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埃及大使: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罔顧事實、背信棄義、違反法理
新華社開羅6月11日電中國駐埃及大使宋愛國10日在埃及第一大報——《金字塔
報》顯要位置發表署名文章,以事實真相和法理依據強有力地指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
海仲裁罔顧事實、背信棄義、違反法理。他呼籲有關各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通
過規則機制管控爭議,通過開發合作減緩爭議。
宋愛國在文章中說,中國政府從穩定局勢和維護中國與東盟關係大局出發,就和平協
商解決南海問題進行了不懈外交努力。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
言》確定了南海爭端的解決原則,為各方管控分歧、開展合作、有效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奠
定了良好基礎。菲律賓違反《宣言》精神,強制提出仲裁要求,實質是希望仲裁庭為其非
法侵占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行為背書。
在文章中,宋愛國逐條剖析了所謂南海仲裁的內在邏輯。
他指出,第一,菲律賓對南海有關島礁的主張於事實不符。1898年《美西巴黎條
約》、1900年《美西華盛頓條約》和1930年《英美條約》明確規定了菲律賓領土
的西邊界限為東經118度線,而菲律賓有訴求的南海島礁均位於該線以西,不在菲律賓
領土範圍內。
第二,菲律賓單方面提交南海仲裁案於義不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規定,尊
重締約國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中國和菲律賓早已在聯合聲明、聯合公報等雙邊
協議中選擇了通過雙方談判解決爭議的方式。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國家簽署的《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也規定,有關爭議應由直接相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
第三,仲裁庭接受南海仲裁案於理不符。仲裁庭的職責是解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的解釋和適用方面的爭端,領土主權問題不在《公約》調整的範圍。而南海問題實質是領
土主權問題,仲裁庭對此案明顯沒有管轄權。
第四,仲裁庭無視中國所作的排除性聲明於情不符。中國於2006年根據《聯合國
海洋法公約》作出排除性聲明,將涉及海洋劃界、歷史所有權、軍事行動、行政執法等問
題排除適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這種排除性具有法律效力。既然中國已經作出排除性聲明
,仲裁庭對南海劃界問題就無權管轄。
在文章的最後,宋愛國總結道,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程序,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權
利,也是為了維護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嚴肅性和完整性,是為了抵
制對強制仲裁程序的濫用,這種做法完全符合國際法。
與此同時,他還呼籲各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通過規則機制管控爭議,通過
開發合作減緩爭議,使南海真正成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繁榮之海。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11/c_129052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