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saAoi (YusaAoi)
2016-05-31 06:46:55彌補G7缺失中國面臨契機
剛在日本仙台市閉幕的西方七國集團(G7)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上,各國出於自身發
展困境與現實需求考慮,在協調全球經濟發展等政策方面,表現出不盡相同的立場,難以
達成應對問題的共識,再次暴露出G7的困境。
自二戰後建立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經濟秩序以來,美國一直處於全球治理體系的中心
位置。但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變遷以及G7成員國彼此間出現不同的利益訴求,現行的全球
治理結構暴露出諸多問題,既不能適應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也難以有效管理全
球性事務。
一方面,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崛起,與發達國家在全球治理領域的
競爭激烈,其對原有的全球秩序和利益格局產生了巨大衝擊,各國越來越將多邊主義視為
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徑,全球治理體係不斷呈現出多元化和碎片化等特徵。
另一方面,隨著G7成員國內部經濟發展的分化,看似團結的G7集團內部間的分歧越來
越突出。而且,G7集團普遍尚未從危機中復蘇,受經濟增速放緩、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的影
響較大。在一個不相協調的全球經濟政策空間中,G7已難以解決全球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挑
戰,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呈現趨勢性減弱。
在此背景下,全球對G20的期待與G7引導全球經濟能力的弱化形成了鮮明對比。2008
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G20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且,G20作為一個新的多極國際秩序機制,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均可以通過該機
制展開合作。
對萎靡中迫切需要新活力的世界經濟來說,今年11月將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
是一個具有重要像徵意義的開端。峰會主題“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
,欲通過結構性改革尋找應對全球性挑戰的更好合作,已得到了各國良好的共鳴。
這也是中國發揮“中國因素”在全球治理中重要作用的一次契機。一是積極參與全球
政治、經濟體系的重構,加強與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溝通協調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團結
合作,增強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二是
積極投入到全球及地區組織的規則重塑中,改變現有國際規則的被動接受者為新規則構建
的積極參與者和維護者,使新規則朝著更有利於我國的方向發展。
文/張曉蘭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5/30/c_129025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