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花蓮市觀光指南:歷史篇(五)現代

作者: k4851118 (高望)   2023-01-22 17:08:43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歷史篇(五)現代
巴哈姆特小屋圖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646336
花蓮市歷史人文觀光指南歷史篇全五篇連結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Category.php?owner=k4851118&c=502450
(前言:本篇是相隔一年才出現的最終篇,主要是因為平時繁忙外,也期望藉這篇把這系
列先做一個總結,因此內容較多,也跨越許多面向,包含觀光、醫療、慈善、文學等,讓
這全五篇的歷史篇更接近花蓮市的通史。本篇雖然相隔一年,但由於寫作時間較趕,或許
有更好的研究與資料沒有使用,期待能多多指教,並期望能有更多屬於花蓮市的歷史能出
現。)
本篇講述自1980年代到現在的花蓮市(部分提及戰後初期)。1980年代通車的北迴鐵路除了
大幅改善花蓮對外的交通,也改變花蓮市的地貌。花蓮的郊區化除了擴大花蓮市區,甚至
連吉安鄉為主的周邊鄉鎮也融入花蓮市為中心的都會區。對外交通的改善與國民休閒意識
的提升,帶來花蓮觀光的榮景,許多文化資產也陸續整修開放,帶給觀光客懷舊的人文氣
息。戰後的公立醫院加上門諾會、慈濟旗下醫院,使得花蓮市擁有東部最優良的醫療體系
,而慈濟更創辦醫學院等教育事業,成為其慈善事業發展的基礎。出身花蓮市的作家與學
者楊牧,將他的收藏留在花蓮,代表他對花蓮的思念。2007年在地原住民撒奇萊雅人如願
獲得正名,「火神祭」成為該族人重要的祭典。
北迴鐵路的建設
花蓮由於與宜蘭之間有雄偉的山脈,造成與臺灣西部有隔絕之感,雖然在日治時期修建了
臨海道路,也就是今天的蘇花公路,與戰後初期靠者美援與榮民的努力下修建了中部橫貫
公路,但蘇澳到花蓮的鐵路,雖然曾數次探勘,卻因工程過於浩大而停滯不前。1970年代
正值臺灣經濟起飛之時,發生了石油危機,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為了持續促進經濟,提出
「十大建設」這臺灣史上重大的基礎建設計畫,其中之一便興建從蘇澳到花蓮的北迴鐵路
,也是建設環島鐵路網的重大腳步之一。
北迴鐵路從1973年興建,歷時6年於1979年完工,從蘇澳新站到花蓮,全長81.6公里,全
線必須穿越山脈的隧道路段長達31公里,占全路段的38%,其中觀音隧道更長達7.7公里,
是當時臺灣鐵路最長的隧道,可見工程之艱難。現在和平車站旁有「北迴鐵路殉職人員紀
念碑」,便是紀念當時工程犧牲生命的人員。
該鐵路於1980年2月通車,並對花蓮市的風貌有革命性的轉變。首先花蓮車站從原本的舊
市區遷移到現在國聯一路的新站,原有花蓮到臺東的鐵路配合改成北迴線相同的軌距,並
於1982年完工,北部前來的列車便可經由花蓮直通運行到臺東。原有的舊市區鐵路隨北迴
線開通而廢除,舊花蓮車站也撤站,而前往花蓮港的鐵路則由繞行花蓮市區北部的路線取
代。
由於北迴鐵路的效益遠遠超乎預期,不論貨運與客運都滿載,車票一票難求,黃牛盛行,
原有的單線鐵路無法容納,因此行政院提出「東部鐵路改善計畫」,將北迴鐵路雙線化與
電氣化,其中「新觀音隧道」長達10公里以上,再度破了臺灣鐵路隧道長度紀錄,於2005
年完工。近年臺鐵引進「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等自強號列車,除了增加列車班次外
,從臺北到花蓮最快僅2小時出頭便能到達。在高鐵尚難進入東部的情形下,北迴鐵路成
為前往花蓮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臺鐵的經營重心。
花蓮都會區的形成
現代臺灣都市發展最大趨勢之一便是郊區化,主要係因相較市中心的高房價與壅擠的空間
,郊區房價合理且有良好的居住品質,加上私用車輛的普及,使得往來市中心不再遙遠。
這樣的趨勢不但使花蓮市區從舊市區擴及到美崙、鐵路新站周邊,更擴張到吉安鄉、新城
鄉等鄰近鄉鎮,而形成以花蓮市為中心的都會區。
