴,下午小雨
0620 Go 沈找手機,沿鐵道往哈崙方向出發
0628 巨大樹頭,底下角材形狀的切口疑似是老鼠所為
0632 離開軌道往西北方下切,陡
0721 H1787 稜線變緩,沿好走的方向續行
0744 H1644 活水溪溝
0820 下至溪底,附近河階地整理後可紥營,下背休息玩水曬裝備(291065/2647145)
1035 go,過溪後沿山壁上明顯擾動過的位置朝正西方向上切,應為參考紀錄[6]、[7]等
人當時下清水溪的下切點
1058 石壁,由右側向北腰繞(290992/2647156)
1102 上切,應為參考紀錄[6]提到的天然石階,有樹根當手點(290987/2647178)
1132 石壁,由右至左腰繞過,接上杜鵑林上稜。上稜後坡緩許多,植被林相相對友善(29
0955/2647145)
1139 平,休息,檜木很香
1150 go
1157 發現中午了想吃飯,再次下背休息
1215 隊友發現手套不見,回去找
1220 go,手套找到了
1259 H1840 紅檜巨木
1317 出現翻落的鐵軌
1322 大景線休,接回鐵道處有紅藍路條。軌道兩股,應為新木瓜哈崙間的一個交會區間
,兩向皆有橋,橋前有轉轍器,地上有nodashoyu co.ltd字樣醬油瓶(龜甲萬醬油的前身?
)
1355 go,繼續往西方上切
1452 H2130 陡
1505 H2160 休息
1520 go
1550 H2247 藍色路條,坡度稍緩
1630 H2329 空地紮營3Tx1,由於隊友體力快耗盡加上下雨,選擇在2482峰前迫降(289924
/2647175)
8/26 D4 2482峰前迫降→哈崙工作站
天氣:晴,下午陣雨頗大
0515 大家都忘記設鬧鐘,睡到快天亮才起床zz
0710 go
0735 2482峰,有成大與藍色路條,4G
0745 go
0808 獨木橋,亦可從旁繞過(289673/2647506)
0827 2361峰前鞍部休息,附近有平坦營地
0845 go
0906 2361峰
0942 箭竹倒木多, 透空處可見花蓮市區,沿路有許多營地
0949 下工作站前最後4G收訊(289513/2648514)
1050 沿稜下切,出現在禮堂旁的倉庫後方,左轉續行五分即抵防火倉庫與辦公廳。大致
逛過一圈後,覺得餐廳不是個紥營的好地方,選擇直接紥在辦公廳內。
有取晉安宮前水塔的死水,下午下雷陣雨後便直接接水,沒有下切清水溪取水。
8/27 D5 工作站拍照、附近逛逛
天氣:早上晴,午後陣雨大
早上去工作站東側的機關車庫、油庫與舊炸藥庫
0550 起床
0714 go,沿軌道往新木瓜方向走
0724 抵機關車庫、修理所續行兩分為油庫
0736 續行
0740 舊炸藥庫,位於鐵道下層的平台
0745 懶得去參考紀錄[7]提到的隧道,回程。在機關車庫嘗試建模到中午才回辦公廳
下午去警察駐在所
1225 go,先沿鐵道往四號下的方向走,遇到斷橋後沿左側山壁高繞,碰到魯地圖的大水
線前下切
1253 警察駐在所
1303 感覺快下雨了,就不探溪溝對面的炸藥庫,回程
1315 回到辦公廳
1400 開始午後雷陣雨,雨勢頗大
8/28 D6 工作站→四號上,輕裝探四號下
天氣:陰,下午有飄一點雨
0600 辦公廳出發,上晉安宮
0620 H2089 開始轉東南方腰繞,後續共上下了五個小溝與稜線
0631 魯地圖水線上,溝1
0640 溝2
0645 溝3
0650 溝4
0658 平坦
0702 溝5,有活水,過後平坦苗圃(288984/2648944)
0709 接上鐵道(288916/2648964)
0727 過一小山洞
0732 製材廠到,休息
0855 go,沿製材場過後斷橋的山溝向西下切
0910 遇一活水小溪
0932 抵清水溪底,取水(288900/2648486)
1005 開始上切,沿參考紀錄[3]走的谷線北邊那條稜上切,手腳點穩固好走
1014 H2004 回到大景線軌道(288843/2648471)
1040 H2133 平地小休,稜線上杜鵑植被不密,友善好走
1115 H2318 樹頭鋼索,小休,沿路有火災痕跡
1136 H2380 上稜前植被倒木稍雜
1147 上稜,平地午餐
1217 go
