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威脅拒絕通過WTO巴厘協定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7233
金融時報
印度政府威脅要阻撓去年由世界各國貿易部長在巴厘達成的協定的實行,此舉可能
使重啟多邊貿易談判的努力陷入僵局,並進一步損害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名聲。
去年12月,WTO的160個成員國達成協定,承諾讓世界范圍內的物資在國家間更為高
效地流動。更重要的是,該協定是WTO成立20年以來,各國部長首次達成一項協定
,並使一些重要的WTO成員國將地區貿易談判擺在更重要的位置。
這項“貿易便利化協定”("trade facilitation agreement")的第一階段實施將於
今年7月31日截止,WTO成員國需根據共識做出抉擇,並在此期限前通過“加入議定
書”的部分。
然而,在接受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的採訪時,印度商業部部長尼爾馬拉‧
西沙拉曼(Nirmala Sitharaman)表示,因為對糧食安全談判的進展不滿,印度政府
不會支持該項議定書,糧食安全同樣也是部長們在巴厘島致力解決的議題。而現在
已經被擱置在一邊,她說。
西沙拉曼說,印度希望就本國的巨額糧食儲備和糧食補貼項目方面的未解決問題立
即進行密集的談判。印度不願等到2017年,也就是部長們在巴厘商定的出台解決成
員國糧食安全問題的“永久解決方案”的截止期限。
對於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來說,糧食儲備是一個高度敏感的問題。在印度5歲以下
兒童中,多於40%的人營養不良。如何在WTO的規則下處理此類議題,一直在巴厘談
判中存在爭論,但部長們已達成一致要在2017年之前解決。
在這一問題上,南非支持印度,而非洲其他的WTO成員國則關注協定所承諾的經濟
援助是否能夠兌現,這些援助旨在幫助這些國家改進海關程序。為了緩解這些疑慮
,WTO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Roberto Azevedo)預計在下周宣布一項資助,幫助
發展中成員國達成巴厘協定的要求。
本周,20國集團(G20)的財長將與阿澤維多在悉尼聚首,而圍繞WTO產生的這些爭論
將成為會上的重大議題。
這也讓有關WTO存續的問題再度進入世人眼中,即多邊談判是否能夠促成貿易自由
化,是否能証明WTO全球經濟中的正當地位。多哈回合談判(Doha Round of talks)
已經停滯數年,談判中的主要成員,如美歐,已經將WTO框架外的區域化和行業化
貿易協定談判置於優先地位。位於日內瓦的世貿組織高級官員說,如果WTO無法落
實成員國已經達成的協定,人們就會對WTO在其它事務的上的斡旋能力產生嚴重的
質疑。
西沙拉曼表示,印度會繼續保持在WTO框架下,並履行本國在貿易便利化等方面的
承諾。但印度擔憂,本國關注的問題往往被擱置在一邊,她說。
“我們想要與世界共同前進,開放我們的經濟,使貿易開放公平,但這不是達成此
目標的方式,”她對金融時報記者說。“我們希望(WTO)成功。(但是)我們的目標
從來沒有得到重視……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合作隻是讓我們看上去好像不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