依1999年針對花蓮市商業區位的研究,花蓮市可分為商業中心的舊市區、次要商業區與住
宅區的新興西區,及以行政、文教與住宅區為主的美崙地區等三區。舊市區過去依靠舊車
站而繁榮,車站遷移後造成很大的打擊,但以中山、中正與中華路為核心的三角商圈,仍
是目前花蓮市最熱鬧的商業地帶。新興西區是隨者鐵路新站而發展的新商圈,且因為鄰近
車站而有許多旅館聚集。美崙是典型的行政與文教住宅區,商業集中在中美路一帶。
花蓮市人口自1975年破10萬以後便停滯,近年甚至有稍減的趨勢,與臺東市人口相當,但
這是因為市民居住在花蓮市中心以外,最大的改變是吉安鄉的人口成長。吉安鄉位於花蓮
市南側,日治時期曾有被稱為「吉野」的日本移民村,因此戰後曾命名為吉野鄉,後來改
名為吉安鄉。
1950年吉安鄉人口為1萬5千餘人,低於玉里鎮與鳳林鎮,但幾年後便超過鳳林鎮,到了
1970年破3萬人,之後更超過玉里鎮,於1980年代破5萬人,成為花蓮縣人口第二大的鄉鎮
。2020年吉安鄉人口為8萬3千餘人,僅比花蓮市人口少約1萬多人,是臺灣目前人口最多
的鄉。吉安鄉北部與花蓮市區融為一體,都市機能已與中型鄉鎮相當,成為該鄉人口成長
的原動力。
位於花蓮市北側的新城鄉,雖然許多處於軍事與航空管制區,但受惠鄰近花蓮市區,北埔
一帶仍有小型市鎮發展。壽豐鄉雖離花蓮市區較遠,但鄉公所所在的壽豐村及以東華大學
為發展的志學村等,也是花蓮市外圍的衛星城鎮。總而言之,花蓮縣過去本來是以花蓮市
、鳳林鎮、玉里鎮分別為北中南部的核心,但如今以花蓮市為核心的花蓮都會區佔了花蓮
縣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使鳳林鎮、玉里鎮為核心的中南部發展遠遠落後,這也是花蓮縣區
域發展的一大課題。
花蓮都會圈的擴大也使得消費市場產生質變,大型商場與購物中心開始出現。1998年底家
樂福在新城鄉成立花蓮店,賣場面積約2,800坪,是花蓮第一家大型量販店。1991年位於
中華路的遠東百貨開幕,但因空間腹地狹小,2009年於和平路落成新館(原有舊館因2018
年地震受損而遭拆除),號稱空間增大10倍,看好花蓮民眾與觀光客帶來的消費潛力。由
家樂福位於新城鄉,與遠東百貨新館靠近吉安鄉,正是花蓮都會區擴大的縮影。
邁向觀光大城
花蓮是「觀光立縣」的地方,以太魯閣為代表的美景與原住民的風情,成為國內外觀光客
自各地前來的目的。依2005年花蓮旅遊型態變遷的研究,可將花蓮旅遊分為以下時期:(
一)日據時期(1895-1945);(二)戰後花蓮的建設與發展─以美國觀光客為主的時期
(1946-1966);(三)戰後花蓮的建設與發展─以日本觀光客為主的時期(1967-1978);(四)
國際遊客與國內旅遊需求呈雙線式的同時發展─與國人為主的國民旅遊(1979-1989);(五
)主題式的國民旅遊(1990年以後)。
以上分期顯示日治時期已有花蓮旅遊的風氣,但戰後早期由於民生凋敝,相反的因韓戰、
越戰所帶來的美軍,及經濟高度成長而致富的日本人,成為花蓮的旅遊主力。1980年北迴
鐵路通車大幅提升花蓮旅遊的便利性,加上國民休閒意識的提升,尤其是2001年以後開放
周休二日,使得國民佔花蓮旅遊的比重不斷提升,也大幅提升花蓮的觀光人數。
1985年的花蓮縣觀光約百萬人次,之後並未顯著提升,直到接近2000年時才突破2百萬人
次,但進入21世紀後便突飛猛進,短短幾年後的2003年便突破5百萬人次,2008年更首度
突破千萬人次。短短幾年花蓮縣觀光人次有數倍的成長,可歸因於:(一)2001年起的周休
二日,使得花蓮的兩天一夜行程成為熱門旅遊選項;(二)2005年完工的北迴鐵路雙線電氣
化,提升旅客運輸能量;(三)新興旅遊景點的出現,如七星潭、遠雄海洋公園、石雕博物
館、吉安慶修院等,都提升了觀光人次。上述提升花蓮縣觀光人次的新景點,加上本來就
是熱門景點的太魯閣與鯉魚潭都在花蓮市周邊,因此花蓮市自然成為花蓮旅遊的入口。
觀光的興盛也使旅館業為花蓮最重要的服務業。雖然日治時期花蓮市區有多家旅館,但到
戰後已不符觀光客的需求,1965年第一家國際級觀光旅館亞士都飯店開幕,之後又有統帥
、中信、美崙等觀光旅館出現。2019年底花蓮縣旅館共151家,房間數近8千間,員工人數
2千4百餘人,其中多數集中在花蓮車站前、市中心與美崙,成為除西部大都會外最多觀光
旅館的旅遊重鎮。近年民宿也成為住宿上的另一選擇,在縣府鼓勵下快速成長,但也出現
