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斗「美帝」,求統一:朝鮮學習中國經驗

作者: ted5566 (ted)   2017-08-01 23:05:56
斗「美帝」,求統一:朝鮮學習中國經驗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70801/north-korea-nuclear-missile/zh-hant
MAX FISHER 2017年8月1日
長期以來,圍繞著朝鮮的核導彈計劃,一直有著一個不解之謎。
人們普遍認為,朝鮮發展核武器是為了通過威懾美國並獲得讓步,來解決該國兩個最大的問題——軍事劣勢和衰弱的經濟。
但實際上,發展核武器反而讓這兩個問題變得更嚴重,因為武器增加了戰爭的風險,致使該國受到持續的制裁。
那麼,是什麼原因在驅使朝鮮的行動呢?早期的看法是該國不理性、或被其自身的意識型態所扭曲。但是,幾乎所有的專家現在都否定了這些解釋,他們說,朝鮮能如此精明地抗拒歷史求得生存,除了冷酷地理性,沒有別的解釋了。
而且,隨著每次的試驗,一個異常雄心勃勃的戰略的輪廓變得越來越明顯,上週五最新發射的這枚導彈,據一些人估計,能夠打擊美國的大部分地區。
「人們一直在問,『他們想要什麼,他們為什麼要試驗這些導彈?』」《防擴散評論》(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的主編喬舒亞·H·波拉克(Joshua H. Pollack)說。「但他們正在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
朝鮮說,它打算迫使世界接受其為國際社會的正式成員,並最終按照自己的條件與美國和韓國和解,分析人士正在越來越認真地對待朝鮮的這個說法。
朝鮮的願望是,美國有朝一日會認為朝鮮已變得過於強大,不能強迫其就範,且情況已變得過於危險、以至於不可維持,這會讓華盛頓接受一場大型談判,其中包括取消制裁,以及從韓國撤出部分或全部美軍。
作為為全球所接納的表現,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受到世界各國及聯合國的歡迎。這個政治議程,就像朝鮮大力發展洲際彈道導彈的做法一樣,曾被認為只是說說而已。但是,該國的行動表明,它說話算數。
專家們認為,朝鮮有可能實現不了更大的野心,這些野心似乎是以新的擁核國家常常容易做出的錯算為前提的。但是,較為實際的目標也許可能實現,比如讓世界勉強接受它。
即使朝鮮本國的領導人認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他們也可能會出於某些理由做出判斷,認為發展核導彈是他們的國家長期生存的唯一手段。
中國道路
搞懂朝鮮戰略的關鍵也許在於亞洲另一個擁核國家——中國的近代史。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的中國在一開始也曾被世界拋棄,受到美國的孤立和威脅。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一個擁有核武器的無賴國家。然而,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成為被國際社會接受的成員,甚至被其曾經的對手所接受。
朝鮮似乎決心要步中國的後塵。讓戰爭變得不堪設想、能夠威脅美國的核計劃,只是其第一步,而且,這一步隨著今年夏天的導彈試驗也許目前已經完成。
中國最終贏得世界的接受,利用的是美國與蘇聯的對立,而不是核武力威脅。國家之大、國力之強也讓其他國家無法忽視中國,這是朝鮮缺乏的優勢。
但朝鮮的絕望,加上其長期以來對中國的痴迷,也許讓其認為,按照北京的辦法做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儘管朝鮮可能搞錯了。
「你可以從他們的語言和方法上看出來,他們的所有做法基本上是按照中國與美國打交道的模式,」波拉克說。
朝鮮時不時地向美國提出要進行高級別特使交流,甚至搞體育外交。哈林籃球隊(Harlem Globetrotters)曾在2013年前往朝鮮,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已多次訪問朝鮮。雖然這些與外界接觸的努力被認為是毫無意義,或只不過是古怪而已,但看起來與半個世紀前北京的做法相似,與所謂的乒乓外交相互呼應。