1224 遇4G地形障礙
1244 再次出發
1259 2418峰,沿西北向的稜線下切
1359 H2249 接上霸嶺線鐵道
1409 四號上到。下背
1440 輕裝往四號下 ,先往回走,經過倒塌工寮後從最北側那股軌道旁下切,有看到參考
紀錄[6]等人綁的路條,為可能的工作路起點
1505 接上大景線軌道,有倒塌工寮
1514 四號下鳥居架,續行
1523 完整木橋 ,下有活水,在此喝水休息
1545 回程go
1555 在四號下鳥居拍照,回程沿相同的工作路上切
1621 在工作路旁的樹頭發現木瓜林管處製的標語
1640 回到四號上
8/29 D7 四號上=五號上
天氣:早上晴,下午起霧
0710 go
0723 已被土石掩埋的隧道北口,直接上切 ,稜上倒木頗多
0757 2309峰
0823 樹頭旁休息,4G,杜鵑林一陣疏一陣密,走起來有點阿雜
0855 go
0907 巨石,由右側腰繞
0912 向左修正回稜線後下切。此處稜線不明顯,植被雜,杜鵑、倒木、有刺植物多(2864
47/2650043)
0955 H2132 林相稍微開闊(286216/2650152)
1010 五號下,休
1110 go 先往南繞過斷橋,回到鐵道平面後,沿著溝的左側稜線向西下切
1122 下至斯那霸溪底午餐(285909/2650123)
1250 過溪後,沿溪左岸往上游走
1255 接近魯地圖畫的匯流口(另一水線為乾溝)後跟上工作路
1259 工作路轉向北方,開始之字型爬升
1313 H2094工作路跟爽爽
1343 五號流籠頭!工作路上慢慢走,剛剛在清水溪洗完,不想流太多汗XD
8/30 D8 五號上→四公里下清水溪旁,途中投資武陵線軌道失利,損失三個半小時。
天氣:晴
機關車庫位於索道頭往四公里方向走約150公尺處,早上去嘗試建模。
0832 機關車庫出發,此段軌道多數保持良好
0844 過完紀錄提到的危險溪溝,實際上踩點穩固,小心通過
0853 水泥建築,無法確定其功能(285539/2650619)
0900 稜尾工寮,看得到的花蓮市,下背
0915 嘗試輕裝探往四公里的武陵線軌道
0927 工寮群,剩下一棟未倒,其餘建築皆已倒塌,牆上有防火標語(285204/2650470)
0930 溪溝斷橋,可由山側低繞通過(285114/2650420)
0937 過魯地圖畫的第一條水線,可低繞通過,有活水
1014 過完魯地圖畫的第二條水線,須低繞水線及大石後再上切回軌道,上切踩點小,需
小心通過
1023 緊鄰山壁的小鐵道木橋,完整可直接走主樑通過
1040 崩溝,目測無法通過。回程,認賠殺出(284584/2650738)
1122 回第一條水線
1144 回稜尾工寮,午餐
1205 go,朝2656越嶺點上切
1258 H2402 休5,杜鵑林雜
1322 H2503 沿樹根陡上
1334 H2540 右側裸露崩壁,路在左側樹林裏
1403 H2656越嶺點休
1422 大寬稜,先往正南切
1428 轉西,有小水池(284871/2649977)
1442 H2582 泥水池
1459 此處發生過森林火災,密箭竹樹洞多,難走,也跟不太到獸徑
1510 H2527 一透空平坦營地,有藍色布條(284482/2650026)
1534 H2429 路底實
1537 H2408 集材柱,過後箭竹密度下降,路基較明顯,大致沿1980年代航照圖中的集材
路線下切
1600 抵軌道(284097/2650204)
1602 先沿軌道往北,遇魯地圖水線後沿溝向西北下切
1621 下至溪底,有路條。河階上紮營,乾燥且平坦
8/31 D9 四公里下清水溪底=巴沙灣
天氣:晴,傍晚起霧
0700 go 沿清水溪上溯
0706 崩毀吊橋殘跡(283976/2650240)
0730 下背解決生理需求
0745 go
0755 地表水消失,轉為乾溪溝
0806 地表水恢復
0826 參考紀錄[6]等人提到到前方可能有需要開繩的瀑布。下背輕裝探路,溪溝無水(283
203/2650196)
0842 判斷可通過,上背續行
0845 目測15米瀑,沒水。可從右側山壁高繞,可以箭竹作手點,腳點穩固,在此綁白色
路條
0902 通過瀑布底上層溪床,接回溪床前的山壁大石是山羊的廁所...