未經登記的非法民宿。
但觀光業的興盛並不代表旅遊品質的提升,例如人數爆炸性的成長使得北迴鐵路列車班次
提升,但車票依然供不應求,尤其近年國外觀光客增加而更加嚴重,每逢連假都上演搶票
大戰,黃牛車票盛行成為花蓮居民與觀光客的不滿來源。觀光景點如果未提升品質也會面
臨淘汰,例如1991年於花蓮市郊外成立的「東方夏威夷」,曾是臺灣少有的主題公園,但
後來因缺乏特色而衰微,於2005年停業。早期開幕的亞士都與統帥飯店也分別因為設備老
舊,前者停業轉由他人經營,後者因2018年地震而遭拆除。「觀光立縣」的花蓮以旅遊作
為在地經濟的火車頭,應避免因殺價競爭而降低品質,並講求與生態、人文的平衡,下述
的文化資產觀光也是近年的趨勢之一。
在地醫療體系的形成
花蓮市在日治時期有總督府花蓮港醫院與花蓮港鐵道醫院兩家醫院,分別成立於1909年與
1935年,戰後分別被接收為省立花蓮醫院與花蓮鐵路醫院。花蓮的醫院戰爭時受到不少破
壞,戰後面臨醫療不足的困境,所幸之後有門諾會的支持,之後又有慈濟的加入,使得如
今花蓮市已擁有東部最完善的醫療體系。慈濟醫院將在下面的慈善事業一併介紹,以下介
紹公立醫療機構與門諾醫院。
總督府花蓮醫院在戰後被接收為省立花蓮醫院,初期設6科,員工40餘人,病床80餘張,
是花蓮戰後初期最大的醫療機構。該醫院在日治到戰後初期為木造平房,1960年左右改建
成鋼筋混擬土大樓,1980年代又陸續增建醫療大樓、綜合大樓、急診大樓等,科數也擴增
至10餘科,並增加急診室,病床增加至300餘床,員工300餘名。2013年該醫院改稱為「衛
生福利部花蓮醫院」,是花蓮最重要的公立醫療機關之一,並在豐濱鄉設立分院。
花蓮鐵路醫院曾是日治時期花蓮重要的醫療機構,起源於1935年為了服務鐵道員工需求而
設立的診療所,1940年遷至現址。相較於省立花蓮醫院戰後獲得較多資源支持,花蓮鐵路
醫院僅靠鐵路局資金勉強經營,於1983年停業,目前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門諾會是基督教的支派之一,戰後臺灣醫療不足,當時在山地傳教的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師
孫雅各,於1948年邀請門諾會從上海支援醫療團隊,前來花蓮山地從事巡迴醫療服務。戰
後初期到1980年代為止,該會長期對花蓮原住民部落進行巡迴醫療並附帶傳教,對原住民
醫療貢獻甚大。
由門諾會所發起的門諾醫院成立於1954年,原本以原住民醫療為主,後來成為服務花蓮全
民的醫院。該醫院歷經多次改建,最近一次改建為2000年完成,已經是擁有兩棟大樓的綜
合醫院。該會於1977年設立黎明教養院,原名為黎明啟智中心,是花蓮早期成立的特殊教
育機構之一。門諾會雖然在臺灣基督教力量不大,但在花蓮市擁有醫院、黎明教養院、社
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善牧中心等機構,在戰後花蓮醫療與社會服務上扮演重要角色。
慈濟與慈善事業
於1966年創立的慈濟功德會,雖然在花蓮新城鄉起家,但現在已經是遍及全球的佛教慈善
事業。創辦人證嚴法師為臺中清水人,早期出家時拜印順法師為師父,後來在花蓮新城鄉
的普明寺修習佛法。在花蓮修行期間遇到花蓮原住民生產時無錢就醫(也就是後來俗稱的
「一攤血」事件),加上與在地天主教修女交流之下,因而創立慈濟功德會。
畢竟證嚴法師創辦慈濟的原因是有感於東部醫療不足,醫療是慈濟功德會的核心慈善事業
之一。早在慈濟功德會初期便開辦醫療服務,1979年提出創辦醫院的構想,一開始困難重
重,後來在當時臺灣省主席林洋港的支持下,才順利在1984年在現址動土,2年後的1986
年開業。花蓮慈濟醫院開創初期因招募醫生不易,許多醫生是由臺大醫院醫師輪調支援,
不過在該院努力經營下,開業僅10幾年便於1998年升格為東部唯一的醫學中心,這是慈濟
在東部醫療資源有限下所創立的偉大成就。
教育是慈濟另一個核心慈善事業之一,尤其早期為了培養東部的醫療人才,最早在1989年
創立慈濟護專,後來努力爭取之下獲准成立東部第一個醫學系,1994年成立慈濟醫學院,
設有醫學、公衛與護理三系,於2000年升格為現在的慈濟大學。目前慈濟大學除了擁有東
部唯一的醫學院以外,還有教育、人文領域等學院,已經是綜合型大學。鄰近的慈濟科技
