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敘利亞戰爭:英法的歷史責任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6-08-27 19:42:40
敘利亞戰爭:英法的歷史責任
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372433
一張敘利亞兒童被炸傷送院的無助照片,令敘利亞戰爭再次成為國際媒體頭條。但這樣的
報導、這樣的關注,不可能超過兩日,因為敘利亞戰爭的源頭,其實早在一百年前已出現
,幾乎無可解決。西方國家要正視,亦無從入手,只能不了了之。要了解這些結構性原因
,我們必須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份名為《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文件(
Sykes-Picot Agreement)談起。
這份協定由英法兩國簽訂於1916年,今年剛好是一百週年。協定由訂立人命名,賽克斯(
Mark Sykes)和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分別是英法兩國的資深外交官,二人
當時都被視作「中東事務專家」,雖然後來歷史證明,這一聲望的準確性頗值得商榷。不
過他們更鮮明的身份,則是信奉現實主義的「帝國政治強人」。
1916年是一次大戰中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搖搖欲墜,英法兩大強國已開始密謀,戰勝後
如何瓜分奧斯曼的廣袤疆域。英國長期覬覦地中海至波斯灣一帶,既是要確保控制石油航
路,也是要連接南亞殖民地。至於地中海東北部地區,則屬於法國傳統勢力範圍,皮科希
望加強法國與這一帶港口城市的商貿聯繫。於是,二人代表英法訂立協議,在奧斯曼帝國
崩潰後,敘利亞北部、伊拉克摩蘇爾地區將劃歸法國,巴勒斯坦、敘利亞南部、今伊拉克
大部分地區則屬英國,二者之劃界由基爾庫克(Kirkuk) 至海法(Haifa) 的直線劃定

這一人為劃界,是典型的戰棋式劃界,終於在奧斯曼帝國覆滅後稍經微調,即付諸實踐,
對中東地區的影響極其深遠,甚至可說是目前中東亂局淵源所在。資深中東問題觀察員
Tarek Osman曾在 BBC 做過專題報告,將《賽克斯-皮科協定》的惡劣歷史影響總結下列
方面,我們可進一步演繹如下:
一, 這一事關阿拉伯地區未來的協定,自謀劃至實施,完全未有阿拉伯人民參與,乃英
法兩國密謀策劃、並強加於阿拉伯地區的帝國主義行為。而且英法都在兩面三刀:同樣在
一戰期間,英國曾公開承諾中東地區的阿拉伯領袖將在戰後獲得獨立,以報答他們對奧斯
曼帝國作戰,但這些承諾不但被拋諸腦後,猶太人後來大舉進入中東,更令阿拉伯人感覺
被出賣。也正因此,奧斯曼帝國解體後,阿拉伯世界「被背叛」的憤怒不斷累積,矛頭直
指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成了後來阿拉伯各國民族主義的共同綱領。
二, 早在奧斯曼時代前,中東地區就有多民族、多宗教混雜,原來各自聚居,互不干涉
,因為奧斯曼的民族政策還算相對包容。不過隨著帝國解體,新國家在英法人為劃界基礎
上成立,基督徒、猶太人、庫爾德人、什葉派、遜尼派都發現,與自己人之間,已被一道
外來者畫下的「國境」分隔,卻被迫與異族人共處同一「國」。接下來一個世紀的宗教、
民族紛爭,種子皆於此時埋下,因為這些民族、教派根本毫無聚在一起的需要,也不應被
國界肢解,勉強結合、分開,既是帝國主義的「以夷治夷」、「合而知之」、「分而治之
」的策略,也是主事者漠視本土的傲慢粗疏。這和帝國撤離後,印巴衝突、南北塞浦路斯
衝突的性質,如出一轍。
三, 直至20世後期,中東宗教、族群動蕩長期被壓抑,只是暫時被其他「主要矛盾」蓋
過,例如冷戰,也例如驅逐英法殖民者、實現阿拉伯世界獨立的「阿拉伯民族主義」。但
這卻帶來大量副作用,令中東社會普遍歡迎強人政治,而以納賽爾、薩達姆、卡達菲等為
代表的政治強人,成了阿拉伯世界驅逐西方的主流領袖。然而隨著西方勢力逐漸退出,冷
戰終結,強人政治沒落,壓抑數十年的宗教民族矛盾逐漸爆發,這才是「阿拉伯之春」的
根源。
四, 原來在19世紀後期開始,少數阿拉伯國家曾經歷一段自由時代,例如1861年,突尼
西亞頒布世俗化憲法,埃及更經歷過自由民主政權,類似案例本有望在阿拉伯世界普遍複
製。但英法劃界的中東版圖,卻「強人政治」為了鞏固秩序,無所不用其極,也把「世俗
化」這旗幟騎劫過去,令宗教勢力成為異見人士。一旦高壓的世俗政權傾覆,被壓抑的宗
教勢力掌權,中東社會就陷入「威權的世俗集權統治Vs去威權的宗教民族紛爭」這二元惡
性循環。曾經被證明有望調和不同宗教民族矛盾的「自由世俗政權」卻不會再出現,中東
已經被世俗Vs宗教的矛盾主導,永劫輪迴。
種種歷史債終要償還,隨著 ISIS崛起,伊拉克與敘利亞那條百年前被英法劃定的邊境,
已幾乎不復存在,極端穆斯林及其支持者對「能夠自由穿梭於兩國間、與同族人團聚」興
奮不已,這是對百年前英法決定的嘲諷。與此同時,中東、乃至美國越來越多聲音開始呼
籲重新劃分當地國界,認為應該基於各地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實現「自決」,因為唯
此方可實現不同民族、信仰的人群,各自在「自己的國家」生存。
推行主張最積極首推庫爾德人:他們被分隔於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是三國的少
數民族,並受到當局打壓,但 ISIS 亂局,卻讓他們逐漸得以打破國界限制、實現互通,
甚至成立自治機構,有望構建「庫爾德斯坦」。與此類似,什葉派穆斯林在薩達姆倒台後
重回伊拉克,伊拉克遜尼派則逐漸與敘利亞遜尼派叛軍合流,伊拉克早已不成一國。根據
民族、宗教原則,沙特、伊拉克、敘利亞、巴基斯坦等,都可以被分裂為多國,聽起來似
乎恐怖,但長痛不如短痛,那樣的版圖,其實更能反映實際情況。今天這些趨勢,無不反
映百年前《賽克斯-皮科協定》與現實格格不入,始終中東的未來,還得依賴當地人自決
。勉為其難維持敘利亞、伊拉克的國家統一外衣,而任由內部四分五裂、內戰連綿,亦是
何必。
小詞典:《侯賽因-麥克馬洪協定》(Hussein–McMahon Correspondence)
1916年,管理聖城麥加的穆斯林領袖哈希姆家族的阿里(Hussein bin Ali),與英國駐
埃及總督麥克嗎洪(Sir Henry McMahon)達成協議,後者代表英國允諾在奧斯曼帝國解
體後,保證阿拉伯民族國家獨立,用以換取穆斯林協助英國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後來協
議沒有付諸實行,但英國始終支持哈希姆家族成為伊拉克、約旦國王作為補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