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該不該選擇間隔年?任何冒險都可能有意義
新聞來源:紐約時報
http://cn.nytstyle.com/education-career/20161020/
reflections-on-a-gap-year-decades-after-taking-one/zh-hant/
25年前,一些有過間隔年經歷的學生接受了採訪,如今作者再度回訪。他們的間隔年最終
對人生沒產生太大影響,還是的確幫助他們成長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如果你家十幾歲的孩子說打算在高中和大學的間隙離開課堂一年,那很可能是拜馬莉婭·
歐巴馬(Malia Obama)所賜。但是,他們理應開始考慮要不要跟隨她的腳步,如果還沒這
麼想的話。
歐巴馬在去哈佛之前休學了。有些高中畢業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去上大學,或是希望按照
學位課程安排所不允許的方案去找工作、旅行,做義工。像歐巴馬那樣,在高中升大學或
是在本科階段休學一段時間,這種做法對於他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這樣的談話往往會令父母擔心得要死。如果十幾歲的子女不想上學,沒人會希望在
他們身上投入六位數的求學費用,然而很多人懷疑,如果學生暫停學業一段時間,最終到
底還會不會回到求學的軌道上來。
在25年前,我和朋友科林·霍爾(Colin Hall)想儘可能地找尋並採訪一些有過間隔年
(gap year)經歷的學生,從而打消這些顧慮。我們選了其中33人做了深度報導,收入一本
名叫《休息一下》(Taking Time Off)的書,在20年前出版。
今年夏天,在歐巴馬大女兒的選擇傳出後,我追蹤調查了那本書裡的每個人,看看他們現
在的狀況。他們的間隔年最終對人生沒產生太大影響,還是的確幫助他們成長為自己想要
成為的人?對那些現在有了孩子的人,如果他們的孩子想休學一年再上大學,他們會是什
麼反應?
你找不到很多關於間隔年的數據。一個問題是關於延遲上大學和畢業的聯邦數據並不涵蓋
人們延遲上大學的所有原因。雖然有些人是有意延遲上大學,去參軍、工作或旅行,也有
些人只是晃蕩了幾年,才最終決定去上大學試試。
很多研究者發現,故意選擇休學一段時間與回到學校後取得更好成績之間存在聯繫。芝加
哥大學布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s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的行為學教授
德溫·G·波普(Devin G. Pope)在參與了摩門教傳道活動的人中也發現了這種聯繫。米德
爾伯裡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的前招生部主任鮑勃·克拉格特(Bob Clagett)在幫助
分析該校和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學生數據時也發現了類似
的結果。
不過,一旦大學結束,剛開始工作,就進入經驗證據的領域。父母們擔心,如果孩子經歷
間隔年,僱主們會覺得他們太任性——這可能更多地是因為這個說法,而非這一年是如何
度過的。「它意味著有個空洞,」全球公民年(Global Citizen Year)的創始人阿比蓋爾
·法利克(Abigail Falik)說。目前該項目有115人在4個國家工作。她更喜歡過渡年
(bridge year)這個說法,它表明,這是故意把人生的一個階段和下一個階段聯繫起來。
事實上,很多經歷過間隔年的人在大學畢業後找到的工作,按道理應該比沒經歷過的人更
好。如果你在招聘初級職員,你會選擇一個23歲的敢於冒險花一段時間在世界上尋找自己
道路的人,還是一個22歲的除了上學沒做過太多事情的人?