大學是由上述慈濟護專所擴大成立的科技大學,目前有護理學院與健康科技管理學院。
以上這些設施都位於花蓮市區北側的「慈濟園區」內,園區內還有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
靜思堂」,地下的展示區有慈濟歷史與相關事業的展示。雖然慈濟以新城鄉的「靜思精舍
」為總部,但其醫療與教育事業都在慈濟園區發跡,也是慈善事業的基礎。
文化資產的保存
臺灣自日治時期配合日本政府公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法,曾有歷史遺跡的指定,戰後則
沿用國民政府時期曾頒布的古物保存法,1982年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並進行多次修正。
依現行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資產分為古蹟、歷史建築、考古遺址、自然地景等有形文
化資產,及民俗、傳統工藝、傳統表演藝術等無形文化資產。依文化資產局的資料,花蓮
縣目前尚無國定古蹟,但有20處縣定古蹟與65處歷史建築,除此之外還有文化景觀、考古
遺址、古物、民俗等文化資產。
花蓮市在日治時期興建的建築,在戰後沿用之下得以持續保存,但因為建物老化而使經營
單位退出之下,曾陸續閒置或荒廢。近年文化資產保存受到重視之下,這些建築陸續被指
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部分透過整修及委外經營而對外開放參觀,上述國民旅遊的觀光熱
潮也有推動之功。
花蓮市內文化資產的集大成首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該園區就是上述北迴鐵路通車前的舊
花蓮車站及附屬建築,在該站於1981年被廢止之下,首先原車站大樓被拆除,而附屬建築
歷經長時間的閒置,在都市計畫下曾面臨拆除改建為公園與商業區的命運。進入21世紀後
花蓮縣為了配合人文觀光,許多設施被指定為歷史建築,之後在縣政府的主導下成立鐵道
園區,包含舊鐵路管理處、工務段、警務段、舊鐵路及火車等,已成為花蓮觀光景點之一

其他由歷史遺跡而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還有原公賣局花蓮酒廠的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
原花蓮港廳陸軍兵事部的松園別館等。近年仍有部分文化資產持續整修中,包含上述的舊
鐵道醫院,及俗稱「將軍府」的美崙溪畔日治宿舍群等,但有部分仍未整修而閒置至今,
除了值得政府與管理單位重視外,也期望地方人士與觀光客關心在地的歷史文化。
擁抱奇萊之詩
知名的文學家與學者楊牧在他的散文自傳《奇萊前書》中,談及他在花蓮從幼年到學生時
期的經歷,例如「戰火在天外燃燒」談及花蓮在戰末的空襲、「接近了秀姑巒」述說他的
家庭為了疏散前往瑞穗附近居住、「他們的世界」談論與花蓮阿美族的接觸、「一些假的
與真的禁忌」提及白色恐怖時期的經歷與禁忌詞彙、「詩的端倪」述說曾在學校遇到大地
震的經過。《奇萊前書》的首頁以日文寫出「以此書獻給母親」,有學者認為他的「母親
」不單只是血緣上的母親,也有包含他對「奇萊」(花蓮以前的地名之一)這土地的情感。
楊牧本名王靖獻,1940年在花蓮市出生,在幼兒期日本便戰敗,1946年就讀於明義國民學
校(上篇著有《玫瑰玫瑰我愛你》的作家王禎和與他同屆),直到高中畢業都在花蓮就學。
楊牧早年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中學期間便開始投稿詩作並參與編輯刊物。1959年楊牧就讀
東海大學歷史系,後來轉學至外文系,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大學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最
後取得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並在美國任教。