0911 魯地圖畫的第二與第三匯流口(北至南)間,有小潭,取水大休
0955 go
1044 快到巴沙灣上切點,有流動活水與小潭,下揹玩水吃午餐(282718/2649425)
1148 go,嘗試直接沿清水溪到巴沙灣牡丹岩傳統路的下溪點
1214 遇5米岩壁無法通過,退回
1226 H2382 回參考紀錄[6]的上切點,抓箭竹、獸徑往西方上行(282791/2649266)
註: 比對海拔高度與地貌描述,此處應與白石傳說-清水溪溯訪牡丹岩紀錄的上切點相同

1248 H2469 參考紀錄[6]提到的岩窟,有布條
1310 H2522接回傳統路,循稜線向上即可回到巴沙灣(282609/2649344)
1411 H2725小休
1500 巴沙灣!僅有看天池有水。晚上雖然頭上是星空,但花蓮方向卻烏雲密布,雷電交
加...
9/1 D10 巴沙灣=台灣池
天氣:早上晴,下午起霧
早上收到留守的衛星簡訊,明天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一早就有大雨,決定今天推超過大
陸池,提早一天下山。
0742 go
0811 三叉峰滑手機
0834 go
0925 3017峰
1132 能高南峰
1210 go
1430 大陸池
1450 go
1530 台灣池紮營
在木瓜山撤退的隊友從屯原帶一堆文明的食物進來,和我們在台灣池回合了。
9/2 D11 台灣池=屯原
天氣:中午前飄雨,下午起霧
0610 go
1020 光被八表
1055 天池山莊大休午餐,因颱風海警發布山莊封閉,管理員也準備下撤,難得看到沒有
遊客的天池山莊
1230 go,一路慢慢走,7K、雲海保線所皆有大休
1700 屯原
(完)
▍通訊
基本上整趟行程中,只要看得到花蓮市區的地方,都收得到中華電信900MHz頻段的4G,而
且都是CA載波聚合後的訊號,認真有感覺到中華有針對山區打beamforming後的低頻訊號

Thuraya衛星電話則在所有的營地皆可正常收發簡訊與通話,包括每次下切清水溪後的溪
底,西南方51度角都未被遮蔽。
▍林鐵建築設施狀態
-一號上
僅剩我們打地舖過夜的磚造房倉庫。
-池上線軌道與二號下
產業道路重新開墾後已無大型遺構,但仍能看出當時的軌道線型。
-二號上
發送點鳥居架只剩半個倒V字結構,還有與一號上外觀相同的磚造倉庫,前有Katoworks機
關車一台。
-萬年木線軌道
得益於近年來太魯閣登山隊的維護,路況好走,必須通過的鐵道橋多有繩索輔助。
https://i.imgur.com/NKPRmoy.jpg
-三號下
著點鳥居架被老鼠啃下山了,地面有可能踩空的水泥基座,附近纜線散落。
-三號上、大景調車場、大景站周邊
發送點鳥居結構不存,有水泥階梯、防火看板;調車場有兩輛Katoworks機關車;大景監
工工寮傾斜,內部床板可睡,外有水塔與數個鐵(油)桶,濾水後可做為穩定水源。
-舊木瓜(非本次行程紀錄)
水泥油庫與木造機關車庫完整,車庫內停著兩輛機關車,加藤與東洋各一,上層平台有小
