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909
從東亞共同體到TPP:日中漸行漸遠
東亞共同體在日本已經成為一個死語,日趨冷門。筆者用"東亞共同體"作為關鍵詞搜索了
《日本經濟新聞》過去五年的新聞,一共找到了352篇相關文章。文章發表的時間分佈多
集中在2010年,進入2011年以後“東亞共同體”出現頻率開始逐漸減少,2013年和2014年
加起來總共才只有4篇文章提及東亞共同體。對比之下,關於TPP則備受關註,相關文章在
過去五年中一共可以找到5033篇之多。
這五年中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麽?2009年9月民主黨政權上臺之初,鳩山由紀夫領銜的鳩山
內閣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曾一度被視為日本今後的發展方向:即在加強與中韓等東亞各
國的合作的同時,重新構築日美關系。鳩山本人高度重視中日關系,他一直認為日本和亞
洲的發展、東亞共同體的實現都離不開中國的幫助,所以更該強化中日關系。鳩山上任後
,中日關系出現明顯改善。鳩山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思”,盡管其總體思路並未成行、
設計遠未完全,但其“回到亞洲、立足亞洲、倚重亞洲”的思維轉變,這對於民主黨鞏固
提升其發展中日關系的根本戰略意識,無疑大有裨益。
回顧2009月12月,民主黨成為執政黨後僅三月,日本政界大佬民主黨乾事長小澤一郎就率
領包括140名國會議員在內、總人數多達643人的第16屆“長城計劃”訪華團前往北京,與
當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高層進行了會談,“半個日本國會的訪華”成為當時中日諸多
媒體爭相報道主題。4天後當時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回訪了日本,兩場大戲一齣接一齣,
這一切都似乎意味著2010年中日關系會出現新的轉機。
鳩山和小澤在不斷推動改善包括中韓在內的東亞合作的同時,作為民主黨競選公約,鳩山
內閣開始就沖繩縣的普天間基地事宜向美國發難,希望美軍的普天間基地能夠撤出沖繩。
小澤更是發表了日本不需要太多美軍,駐日美軍需要縮減等言論。此做法觸及了美國人的
底線,由於普天間基地美軍基地事宜的觸礁擱淺,鳩山領銜的鳩山內閣在日本成為眾矢之
的。曾擔任日本外務省情報局局長的孫崎亨如此總結了當時鳩山與小澤下臺的原因,“美
軍基地(普天間)問題與日中接近,鳩山和小澤就像踩了美國這頭老虎的尾巴,在美國的
壓力下,被趕下了台。”(孫崎亨《被美國趕下臺的政治家們》小學館,2012年)
從鳩山由紀夫的倒台到菅直人的上臺,可謂之為中日經貿關系乃至中日關系發生巨大變化
的轉折點。為了改善由於基地問題所引起的美日關系惡化,並凸顯出與前政權的區別,菅
直人上臺伊始,其就職演說中,TPP就突然浮現,至此鳩山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思則被送
入了冷宮。
自從2010年9月菅直人在就職演說中正式提出以後,日本國內的媒體紛紛發表社論為TPP保
駕護航。眾多媒體更是將加入TPP視為與19世紀中葉的“黑船開國”相同等的“平成開國
”。
菅直人的後任、隨後成為日本首相的野田佳彥更進一步,在2011年出版《Voice》一書中
“我的政治哲學”一節寫到:“現在無需考慮東亞共同體”,從而徹底否定了鳩山政權的
加強中日合作的戰略方針。至此,日本的外交模式開始徹底回歸此前自民黨執政時期的隱
性意識形態外交。
野田首相在宣佈參加TPP談判時曾強調:“以貿易立國創造了今日繁榮的日本,要想使下一
代繼承現在的財富,使充滿活力的社會繼續發展,就必須吸納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能量”
(內閣總理大臣野田新聞發布會,2011年11月11日)。同時,此做法也激起了中方強烈的
不信任感。要知道,僅僅1年多前,日本剛剛信誓旦旦地提出了構築包括中日韓在內的東
亞共同體的構思,此時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重回美國懷抱。就連日本國內新聞都指出
,“如果日本最終加入到TPP中,也就意味著世界經濟第一大國將和世界經濟第三大國聯
手,日本和美國的GDP加在一起,占全部成員國的的大約80%,其餘各國從實力上來說,充
其量就是在陪太子讀書。”(《日本經濟新聞》2011年11月10日)。
那麽,日本如此強烈要求加入TPP的真實目的何在?日本《讀賣新聞》2011年社論指出,
“加入TPP還可以深化日美同盟,牽制在經濟和軍事方面影響力與日俱增的中國,這一點
也非常重要”。作為外交和安全防務專家被野田首相聘請來首相官邸的長島昭久首相助理
在東京的講演中坦言:“參加TPP談判,是為了營造出在中國看來‘日本不可輕視’的戰略
環境,我們要有‘亞太地區秩序由日美來構築’這種積極的視點。”(《日本經濟新聞》
2011年11月)
與此同時,美國也希望通過TPP來牽制中國,維持自己在東亞的經濟霸主地位。美國貿易
代表辦公室(USTR)副代表馬蘭提斯(Marantis)10月下旬在美國國會召開的聽證會上強
調:“中國正在亞太地區擁有越來越多的(自由貿易)協定,因此TPP對於美國維持在該地
區的經濟競爭力是必不可缺的”。同時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佈雷納德(Brainard)也
談到:“這其實是為了吸引中國向我們所希望的知識產權、市場匯率以及公平競爭等方面
靠攏的部分戰略。” (《日本經濟新聞》2011年11月)
再看普天間美軍基地,民主黨執政前提出的普天間美軍基地轉移計劃,在美國的壓力下不
了了之。至於沖繩縣的民眾極力反對的被稱之為飛行員殺手的“魚鷹”傾轉旋翼機,也在
2012年完成了普天間基地的配置。很顯然,日本政府在提出TPP的同時也完成了從加強東
亞合作向強化日美同盟的戰略轉移。
日本的國家戰略從東亞共同體向TPP轉移的過程,也伴隨著中日關系外部環境的惡化,近
來中日經貿進入寒冬期。此前,提到中日關系往往會形容為“政冷經熱”,但現在用“政
凍經冷”來形容中日關系會更貼切。人們往往會將中日關系惡化歸根為安倍晉三的右傾化
路線,但從日本從東亞共同體向TPP的轉變過程,可以明顯的看到中日經貿寒潮的背後是
日本亞洲戰略變化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