楊牧的著作以詩歌成就最為傑出,還有散文、小說與翻譯作品。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對
現實的關懷,從關懷鄉土、社會到整個世界,而廣泛接觸中國與西洋文學的結果,使他的
作品融合兩種藝術技巧。他把詩作〈帶你回花蓮〉贈給第一任妻子,再把〈花蓮〉贈給第
二任妻子,而〈七星潭〉、〈砂婆礑〉、〈佐倉:薩孤肋〉、〈松園〉等詩作更是以花蓮
風景取名。2003年出版的《奇萊前書》是他過去發表的《山風海雨》、《方向歸零》、《
昔我往矣》等散文所結成,之後再寫出《奇萊後書》,但楊牧強調這兩書並不只是單純的
回憶錄,也包含他從事寫作的沈思,當然也包含花蓮情感的思考。
1996年楊牧受剛成立不久的東華大學之邀,回到花蓮擔任人文學院院長,在他領導下該大
學的人文領域有傑出的表現。楊牧於2020年過世時,依照他的遺志將其收藏捐贈給東華大
學,現在該大學圖書館內有「楊牧書房」,展示楊牧的藏書與手稿,以紀念他對文學的貢
獻與花蓮的感情。
原住民的正名
花蓮平原過去曾是原住民的生活地,其中撒奇萊雅族居住在花蓮市內,但1878年發生加禮
宛事件,該族的主要部落達固湖灣因被清軍攻擊而重創,其餘族人為了逃避迫害而遷居花
蓮各地,其中多數隱居在阿美族人中(參見歷史篇第一篇)。隨者隱居在阿美族人時間日長
,該族部分已與阿美族同化,以至於部分文化因此失傳。
1931年出生於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的帝瓦伊.撒耘(漢名為李來旺),祖先是撒奇萊雅族人
,曾於達固湖灣戰役受難,祖母因而遷徙到水璉的阿美族部落中。帝瓦伊.撒耘於花蓮師
範學院畢業後在花蓮任教,後來回到家鄉擔任水璉國小的校長,也曾在多所原住民部落小
學擔任校長。他在任職校長期間推動原住民文化甚力,曾經編纂阿美族語語言教材,對於
保存阿美族文化貢獻很大。
但帝瓦伊.撒耘也身覺自己是撒奇萊雅人,到花蓮各部落參訪時也發現族人的存在,讓他
有復興撒奇萊雅族的念頭。1990年他在美崙溪旁召集撒奇萊雅族人,舉辦首次的祭祖典禮
,也開始自稱撒奇萊雅人。他在2003年病逝後,後繼者持續以他成立的「撒基拉雅重建發
展協會」推動族群文化復興,並且開始推動正名。2006年族人在國福橋下舉行號稱百年來
重新恢復的「火神祭」,成為族群復興的高峰。2007年1月,政府正式公告撒奇萊雅人為
第13個原住民,帝瓦伊.撒耘的族群復興運動終於開花結果。
現在花蓮市北方的國福社區又稱為撒固兒部落,是撒奇萊雅族人的居住地之一,周邊有入
口意象與該族人的解說碑,可以了解他們的歷史與文化。2006年起該族每年舉辦「火神祭
」,除了紀念1878年的達固湖灣戰役外,也祭拜因該戰役而受難的祖靈,目前已成為該族
每年最重要的活動。
結語
當列車駛入花蓮車站時,一群群提者行李的觀光客下車後,看到不遠處雄偉大山的背影,
就有「到東部」的感覺,對接下來的太魯閣等風景區行程感到期待。但當進入市區時,第
一次前來的觀光客或許驚訝花蓮市區的熱鬧,百貨公司與各樣連鎖店應有盡有,2015年開
幕的東大門夜市每到假日便人潮洶湧,許多飲食店更是大排長龍。在擁有豐富自然景觀的
地方所誕生,具有不輸給西部市鎮規模的都會區,花蓮市就是擁有這種雙重性格的地方。
林玉茹教授的研究認為,東臺灣由於受到地形阻隔,被稱為孤立的「後山」,加上特殊的
自然與人文條件,從政治到經濟發展都被視為「邊區」,而特徵包含有廣大的未開墾土地
、人口稀少、產業低度發展等,行政上也別於西部的特殊化。處於「邊區」的花蓮市,
1940年從「街」升格為「市」,如今卻成為花蓮獨大的都會區,但依然有人口外流的憂慮
。如果把花蓮縣與北海道類比,花蓮市與札幌市類比,會發現兩者歷史發展有許多類似之
處。
隨者交通技術發展下,過去清末從北部耗費數十日的開山才到花蓮,到日治時期後期從北
部到花蓮單程約花1日,到現在最新的臺鐵列車只要2小時出頭,「邊區的花蓮」或許不再
非常「邊區」,但是否「不邊區的花蓮」對花蓮最好則難以回答。近年曾高度引發爭議的
「蘇花高」便是典型例子,贊成者認為高速道路會帶來人潮與商機,反對者除了環境問題
外,也擔心短期高度的車潮對觀光是短多長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問題背後還有花蓮居
民「安全回家的路」之盼望,尤其每逢天災造成交通中斷都會讓這問題凸顯。
花蓮市過去是「內地人」的都市,加上都市發展緩慢,因此保留相當多的日式建築與住宅
