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
《大家論壇》防疫視角:地球每過去2分鐘 就有一名兒童死於瘧疾
https://goo.gl/ddjok9
消滅一種疾病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過程。在對付瘧疾上,我們正在接近終點。但我們仍然需
要保持動力。
在過去幾十年中,政府、非政府組織機構、民間業者在瘧疾治療方面有了突破,也為此投
入了大量資源。投資有明顯回報:全球瘧疾致死率在2000~2015年下降了60%。
需積極應對藥物、殺蟲劑抗藥性問題
儘管如此,諸如藥物和殺蟲劑抗藥性等挑戰仍可能抹殺我們已經取得的進展。目前,瘧疾
死亡人數連續2年上升,而籌資陷入停頓。因此,2018年的世界瘧疾日(4月25日)是我們
擴大努力的最好時刻。消滅瘧疾需要新醫學和衛生政策方案,也需要更強的政治意願。
過去20年來,我所服務的諾華(Novartis )活躍在非洲,提供抗瘧劑藥物並與政府合作
支持醫療系統。在此期間,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更多來自抗瘧第一線的瘧疾專家的第一手
資訊。
在這方面,我們啟動了「非洲瘧疾未來」(Malaria Futures for Africa)的研究項目,
由政府間組織Eliminate 8大使理查德·坎維(Richard Kamw)和牛津大學
KEMRI-Wellcome Trust計畫的鮑勃·斯諾(Bob Snow)主持。研究得到了14個非洲國家的
衛生部長、國家級瘧疾控制計劃主管、學界和社區領袖的建議,他們都提供了關於消滅瘧
疾的重要挑戰和機遇的關鍵意見。
研究最明確的結論之一,是我們需要積極應對日益嚴重的藥物和殺蟲劑抗藥性,投資於下
一代瘧疾療法的研究和開發。攜帶瘧疾的蚊子已經發展出對全球61國用殺蟲劑的抗藥性。
在東南亞,一些瘧原蟲本身已經開始發展出對標準療法的基本成分——青蒿素的抗藥性。
抗藥性瘧疾菌株恐在非洲蔓延
除非全球衛生界攜手努力,否則抗藥性瘧疾菌株有可能在非洲蔓延,造成每年10萬人死亡
。要改變這一結果,我們必須擴大投資於創新性公司合作項目,如GAVI、瘧疾藥品事業協
會和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等,它們都致力於開發新的預防和治療工具。
研究的另一個關鍵洞見是我們需要更好地利用現有工具。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位兒童死
於瘧疾,但只有五分之一的被傳染兒童能獲得合適的治療。
近10年前,諾華幫助開發了兒童瘧疾標桿藥物,2009年以來,我們捐贈了3.5億多劑藥物
。但瘧疾致死人數始終居高不下,這表明並不是每個有需要的兒童都能獲得治療。顯然,
我們需要擴大藥品普及,不僅需要合適的計畫,更要建立衛生體系的能力。
需解決醫生、護士短缺問題
因此,全球衛生發展的新篇章必須聚焦於提高醫療普及。2000年以來,全球衛生界透過針
對愛滋病、結核病、瘧疾等具體疾病的措施,拯救了數百萬生命。但現在這些措施必須充
分整合進國家衛生體系,以確保所有患者都能持續獲得高質量治療。
要取得進步,就必須解決醫生和護士短缺的問題,採取電子化病歷,強化初級醫療的普及
度和品質。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消滅傳染病,也有助於治療慢性病,在許多發展中國家,
慢性病造成了額外的疾病負擔。
不用多說,改善醫療體系需要更多資源和堅實的領導,特別是在受瘧疾影響最大的國家。
幾乎所有研究參與者都明確表示,我們需要超越傳統捐助者出資機制,加強利用國內資源
。
2030年消滅瘧疾是終極目標
加納是這些國家的領先者。為了應對捐贈資金日益減少的局面,加納政府與聯合民間領袖
成立加納瘧疾基金會(Ghana Malaria Foundation),目前該基金會的職責是填補緊急資
金缺口,但最終目標是引領可持續的國內措施,讓瘧疾從加納消失。
現在,消滅瘧疾戰爭面臨著挑戰。但這也是機會。諾華最近宣布,將在未來5年增加1億美
元投資於抗瘧疾研發,以幫助遏制抗藥菌株的出現。目前,我們的焦點集中在完成兩種很
有希望的心抗瘧疾藥品的臨床試驗。在開發這些療法的同時,我們也在致力於制定策略確
保有瘧疾疫情的國家的患者能夠負擔得起,並透過研究瘧疾致死人數最多的地區來改善應
對措施的效果。
消滅瘧疾的鬥爭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之久。透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世界已正
式承諾要在2030年消滅瘧疾。目標是可及的,但無法指望目前的方法能夠推動我們越過終
點線。
相反,我們需要聽取第一線人員意見,響應他們所提出的做出新的消滅瘧疾的承諾的號召
。透過投資於下一代工具、建立可持續醫療體系,我們能夠一勞永逸地讓這種疾病成為歷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