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本「工作方式」立法能改變加班文化嗎?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8-07-11 18:22:41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8419
日本「工作方式」立法能改變加班文化嗎?
最近透過的「工作方式」立法設定了加班時長上限,並規定了對違規企業的懲罰措施,但
這是否能打敗日本企業強大的慣性呢?
更新於2018年7月11日 06:07 英國《金融時報》 利奧.劉易斯 東京報導
上個月,就在安倍晉三(Shinzo Abe)政府準備推進今年最重要的立法時,日本最高法院認
為,一名卡車司機的案子突顯了為何對很多人來說,改變是必要的。
這名司機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幾乎都在為他所在的公司開車,後來他到了強制退休年齡,那
時正值日本人口減少之際,司機嚴重短缺。
作為公司最有經驗的員工之一,他立即被返聘,繼續做他已經做了幾十年的工作。但是,
在他的公司看來,如今的他是一名被剝奪了正式工福利的非正式工,他的過去一文不值。
非正式工已經知道這種情況不公平:問題是有多少日本公眾也這麼認為。卡車司機的案子
表明,這個國家正在努力重新評估整個社會的運作方式。
上週,日本首相安倍力主透過了「工作方式」立法,旨在限制工作時長(日本法律體系創
造了指代過度工作致死的術語「過勞死」(karoshi)),並糾正正式工與非正式工之間工
資嚴重失衡的問題。
該立法承認一個現實,即過度工作──約20%的日本公司有員工每月加班超過80個小時─
─嚴重影響了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乃至整個社會。該立法試圖在日本本土勞動力進一步萎縮
、勞動者甚至會面臨更大的加班壓力之前,以法律的形式把對勞動者的保護固定下來。該
法有效(即使是間接地)促使企業把其巨額現金中的一部分投入提高生產率的技術或設備
中。
包括過勞死員工的家屬在內,很多人對此感到失望。該法案對加班時間設定了上限,並規
定了對違規企業的懲罰措施,但看起來卻明顯打了折扣。該法案明顯排除了專業人員。一
位著名學者稱,如果沒有對工作制定更複雜的定義和計量方法、也未安排更多檢查員執行
監督任務,該法案的一個關鍵部分──「同工同酬」的規定就毫無意義了。
但這仍然是自1947年《勞工標準法》(Labour Standards Act)以來日本在該領域最重要的
改革。通過該法案一直是安倍經濟學議程的關鍵部分,無論它在實踐中有多少缺點,其基
本原則非常重要。但該法案真的會帶來改變嗎?
一篇關於日本企業不妥協的文章認為該法案不會起到任何效果。儘管日本企業犯了很多錯
誤,但它們仍然做對了很多事。很多日本高級主管,尤其是較為年長的高級主管,需要更
多證據(不單單是一名滿腹委屈的卡車司機)來確信,諸如基於資歷的晉陞和薪資體制等
系統性實踐正阻礙著日本發展。他們會爭辯說,資源短缺的日本並不是碰巧才成為全世界
第三大(曾經是第二大)經濟體的。在他們沒能分析出日本成功的確切因素的情況下,認
為這種工作實踐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不是沒有道理。
媒體定期報導世界一流水平的日本工業製成品──從全世界最小的滾珠軸承座圈到船體減
摩塗料──在無意間說服人們持有這種觀點。儘管人們對大部分日本企業的低生產率和嚴
重低效議論頗多,這一論點聽起來令人信服。
安倍及其勞動力改革計劃面臨的問題是,戰後幾代日本人在成長過程中被告知過度工作是
日本經濟騰飛的神秘配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改變這一文化,可能會招致災難。有多
少日本人相信這種關聯不得而知,但日本的企業習慣極為強大,而新法案必須推翻其背後
強大的慣性。
然而,一種對立的論點認為,這些勞動力改革計劃會產生影響,因為日本在很多重要方面
已經做好了改革的準備。安倍現在掌握了一種技巧,即在形勢本就自然而然地朝著改革方
向發展的情況下發表改革言論──女性經濟學和公司治理就是最好的例子。年輕的日本人
帶著與前輩截然不同的期望進入職場,而且,勞動力短缺正在逐步創造市場之前缺少的一
套激勵措施和勞動力流動性。為了生存,日本企業必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員工,無論
是正式工還是非正式工。縮短工作時長可能是企業眼中成本最低的手段了。
譯者/馬柯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