要想了解確切情況,最好的辦法是詢問有過這種經歷的人。蘇茜·斯蒂爾(Susie Steele)
從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休學了一段時間,教殘疾人滑雪,後來在科羅拉
多州基史東的基史東科學學校(Keystone Science School)獲得了一份待遇很好的全職工
作。44歲的斯蒂爾現在是科羅拉多州路易斯維爾的一名中學生物教師。她說,如果沒有那
個間隔年,她的成功之路會曲折很多。
阿奇瑪·普賴斯(Akiima Price)從馬裡蘭大學東海岸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Eastern Shore)休學,去內華達州的學生環境保護協會(Student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工作了一段時間。該協會最終聘用她為全職員工,後來她在環境教育和社區
工作方面開創了一番事業。
「現在,回頭看看我的簡歷,所有的點都連上了,」現年44歲、在華盛頓生活的普賴斯說
。「我會對年少時的阿奇瑪說,相信這個過程會有收穫。」
父母們也應該明智地相信這些箴言,不只是因為如果一名大學生強烈地想去其他地方,那
麼,勉強留在學校就是白白浪費數萬美元的學費。即使間隔年沒有讓你獲得一份工作或找
到明確的事業方向,它也可能點亮星星之火,在多年後以不同的方式燃燒成熊熊大火。
科裡·梅森(Cory Mason)在間隔年擔任喬治亞州薩凡納市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的項目經理。而今他是威斯康辛州眾議員,他經常回憶起自己的那段經歷——
儘管現在他很少拿起鎚子幹活。「它不只是關於住房,更多的是關於貧窮以及依然只能掙
到微薄薪水的工薪階級想要成為中產階級是多麼困難,」他說,「它在這方面給我上了一
課,而不僅是教我如何搭建房子的框架,如何把木瓦放到屋頂上。」
梅森在間隔年的項目中獲得了食宿和一點獎學金。還有很多人的間隔年是收入中立甚至賺
錢的,儘管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是富家子弟遊手好閒的行為。不過,有些教育者質疑其中是
否有階級特權在起作用。
乍得·哈米特(Chad Hammett)曾從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休學三個學期。
如今他在德克薩斯州立大學(Texas State University)教英語。他說自己遇見的學生中約
有四分之一更適合去體驗間隔年,不過他擔心那些是家中首個大學生的學生對此沒有太大
動力。「這可能是他們上大學的唯一機會,任何拖延都會被認為是承認自己還沒準備好,
或不適合上大學,」他說。
不過,對其他人來說,間隔年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塞莉婭·克薩達(Celia Quezada)是家
中的第一代大學生,在去威廉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上大一之前,她參加扶輪社
(Rotary)的一個項目,在比利時待了一年。「如果沒有參加那個交換項目,我可能因為文
化衝擊就退學了,」她說。
44歲的克薩達住在加利福尼亞州格林菲爾德,現在是一名一年級教師。她的學生們太小,
不需要在上大學的路徑方面得到她的建議。
不過,甚至連那些在間隔年最冒險的人也會毫不猶豫地建議自己的孩子去經歷這樣的體驗
。
埃里克·范杜森(Eric Van Dusen)在自己的間隔年從阿根廷穿越大陸來到加利福尼亞州,
而他的妻子卡拉·納爾遜(Kara Nelson)則在津巴布韋的一個難民營教書。他們有兩個孩
子,分別是8歲和12歲,他們將很快做出自己的教育選擇或努力說服父母其他道路也很好
。「想到我的孩子們將獨立自主,進行自我指導,有能力自己做決定,我感到非常高興,
」納爾遜說。
任何冒險都可能有它的意義。特德·康諾弗(Ted Conover)從安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休學期間與流浪漢一起搭乘貨運列車,冒了很多險,最後他把那些經歷寫進了自
己的書《漫無目的地前進》(Rolling Nowhere)中。「你要自己確定冒險的含義,」他說
,「我能扒火車嗎?我能應付警察嗎?我能保護自己嗎?我能在戶外應對10月的暴風雪或
暴風雨嗎?之前我從沒想過這些事,當時我覺得是時候該問問自己、考驗自己了。」
但是,即使你或你的孩子沒興趣在中美洲扒火車或搭便車,但是允許常規之外的事情發生
似乎是良好的養育方法。1992年,特蕾西·約翰斯頓·扎格(Tracy Johnston Zager)休學
去為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的總統競選團隊工作,後來以羅德學者(Rhodes
Scholar)的身份在牛津大學(Oxford)學習,她即將出版一本書,名叫《成為你自己理想中
的數學老師》(Becoming the Math Teacher You Wish You』d Had)。
不過前不久,她在緬因州波特蘭自己家中發現了一個進行教育的機會。她的兩個年幼的女
兒發現她在整理自己政治探險時期留下的物品。「她們對此一無所知,」她說,「她們看
著與總統合影照片中的我問道:『那是誰?』也許是時候讓她們知道這個故事了。」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