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版:
http://blog.xuite.net/godpig100/twblog/126361197
司馬庫斯乃位於新竹縣尖石鄉雪山山脈1500多公尺的泰雅部落,在古泰雅時代,由
MaKus率領的家族於此地落腳建立部落,為紀念先祖遂命名為「Smangus」。司馬庫斯部落
直到1995年底才開通聯外道路,可說是最後一個直接接觸漢人文化的部落。居民幾乎是泰
雅族人,僅有少數嫁來此地的別族原住民與越南新娘。現在以「合作共生集體經營」部落
營造模式積極發展觀光,並同時致力於保存泰雅文化。
由於司馬庫斯僻處深山,交通費時,自基隆出發的我大清早便騎機車往七堵站趕5點
半的復興號,在半夢半醒中抵達新竹車站,天色大明,外加首次造訪部落讓我登時有出遊
的感覺。集合青年團友後出發向部落邁進。入山前中巴先在合興車站歇息,緊接著峰迴路
轉,過檢查哨後,大路變小路,水泥變石子路,車行在雲海間,雲霧繚繞,真是世外桃源
。但路途遙遠,台灣島竟有我清晨4點半起床自基隆出發,搭車中午12點尚未到的地方,
不由得從興致盎然觀看山間聚落、泰雅石刻到雙眼模糊地打起盹來。接近部落時,好幾個
高低坡與髮夾彎,搭配道旁高聳的懸崖,令團友驚呼連連,但柳暗花明,過管理站後終於
抵達目的地-司馬庫斯部落。
部落先行安排我們用餐,幾位身著泰雅服飾的青年笑嘻嘻地接待我們,帶著原住民特
有的靦腆微笑。用餐的地點是位於二樓的雅竹餐廳,一樓就是補給站,補給站販賣的東西
真是出乎意料,舉凡泡麵、零嘴以及泰雅織品、頭帶等應有盡有,當然還包括遊人必備的
風景明信片,不過也可看出司馬庫斯的觀光業已頗具規模。午飯後大夥到部落教室前進行
淨身祈福儀式,雖然只是灑水踩草的簡單儀式,但卻象徵與泰雅祖靈的親密接觸,成為泰
雅的一份子,這種屬於原住民的包容往往讓人感動。
司馬庫斯部落幅員不大,但在建築上刻意保存泰雅文化,也善用深山的木材構建木屋
,部落教室實在是原民部落教室的經典。司馬庫斯有種樸拙的美,但她的美麗其實蘊含極
為深刻的文化意涵,司馬庫斯試圖在泰雅文化與現代文明間尋求平衡,她極為重視教育,
部落教室配備周全,她也同樣接受外來事物,咖啡屋、補給站中有許多商品,咖啡屋販賣
的馬告拿鐵咖啡更是一絕,但有趣的是竟還有設計折價券。而知名的司馬庫斯牌坊、生命
之樹、指示牌、扁柏樹雕等都透過圖騰來傳達泰雅價值。另外,由司馬庫斯旅客服務中心
制作的精美導覽,以及媒體、公關上的知名度,顯示出部落對現代工具的掌握成熟,司馬
庫斯可說是原民部落經營的典範。
而5月份恰屬司馬庫斯桂竹季,只見泰雅青年一會兒工夫便折下許多桂竹筍抱回,我
雖只拔到小竹筍,能在竹林深處上下也是很難得的經驗。其後的部落導覽,也由身背彎刀
的泰雅青年介紹,司馬庫斯部落雖小,但從瞭望台望出,便知身處叢山峻嶺之中,俯瞰河
谷,有台灣的「馬丘比丘」之感。晚上安排是教會活動,教會的基督信仰早已深植原民心
中,並與原民文化相融合,在教會的團契晚會中,除可凝聚族人向心力外,更是向外界介
紹泰雅文化與司馬庫斯部落的好機會,長老親自上陣講述泰雅故事,並小秀一段泰雅傳統
單簧琴。一個改編過的「泰雅族喜居深山的三大理由」顯示出泰雅族的智慧、樂天與幽默
,我好喜歡這故事,在此賣關子,由網友們親自至現場體會吧。晚會並介紹「司馬庫斯部
落發展協會」,與司馬庫斯部落議會同為部落心臟,將部落以類似色列集體農場團結起來
,75%的族人參與集體經營,並無私產,彼此互相幫忙,並且就如同補給站前的寓意極深
的步履圖般,從剛發展的相互傾軋到成為一個團體,這是一段艱辛卻又值得的歷程啊!
晚會完還有行程,正是夜探飛鼠,夜晚走在生態公園中,漆黑的夜色與步道,以及暗
夜中清晰的蟲鳴,倏忽間感官都變得敏銳百倍,在司馬庫斯,我看到這輩子最多的星星,
包含北斗七星與眼睛發亮的雪白飛鼠,更見識到泰雅族,原住民朋友大玩森林盪鞦韆的純
真。回部落後一夜無話,在木板通鋪醒來,早餐完便往巨木群挺進,路程並不算遠,路面
也算稍有整修,就是偏滑以及有兩處較險的坍方,下次應比照泰雅青年穿著雨鞋。雖然巨
木高聳入雲,但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是有位團友詢問泰雅青年,會認為部落發展過於商
業化與觀光,喪失原本泰雅精神嗎?只聽他淡淡微笑回答:這也是我們的生活。一種能將
文化調和卻不喪失主體性的自覺油然而出,甚至可說是走過外在的浮華世界後,仍願意回
歸部落,仍真心愛這塊土地的喜歡。由於下山之路迢迢,與巨木合影便即返回部落,在尖
石鄉左彎右繞後踏上平地,可惜途中略過內灣吊橋,最後在同連好友的接待下,參觀新竹
東門,於新竹都城隍廟廟口小吃大快朵頤,並帶著滿滿的回憶與感動返家,結束司馬庫斯
2日的台灣壯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