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25-28
[人員]:8
[行程]
D0:登山口-富士見
D1:富士見-松原-高繞路上切-太魯閣討伐道-溪谷-木屋遺址
D2:木屋遺址-聯帶山駐在所-朝日駐在所
D3:朝日駐在所-奇萊路-奇萊駐在所
D4:奇萊駐在所-奇萊路-奇萊溪駐在所-隧道口
[說明]
本隊成功在溪谷附近的緩坡找到正確的「聯帶山駐在所」,可能是1925年越嶺道改線
以來,首支成功勘查的隊伍,該駐在所有兩層平台,上層平臺長約25m,上駁坎高約0.5,
下駁坎高約0.8m,下層平臺北側的下駁坎高約1.2m,南側則較不明顯,有遺留的白鶴酒瓶
、破碎陶碗、鏽蝕鐵鍋。
我們也在稜線上找到「奇萊溪駐在所」,在撤廢之後有獵人搭設獵寮(可能也已廢棄數年
),因此有大量的近代垃圾,但有找到鐵砲風呂、白鶴酒瓶、金屬炭盆,在清理出約1.5m
的下駁坎後,確認為奇萊溪駐在所,並在離開前發現水泥標杭,印有「基点」、「里程」
字樣,下方的字跡已無法辨識。
至於「太魯閣討伐道」則是指位於南南峰草原附近的路徑,在查閱理蕃誌稿及太魯閣戰爭
紀念明信片集後,確認為1914年的討伐道路,而溪谷旁h3150緩稜的整地痕跡,就是當年
日軍紮營的地點。
[參考資料]
理蕃誌稿第三篇(大正三年補)p28~31,明治大正年間「理蕃」事件簿
太魯閣戰爭紀念明信片集,開放博物館
臺灣花蓮港埔里間の水準測量に就て
宮本生,橫斷道路步記(六)一萬尺の中央山脈を踰て ,臺灣日日新報
D1
天氣:早上晴,午後多雲、白牆
0640 富士見駐在所出發
0912 於崩塌的高繞路h2860處朝稜線上切
0942 上稜
0956 接上討伐道,沿道路續行至稜線h3050處跟丟古道,沿等高線橫渡崩塌地後,穿過一
小片森林,於箭竹杜鵑灌叢中上爬
1044 h3090接回討伐道,後沿討伐道走回大眾化步道,清楚好走。沿途休息約一小時
1330 溪谷取水
1400 出發
1515 木屋遺址,腹地很小,沿路隨便睡
D2
天氣:多雲,午後飄霧雨
0705 出發,沿古道前行
0719 疑似古道轉折,之後似乎有開挖坡腳
0722 跟丟古道,直接朝地圖產生器標示的危崖下切,紀錄中古道在那條稜線的北邊
0751 活水,取水5min
0755 接古道,於稜線北方腰繞,岩壁下方有廢棄獵寮
0817 h2965凹谷,疑似浮築橋,但疊石已被掩蓋,沿山腰下到h2930以後,古道清楚好走
0955 h2902峰東南側古道崩毀,高繞
0914 h2850切回古道
1005 輕裝下切
1026 尋獲「聯帶山駐在所」,寬約25公尺,有兩層平台,駁坎清楚明顯(北側),遺留許
多酒瓶、一些破損的瓷碗、鏽蝕的鐵盆。
1100 回程
1125 回到下背處,午餐
1151 出發
1202 山谷斷崖,可能是宮本生遊記中,聯帶山駐在所的下切路
1256 h2500低繞崩塌回古道,後於古道h2450及h2350上方稜線嘗試尋找森中駐在所,但都
沒找到楊南郡老師報告中的1.5m石砌上駁坎及大量酒瓶。我們嘗試從文獻中尋找線索,但
除了楊南郡的報告之外,「森中駐在所」不曾出現,但若如此,他看到的又是什麼?個人
推測最後有機會的地點會是h2500的寬稜平台,還望造訪的山友能前往探尋,若再不是就
只能大海撈針了
1440 數個老舊崩塌地,古道不明
1455 h2270接回古道
1520 朝日駐在所,如調查報告所述
D3
天氣:晴
0845 出發
0911 h2070古道轉折後消失,朝東偏南下切
0936 溪溝活水
0956 h1860峰,之後的路都蠻陡的
1055 h1500左右繼續朝東南下行,不跟航跡轉正東
1130 奇萊路,後於山莊前小溪休20
1250 16k後稜線下切,有工作路,於h1270接上日古道,之後一路清楚好走,只有到舊奇
萊保線所前有一段崩塌
1338 舊奇萊保線所,再往前走可見奇萊駐在所。奇萊駐在所有三層石砌平台,舊奇萊保線
所垃圾很多
D4
天氣:晴
0650 出發
0724 舊萬善堂
0732 朝稜線上切
0800 上到奇萊路
0825 上切
0839 h1400廢獵寮平台
0849 左繞巨石
0853 獵寮
0900 尋獲「奇萊溪駐在所」,有大量獵人遺留的垃圾,平台的上駁坎可能已被掩埋,在
找到鐵炮風呂、下駁坎、標杭後,確認為駐在所(位置和宮本生的描述、陸測資料相同)
1010 離開
1040 奇萊路
1105 隧道西口
相關的資料及相片之後會陸續放在FB粉專,有興趣可以追蹤關注
https://m.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0435790172&mibextid=LQQJ4d
(之前的行程也會陸續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