巧可愛的木造廁所,其餘工寮建築皆倒塌。
-新木瓜
此處在工作站裁撤後有大幅度的改建,1995年的報紙有紀錄省林務局將此地改建為森林火
災防止用的直升機場,透過航照圖比對,可看出原本位於軌道下方平台的工寮被改建為停
機坪,而軌道本身則被新建帆布水池截斷。
現場的停機坪已長滿兩三個人高的芒草(上次有公開紀錄的降落應該是2017年Schmid那時
候吧),帆布水池內無水,軌道上還多出一棟不知從何處出現的倒塌工寮,與原本林鐵相
關的設施可能只剩那三股提供交會與機関車調車用的軌道。
https://i.imgur.com/W5AEsa9.jpg
-哈崙工作站核心區
建築狀況大致與2015年林務局調查時相同,以下各自簡述。
辦公廳:建築結構完整,有總機室、主任室、檔案室、閱覽室,整理後可紥營。
https://i.imgur.com/HWhxdUX.png
晉安宮:門板倒塌導後導致桌椅四散,重新將門板扶正整理後試建模作業。曾經供奉於此
的玄天上帝像在哈崙裁撤後被遷移至太昌玄武宮。下方階梯旁水塔有死水,過濾後可用。
https://i.imgur.com/mhTDTeF.png
禮堂:門口前庭結構完整,有胡搞瞎搞藍色路條,主建物山壁側牆面毀壞,屋頂傾斜,當
年從軌道平台爬上禮堂的樓梯已消失。內部有桌球桌、計分板等娛樂設施,牆面有永懷領
袖、天下為公等標語。
發電機房:建築結構完整,有發電機、變電箱,但不知為何有一台發電機不在機房內,反
而跑到機房下方的調車平台上。
禮堂下方宿舍:有壽豐鄉民主39號門牌,內部凌亂,但還有幾張各林業遺跡必備的解悶海
報。
水泥防火器材倉庫:完整,外牆有防火保林人人有責、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標語,內部
與嵐山的防火倉庫類似,有土鏟、水帶、汲桶等。
木造防火倉庫:地基懸空,僅靠少許木板支撐,有許多鋸子。
餐廳 :雖然不少紀錄都選擇於餐廳紮營,但內部未損毀的地板範圍已不大,若繞到下層
平台往回看,會發現建築基座已傾斜,感覺隨時會往下傾倒。
日式宿舍:牆上有一神龕,但神明是以手寫方式表達,寫有金玉滿堂、金爐不斷千年火、
司命灶君、協天上帝、玄天上帝、觀音佛祖、天上聖母、福德正神、玉盞長明萬載春。玄
天上帝是晉安宮的主祀神,不知道是否還有上述媽祖、關公、觀音等陪祀神。
-哈崙工作站外圍
機關車庫:門口有保養重於修理、修理重於購置等標語,內有7號羅東修理廠與13號Katow
orks機関車,13號車的引擎仍在車架上,但鈑金已拆下,置於車庫入口。
修理所:位於機關車庫旁,有鑽床、電焊機等機械設備,砂輪機的軸承培林仍然滑順,感
覺插上插頭後又能繼續工作。
https://i.imgur.com/RyvvlPU.png
油庫、舊炸藥庫:水泥建築,油庫內有昭和石油、中國石油等油桶,幾裡面還有油,炸藥
庫水泥基座已龜裂。
警察駐在所:已半倒,門口警徽警鴿的羽毛比現在的多,上面車輪旗的太陽頂得比現在出
去一點(?
