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全力發展海軍,在太平洋與美國爭霸
新聞來源: https://nyti.ms/2wukC9N
中國大連——今年4月,在中國海軍建軍69週年之際,中國的首艘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
離開了它位於渤海港口城市大連的泊位,被拖船牽拉著離開港口,開始海試。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剛有點動靜,美國、日本和印度就坐臥不寧了,」國內一家軍事新聞
網站興奮地說,中國認為這三個國家是其主要的對手。
不久以前,人們會認為這種吹噓是一支二流軍事力量的虛張聲勢,不屑一提。現在不再如
此。
中國以建設海軍和導彈部隊為重點的軍事現代化計畫,已經改變了太平洋地區的力量平衡
,美國及其盟國才剛剛開始領會這種改變意味著什麼。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展現火力的能力還落後於美國,但中國現在可以在對自己最重要的區域
——台灣周邊的海域、以及有爭議的南海——挑戰美國的軍事霸權。
這意味著,太平洋越來越多的部分再次陷入爭奪之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海戰以來,
美國在太平洋的行動一直沒有受到過挑戰,中國的軍艦和飛機經常在那裡與美國及其盟國
的軍艦和飛機打照面。
據密切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官員和分析人士說,中國要想在這些海域佔上風,不需要有能
夠徹底擊敗美國的軍事力量,只需要有足夠的軍力,使得在該地區進行任何可能的軍事干
預,代價都高到讓華盛頓不敢考慮的程度。
為了做到這點,中國一直在發展「反介入」能力,用雷達、衛星和導彈壓制美國強大的航
空母艦打擊群所享有的決定性優勢。中國還在迅速擴大自己的海軍力量,目標是建設一支
「藍水」海軍,讓中國能夠在沿海水域以外捍衛自己日益增長的利益。許多分析師表示北
京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
「中國現在有能力,在除了與美國開戰之外的任何情況下,控制南海,」美國印度洋-太
平洋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新任指揮官菲利普·S·戴維森海軍上將(Adm.
Philip S. Davidson)在今年3月參議院批准其提名的過程中提交的書面陳述承認。
他把中國描述為一個「實力相當的競爭對手」,中國不是靠以武器對武器的火力匹配,而
是通過建設關鍵性的「不對稱能力」,包括用反艦導彈和在潛艇戰中的能力,來趕超美國
。「不能保證美國在一場與中國的未來衝突中能獲勝,」他總結道。
去年,中國的海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軍,擁有比美國還多的軍艦和潛艇,並繼續以驚人
的速度建造新的軍艦。儘管美國艦隊仍從質上面來看更厲害,但中國的海軍覆蓋面更大。
「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的任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
在中國南部的海南島出席海上閱兵時宣佈。閱兵後,海軍進行了一次有48艘船艦和潛艇參
加的軍事演習。中國的國防部說,那次演習是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
的一次。
就在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同時,中國的軍艦和飛機也在加快在日本、台灣以及南海諸
群島附近水域中的行動步伐,中國不顧越南和菲律賓等國的反對,稱對南海中的島嶼、淺
灘和暗礁享有主權。
今年5月,當兩艘美國軍艦——「希金斯號」(Higgins)驅逐艦和「安提坦號」(Antietam)
巡洋艦——在有爭議的帕拉塞爾群島(Paracel Islands,中國稱西沙群島——譯註)附
近幾英里範圍內航行時,中國的船隻快速趕來,對後來被北京方面譴責有「挑釁行為」的
美國軍艦駛入表示挑戰。今年4月,三艘澳洲軍艦從南海駛過時,中國也做出了同樣的反
應。
僅三年前在白宮玫瑰園裡,習近平曾站在歐巴馬總統身邊承諾,中國不會把在斯普拉特利
群島(Spratlys,中國稱南沙群島。——譯註)南部的人工島嶼軍事化。中國官員已在那
之後承認在這些人工島上部署了導彈,但辯稱,因為美國「入侵」中國水域,部署導彈是
必要的。
今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吉姆‧馬蒂斯(Jim Mattis)訪問北京時,習近平直截了當地警告
他,中國不會放棄「一寸」屬於自己的領土。