雖然今天很難想像,一位美國總統會飛到平壤去與金正恩握手,將美朝關係正常化,但在20世紀60年代設想理查德·M·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總統會在1972年訪北京也並不容易。
「理解金正恩長期戰略的關鍵在於『並進』,」首爾延世大學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說。「並進」的意思是並行推進,是金正恩在進行核武器計劃的同時發展經濟的政策。
「站在他的角度上看,理想的結果是,他可以複製中國的模式,以核威懾為基礎,從美國開始,將對外關係正常化,」魯樂漢說。只有在那之後,理論上才能讓朝鮮的經濟趕上鄰國,讓朝鮮領導人在國外得到接受,從而讓朝鮮有安全感。
朝鮮經常把其核武器解釋為是為這些目標服務的,並且經常將核武器試驗與相對較小的要求聯繫起來,比如結束美軍在半島的演習。波拉克強調說,朝鮮認為自己是在實施長遠計劃,在幾代人的時間裡,小的讓步加起來就成了大成就。金氏可以執政數十年,他們有時間。
台灣推論
波拉克說,朝鮮戰略的一個更激進的版本是朝著「他們所謂的最後的勝利:實現統一」的方向發展。
對於朝鮮是否仍企圖將韓國統一到自己治下,專家們持不同意見,朝鮮曾在1950年試圖侵略韓國,後來也有不少破壞韓國政府穩定的努力。但朝鮮繼續聲稱統一是其目標,週五宣布導彈試驗時還承諾「要實現最後的勝利」。
韓國東西大學研究朝鮮問題的學者B·R·邁爾斯(B. R. Myers)去年在一篇研究報告中寫道:「朝鮮一貫宣稱要實現祖國統一,並採取了相應的做法。」
邁爾斯寫道,統一是「該政權長期存在的安全問題唯一長久的解決方案」。
與朝鮮相比,韓國經濟的巨大繁榮,讓朝鮮幾乎沒有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的理由。這種合法性危機構成的生存威脅,與美國軍事力量的存在的影響相似。
邁爾斯寫道,朝鮮領導人似乎已經得出結論,「只要美軍留在韓國,統一就不可能實現,」這讓他們要發展可用來迫使美國人離開的武器。
雖然這種目標在美國人聽來可能很荒謬,但魯樂漢認為,這也是在朝鮮看來,曾成功過的中國模式的一部分。
美國曾在很長的時間裡承認台灣是中國的合法政府,還在台灣設有美軍基地。但是,美台關係在1979年徹底改變了,那年,美國正常化了與北京的關係,打破了與台灣的聯盟。
朝鮮可能希望按照類似的方式讓美國與韓國分離。對實現朝鮮的目標來說,此類分離不必那麼極端,只要美國官方做出中立的表示就行了。
北京宣布的統一台灣的目標,就算可以實現,也不會發生在未來幾十年裡,但幾乎沒有人懷疑北京說法的認真程度。朝鮮也可能把統一看成為幾代人內無法實現的長遠目標,但仍然至關重要。
核野心、核風險
對核外交的研究讓人得出兩種結論:朝鮮的戰略很可能會失敗,不過這個國家也很可能會再次嘗試。
據政治學家托德·S·塞克瑟爾(Todd S. Sechser)和馬修·佛爾曼(Matthew Fuhrmann)發表的一篇長度堪比一部書的研究,用核威脅來逼迫對手讓步很少能成功。
核威脅簡單地說是不可信的,人們認為這種武器的後果太大,因此使用武器的說法不可信。結果是,與無核國家相比,有核國家迫使對手就範的可能反而小,因為無核國家的戰爭威脅更可信。
而且,因為核武器增加了雙方的風險,所以更可能會讓雙方都維持現狀,這有悖於朝鮮的目標。
塞克瑟爾和佛爾曼的研究表明,金正恩已經大大提高了威懾美國,讓其不敢入侵的能力。但是,如果他希望迫使美國做出重大政策變化的話,他會失望。
但朝鮮可能會高估自己手中的機會。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邁克爾·C·霍洛維茨(Michael C. Horowitz)發現,新出現的擁核國家更容易遭到侵略。
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家科林·H·凱爾(Colin H. Kahl)曾在2014年寫道:不管核武器是否真的有助於逼迫對手讓步,「新的擁核國家似乎至少在一段時間裡相信他們有這種能力,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這有可能對美國和朝鮮本身構成最嚴重的風險。如果金正恩在核威脅上錯算的話,有一種極小的可能是,他會錯誤地選擇戰爭。
據喬治華盛頓大學凱特琳·泰爾馬稚(Caitlin Talmadge)教授的研究,在戰爭中,像朝鮮這樣擁有小型核武庫的國家,會面臨極大的壓力:在其武器被搗毀之前快速地將武器發射出去,即使他們認為自己會打輸。儘管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但朝鮮的戰略野心已經引入了這種風險。