製材廠:有兩台Katoworks 一台Toyodenki機關車、製材機與相關機械,結構完整。
-四號下
鳥居架如台灣山岳154期封面所示,附近有工寮與機関車庫(有一股軌道及檢車溝),但
多已半倒且潮濕。
https://i.imgur.com/dlZq5sV.jpg
-四號上
工寮群全倒,索道頭鳥居結構完整,後方機房屋頂歪斜,但制動機依舊完整,可明顯看到
進出鉸盤的曳索,沒有發現可做為動力索道的引擎設施。
https://i.imgur.com/6kiuZAm.jpg
-五號下
鳥居架結構完整,上方標示五號索道禁止掛運客車箱。大景線軌道終點並非在此,有繼續
延伸一段。
https://i.imgur.com/OBIMuRw.jpg
作者: sss00586 (555)   2022-09-05 21:43:00
好棒的紀錄!大推
作者: deerdriver (騎鹿人)   2022-09-05 21:47:00
最後的人名命名規則好簡單XD
作者: gao1232452 (gao1232452)   2022-09-05 21:47:00
羨慕推,我長大也要去
作者: antx (哈~)   2022-09-05 21:50:00
推推
作者: lazzier (Ray)   2022-09-05 22:07:00
好有趣的紀錄
作者: locka (locka)   2022-09-05 22:20:00
優質紀錄推一個!另想請問建模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呢?
作者: BrokenYume (碎夢)   2022-09-05 22:52:00
酷欸順便田野調查
作者: dadidi (台南人)   2022-09-06 00:12:00
好讚 推個
作者: jackie0712 (Jackie)   2022-09-06 00:17:00
推 好酷
作者: jyekid (會呼吸的痛)   2022-09-06 00:19:00
推 文史紀錄!
作者: slapycoco (Viperidae 蝮)   2022-09-06 00:35:00
乾燥的哈崙真有趣,天氣真好!讚啦~
作者: F1ower (花)   2022-09-06 01:39:00
推!
作者: tibet1973 (tibet1973)   2022-09-06 06:41:00
林業遺跡必備的解悶海報..XD
作者: jxigjll (jxigjll)   2022-09-06 07:01:00
推紀錄!
作者: jessica35354 (  )   2022-09-06 07:03:00
驚人的行程
作者: baker31 (xl)   2022-09-06 08:02:00
作者: Linezolid (燦然)   2022-09-06 08:03:00
好喜歡看這種紀錄文
作者: gungunme5566 (剛剛我56了)   2022-09-06 08:19:00
作者: baychi999 (發呆線)   2022-09-06 09:12:00
這紀錄真是強
作者: RCSQJack (舉手不會答又)   2022-09-06 09:21:00
推推
作者: andyandyandy (kerker)   2022-09-06 10:53:00
有趣
作者: bill821108 (Navier)   2022-09-06 12:49:00
作者: yanncherng   2022-09-06 13:31:00
好驚人
作者: DaShu87 (大樹杏仁)   2022-09-06 14:34:00
只能大推
作者: wei127 (Weiwei)   2022-09-06 14:39:00
推!
作者: JyJian (生人勿擾內有惡人)   2022-09-06 15:29:00
作者: wave1et (百分百殖利率)   2022-09-06 16:29:00
還帶設備去掃點雲
作者: octopuso1c (堅持下去)   2022-09-07 08:30:00
推,花蓮以前就林業之鄉,路上遇到有點年紀的在地人,都知道林業或身邊有從事林業的人,就知道以前林業養活多少人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2-09-07 10:15:00
(╮⊙△⊙)
作者: pxylene (Artemis)   2022-09-07 10:40:00
推!
作者: jasonmcsh (jasonmcsh)   2022-09-07 17:43:00
作者: n0029480300 (NicK)   2022-09-07 22:59:00
大推
作者: raok (台大吳彥祖)   2022-09-12 03:26:00
好讚的行程
作者: videoproblem (影片問題)   2022-09-14 21:00:00
厲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