反介入/區域拒止』
中國的海軍擴張始於2000年,在習近平2013年上台後加快了步伐。他引人注目地把軍隊建
設的重點轉向了海軍以及空軍和戰略火箭部隊,同時清洗了被指控腐敗的指揮官,並裁減
傳統的地面部隊。
為了騰出資源來建設一支更加現代的戰鬥部隊,作為中國革命以來共產主義權力基石的中
國人民解放軍,實際上已經在規模上有所削減。自2015年以來,陸軍已經削減30萬士兵與
軍官,將全軍規模減至200萬人,相比之下美國的軍隊規模為140萬。
中國武裝部隊各軍種在火力和經驗方面都不及美國,但中國已經在非對稱武器方面取得巨
大進步,削弱了美國的優勢。其中一個重點是美國軍事規劃者所說的
A2/AD(anti-access/area denial),即「反介入/區域拒止」,中國人稱之為「反干預」
。
這一戰略的核心是建立高速彈道導彈庫,這種導彈是為打擊移動的船隻設計的。最新版本
是東風-21D,2016年還加入了東風-26,由於能夠在美國艦隊中最強大的軍艦接近中國之
前就對之構成威脅,它們被俗稱為「航母殺手」。
東風-26型導彈是2015年在北京舉行的閱兵式上首次亮相的,去年在渤海進行了測試,據
五角大廈本月發佈的有關中國軍事力量的最新報告,這種導彈的射程將使其能夠威脅到遠
在關島的艦船和基地。它幾乎無法探測和攔截,通過中國越來越精良的雷達和衛星網路,
對移動目標實施打擊。
中國在今年4月宣佈已列裝東風-26。國家電視台曾展示了裝載22枚該型導彈的發射器,但
具體部署數量未知。據稱駐紮在中國中部河南省的一個旅配備了這種武器。
這種導彈對美國指揮官來說是一個格外大的挑戰,因為任何壓制它們的行動,都需要深入
中國領土展開攻擊,那將導致態勢嚴重升級。
美國國會研究辦公室(Congressional Research Office)今年5月在一份報告中警告說,美
國海軍以前從未面臨過這樣的威脅,還說,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種導彈「改變了遊戲規則
」。
今年在南海部署的導彈已成為這些「航母殺手」的補充。南海部署的導彈包括新的鷹擊
-12反艦導彈,菲律賓和越南之間的大部分海域都在其射程之內。
雖然中美之間的全面戰爭似乎不可想像,但據《軍事戰略科學》雜誌2013年發表的一篇論
文,中國軍方正在為「一場來自海上的有限軍事衝突」做準備。
「我們需要為之準備的戰爭,尤其鑑於核威懾力的背景,是一個大規模高度集中的海上局
部戰爭,」論文說。
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分析師萊爾‧莫里斯(Lyle Morris)說,中國在有爭議的帕
拉塞爾群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部署導彈,「將極大地改變美國軍隊(在整個亞太地區)的
行動方式。」
他還說,美國最好的對策是,「找到」在這些導彈射程之外部署艦隊的「新的、有創意的
方法」。但是,由於這些彈道導彈的射程較長,對美國海軍可能在亞洲面臨的「大多數緊
急情況」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藍水野心
4月份首次試航的是中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但卻是第一艘國產的航空母艦。這是旨在推
動中國進入一流軍事大國的現代化項目的最突出表現。只有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的美國有
一艘以上的在役航母。
第三艘中國航母正在上海附近的一個港口建造。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終將建造五到六艘
航母。
傳統上專注於擊退陸上侵略的中國軍隊,現在正越來越多地將力量投射到世界上從太平洋
到大西洋的「藍水」,以保護中國不斷擴大的經濟和外交利益。
航空母艦吸引了最多的關注,但中國的海軍擴張遠不僅限於此。中國海軍——其正式名稱
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僅在過去十年中就建造了100多艘戰艦和潛艇,比大多數國家
的全部海軍艦船還多。
去年,中國還推出了第一艘新型重型巡洋艦——或稱「超級驅逐艦」——根據美國海軍情
報局的說法,這種軍艦「在許多方面與大多數現代西方戰艦旗鼓相當。」據官方媒體報導
,還有兩艘在7月於大連乾船塢下水。
去年,中國共有317艘戰艦和潛艇在役,而美國海軍有283艘,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美
國艦隊在開放海域還未曾遇到過敵手。
與在冷戰軍備競賽中耗盡了金庫的蘇聯不同,中國的軍費開支在其經濟增長中的比例是可
控的。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估
計,北京的國防預算為2280億美元,在美國的6100億美元之後,排在世界第二位。
