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聯合國增維和部隊助南蘇丹平亂

作者: ipfu (江米小棗)   2014-05-31 14:49:54
※ 引述《sayuki (sayuki)》之銘言:
: 南非新聞網站「時報即時消息」(Times LIVE)今天引述聯合國維和部隊主管蘇和(
: Herve Ladsous)報導,中國大陸已確認將派遣850名官兵,加入南蘇丹的維和部隊。
: 報導引述蘇和表示,此次是中國大陸首次派出正規部隊參加聯合國維和部隊。過去,中國
: 大陸雖然參與達富爾與馬利(Mali)的維和工作,但只派遣後勤與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 有成效也有隱憂 2014-05-31/南華早報 陳敏莉
(Lily Lou 翻譯)
在參與國際安全任務方面,中國的角色變化可謂巨大:1970年代至1980年代,中國一
直拒絕參加國際維和行動,但時至今年,已首次派出作戰部隊赴馬利參加維和行動。
分析師認為,中國越發樂於為全球行動貢獻資源,以期緩解其他國家對中國崛起的擔
憂。
過去十年,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編制人員數目增加了20倍,不僅有工程師,也
有軍事和運輸專家、警察和醫護人員。截至目前,中國參加的大部分維和行動都在非洲。
但向西非國家馬利派遣戰鬥部隊,反映中國的維和取向有了重大轉變。澳門軍事觀察
家黃東說,過去二十年,中國主要派遣後勤和醫護人員參與維和行動。
他說,在國際社會,參加維和行動向來是展示軟實力、駁斥「威脅論」的最好方法。
在過去的冷戰時代,就連美國也通過維和行動來對抗前蘇聯的全球影響力。
他還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馬利一直同中國保持良好的外交和軍事關係。派遣部隊
參與馬利維和行動,解放軍也可以得到不少實戰演練機會。
駐華盛頓的中國外交政策專家孫韻,曾在國際危機組織北京辦事處擔任分析師。她說,
中國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目的之一,是緩和外界對「中國威脅論」的恐懼。
她說,中國以這種方式證明其行動旨在促進全球和平及穩定。
她還說,一些國家受益於維和行動而局勢轉趨穩定,中國參與其中,在一定程度上為
自己贏得了好名聲。
但她也指出,這些貢獻無助於消除部分國家對中國的恐懼心理,例如中國在東亞和南
海等地區的做法並不利於該地區穩定。如果問問越南,中國參與馬利維和,會否減低其
對越南的威脅,答案幾乎可以肯定是「不」。
中國1971年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起初不願參加聯合國維和行
動,因為其外交原則之一就是不干涉他國內政。
1992年,應已故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的邀請,中國派
出800名軍方工程師和技術人員赴當地進行戰後重建。之後幾年,中國一直對聯合國維
和行動持觀察態度,直到2001年12月才正式成立維和事務辦公室。
2002年2月,中國表示願意加入聯合國維和待命安排機制,意味著中國須在接到任務
要求後90天內派出維和人員。當年10月,中央軍委批准成立維和待命小組。
現已退休的徐光裕少將說,向馬利派遣維和部隊並不代表中國會改變其「不干涉」政
策。
徐光裕說,中國作戰部隊將遵守聯合國維和行動規則,士兵只有在自衛情況下才可以
開槍,也不會支持該國內戰中的任何一派。
根據聯合國資料,中國參加維和行動以來,已有14名士兵犧牲。
華盛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防衛和外交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泰德‧蓋倫‧卡
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說,過去二十年,中國同非洲的經貿往來促使中國參與
當地的維和行動。
他說,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大,在非洲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是中國有意
參與非洲維和行動的兩大原因。
他還表示,一些國家的中企和中國公民可能有危險,因此中國也希望促進當地的政治
局勢更加穩定。
卡彭特說,中國的動機可以理解。
他說,中國新近經歷經濟現代化,因此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可能歡迎中國參與當地維和
行動,因為這些國家自己也面臨同樣的挑戰。另外,一般認為維和行動由西方主導,中
國參與其中,也可以削弱這種觀念。
但卡彭特也指出,其他國家參與維和行動時,曾在當地引發不滿,中國更積極參與維
和,也可能會引發同類的負面情緒。
http://goo.gl/ogEf0K (20140531/南華早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