遺跡,直到最近都有持續修復的工程,期望這些景點能頗善運用,除了委外做為商業用途
外,並利用展示空間將花蓮的歷史文化介紹給觀光客。另外原住民是花蓮的主要族群之一
,包含上述的撒奇萊雅人,但花蓮市內沒有固定且常態的原住民文化展示場所,相當可惜
,期待有關單位重視。
本歷史篇共有五篇的篇幅介紹花蓮市的歷史,但並不以僅以花蓮市為範圍,而是以花蓮市
為中心的花蓮平原(甚至包含周圍山區)作為討論對象,這從最近增加新城、吉安與壽豐鄉
等郊外篇的敘述可以得知,而這也符合花蓮平原歷史發展的趨勢。另外,本歷史篇雖然篇
幅比起上一版本的歷史篇有數倍增加,但受限於史料不足與篇幅有限下,仍有許多缺乏之
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史料與研究,找出更豐富的花蓮市歷史。
本篇參考書籍文獻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故事及火神祭》(臺中市:晨星出
版,2019年)。
交通部鐵路管理局編,《戀戀北迴三十有成:北迴鐵路通車30週年紀念專輯》(臺北市:
交通部鐵路管理局,2010年)。
余璱,〈基督教門諾會在台傳教歷程(1948-2003)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利文祺,〈楊牧作品中的「花蓮神話」〉,《人社東華》,2015年第8期,取自人社東華
網站,網址https://journal.ndhu.edu.tw/。
吳淑姿主修,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〇年)文化篇》 (花蓮
市:花蓮縣政府,2006年)。
吳淑姿主修,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〇年)經濟篇》 (花蓮
市:花蓮縣政府,2005年)。
更生日報編輯委員會,《東台灣大趨勢:更生日報創刊四十周年專刊》(花蓮市:更生日
報社,1987年)。
林玉茹,《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2007年)。
林立屏,〈花蓮市街商業地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彭筱琳,〈花蓮地區旅遊型態之變遷〉,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楊牧,《奇萊前書》(臺北市:洪範書店,2003年)。
潘煊,《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2016年)。
賴芳伶,〈楊牧「奇萊」意象的隱喻與實現──《奇萊前書》、《奇萊後書》為例〉,收
錄在陳芳明主編,《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楊牧》(臺北市:聯經出版,2012年),頁
43-100。
本篇參考報紙報導
〈大型量販店前進東部 開花結果〉,《經濟日報》,1998年12月31日,38版。
〈買賣服務業 東線短兵相接〉,《聯合報》,1991年1月30日,19版。
〈遠百花蓮新館開幕〉,《Upaper》,2009年10月29日,10版。
本篇參考網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網址:https://www.boch.gov.tw/home/zh-tw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網址:https://admin.taiwan.net.tw/
政府統計資訊網,網址:https://stat.ncl.edu.tw/
作者: herlockbears (HahahahahaH)   2023-01-22 18:00:00
謝謝分享
作者: justbefriend (靜靜等待)   2023-01-23 11:00:00
優秀文章
作者: wayne8512865 (17軍)   2023-01-23 17: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