邁爾斯寫道,如果世界希望避免這些風險的話,就需要直面「朝鮮發展核武器的令人不安的解釋,而不是將其置之不理」。
作者: wo2323 (狡猾小狼)   2017-08-01 23:32:00
這篇解析的不錯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7-08-02 03:59:00
拿中台來看兩韓 有點不倫不類就是了 兩岸的差距顯然比兩韓高多了 就算沒有核武 中國最終有可能以其強大的人口加市場讓其他國家在外交上轉向 更別說兩韓的差距還沒兩岸大
作者: sdhpipt   2017-08-02 06:48:00
兩韓的差距跟兩德差不多
作者: inebriety (酩酊)   2017-08-02 11:21:00
兩岸 一個被承認是國家 一個不是 ㄏㄏ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7-08-02 17:02:00
這篇是屁這篇完全沒提到一個關鍵:金正日與金正恩有何不同?金正日敢去訪中國,金正恩敢嗎?現在全世界最想殺金正恩的就是普庭與中國因此,顯然這父子 策略是大不相同的。這篇比較像是講金正日的策略"——軍事劣勢和衰弱的經濟"--是金正日的想法 不是金正恩的金正恩顯然希望日本修憲(不利中國) &其次強化軍事
作者: sath (無證騎士)   2017-08-02 17:27:00
最想殺金正恩的就是普庭與中國 怎麼說?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7-08-02 17:39:00
如果恩安靜,則日修憲可能性大降,則北方四島無須談。反過來說,恩配合美國炒熱東北亞的話,那普庭很可能失去4島先丟UKRAIN又丟4島--將來普庭會被吊死吧?這文章:連金正恩在搞中國 都看不清, 這文是屁PS:如果金正恩能促成日修憲&日俄協同--那恩就是台人的大恩人台灣知識份子 有責任分清楚敵我 與分清楚恩義PS:台灣人常抱怨國際對台不夠支持,但台灣人卻忽視了金正恩是台灣的大盟友, 台人這樣就太差勁了。
作者: pups914702 (想不起帳號由來)   2017-08-02 22:41:00
又在世界繞著台灣轉,根據樓上發言,原來金正恩處心積慮想促成日本修憲和日俄友好同時還配合美國搞中國以便對台灣有利,台灣人快跪恩啊X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7-08-02 23:44:00
如果東北亞有升溫 可以讓迫使南韓往美國靠攏 這樣中國在東方 就必須依靠北韓 這樣對北韓自身是會有利一點 退一步說如果哪天中韓關係好到可以讓老美把軍隊退出去的話 朝鮮大概就完了 朝鮮可以維持中國的支持 終究是卡在地緣政治上的籌碼-中美勢力前線 一但這個條件喪失他就很難有籌碼了所以適當的升溫對朝鮮是好事 但是 有必要玩到這麼大嗎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7-08-03 17:07:00
玩很大 是因為北韓真的想發展很強的武器當她想要很強的戰略武器時 她與中國的關係就必然很差所以 要玩就玩到底了反過來說 :金正日跟著中國混 國勢就半死不活--等於是死路
作者: sath (無證騎士)   2017-08-03 17:39:00
可是中國與巴基斯坦挺要好的?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17-08-04 15:09:00
關於北韓反中玩很大 還有一個原因:大家可以注意一點:金正恩這樣年輕,又久居國外,為何返國後清洗國內親中派可以清洗得這樣順利?猜關鍵在於:在金正日的最後幾年中,北韓的經濟很差,這使得北韓國內很大比例的人 怨恨中國。中國GDP總量佔世界10%,北韓則佔0.01%。中國要養北韓的話,完全是養得起的。PS:東北亞升溫 不只有利北韓;也有利台灣也就是說:台灣的困境在於 中國太弱;而非中國太強例如:當中國強大並展現帝國主義野心時,美國就甚至考慮讓日本有核武了。 台灣問題也是一樣的現歐美日GDP約佔世界35%多。假設歐美日比中國多不到一倍那台灣的狀況就會好很多。
作者: ksacet (ksacet)   2017-08-04 16:02:00
樓上神邏輯 台灣的問題在於自身不爭氣 不用扯東扯西某種程度上 台灣是前線 雙方溫度越高就越危險 好在哪
作者: richjf (jeff)   2017-08-04 23:33:00
可能以為另一個韓戰 中國會再跨過鴨綠江而不是台灣海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