中國關注海權和「區域拒止」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和1996年被許多中國人視為羞辱
的事件。當時台灣舉行第一次民主選舉,中國向該島附近發射導彈,促使比爾‧柯林頓
(Bill Clinton)總統派遣兩艘航空母艦來到該地區。
「我們迴避海洋,把海洋當成天朝上國的護城河與嬉戲玩鬧的小池塘,」海軍分析師陳國
強最近在海軍的官方報紙上寫道。「不但丟掉了所有的海上優勢,就連本土也成為列強競
食的「腐肉」,最後甚至連走向海洋的自信和勇氣也丟掉了。」
從那以後,中國的海軍建設十分驚人。1995年,中國只有三艘潛艇。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
務(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上月的一份報告,它現在有將近60
艘潛艇,並計畫擴大到近80艘。
正如在民用經濟中一樣,中國購買或吸收了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技術,在某些情況下是非
法獲得的。它的大部分軍事裝備都來源於蘇聯,或以陳舊的蘇聯設計為藍本,但分析人士
表示,隨著每一次新的生產浪潮,中國都在部署更先進的軍事能力。
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最初是蘇聯於1988年下水的,三年後蘇聯崩潰時,它被丟在一邊生
鏽。新獨立的烏克蘭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把它出售給一名中國投資者,該投資者聲稱將把
它改建成一個浮動賭場,然而他其實是代表北京行事,北京對該航空母艦進行翻新後,命
名為遼寧號。
目前尚未命名的第二艘航母主要是基於遼寧艦的設計,但據報導,它配備了更先進的科技
。今年2月,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披露,該公司已經有了打造核動力航母的計畫,這種航母
的續航能力遠超需要中途加油的航母。
中國的軍隊已經遭遇到一些發展初期的問題,為習近平誓言要消滅的腐敗所困,並且缺乏
實戰經驗。作為作戰力量,它尚未接受過實戰的檢驗。
1月,當中國海軍最先進的潛艇之一靠近日本稱之為尖閣諸島(Senkaku)、中國稱之為釣魚
島的島嶼時,因為被發現而尷尬不已。攻擊型潛艇永遠都不該被探測到。
第二艘航母似乎也不太順利。它的首次海上試航4月就宣佈了,但被推遲,原因不明。5月
的試航開始沒多久,據新華社報導,中船重工的總經理由於「嚴重違紀違法」而遭到調查
。新華社沒有對此進行詳細說明。
維護自己的主張
中國的軍事進步還是讓該國領導層備受鼓舞。
今年夏天,在遼寧艦與其他六艘軍艦穿過分隔日本琉球群島的宮古海峽,並且在太平洋執
行了首個飛行任務後,官方媒體宣佈遼寧艦「已做好了戰鬥準備」。
遼寧艦戰鬥群現在會定期繞台灣航行。中國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也是如此。
中國的新型殲-20隱形戰鬥機5月在海上進行了首次訓練任務,轟-6戰略轟炸機則首次降落
在了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從那裡的機場或從斯普拉特利群島的機場,這些轟炸機能打擊
整個東南亞。
五角大廈近期的報告指出,部署在太平洋的轟-6轟炸機,旨在展示能夠打擊美國在日本、
韓國軍事基地的能力,最遠還能打至關島。
「在美國看來,這是競爭,」北京的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分析人士李傑表示。「中國只是
在保護自己在太平洋的權利和利益。」
而中國的利益正在擴大。
2017年,中國在非洲之角吉布地建造了首個海外軍事基地,表示該基地將用於支持其參與
多國反海盜巡邏,將海盜趕離索馬利亞的行動。
它現在似乎正計畫將印度洋各港口和基地形成一個可供自己使用的網路。根據華盛頓一家
名為C4ADS的研究機構的新報告,儘管表面看來它們都是商業用途,但這些項目為一連串
加油、補給安排奠定了基礎,這樣的安排將「為北京的遠程海軍作戰提供便利」。
「比如,他們很快就能將一中隊的艦船派遣至某處,例如非洲,並且擁有所有能夠大舉登
陸以保護中國資產的能力,」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的專家瓦西里‧卡申
(Vassily Kashin)表示。
2015年,當葉門內戰在南部港口城市亞丁爆發時,中國戰艦從葉門將629名中國人和279名
外國人撤離後,這一需求變得非常明顯。
其中一艘護衛艦「臨沂號」被展現在了愛國大片《紅海行動》中。
「中國人將會更多地參與進來,」卡申表示,「每個人都必須要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