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一帶一路盡頭:碰壁「倫敦之巔」的中國炒房大隊

作者: chooxs (洛倫)   2018-08-30 13:52:05
在一帶一路盡頭:碰壁「倫敦之巔」的中國炒房大隊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3335187
2018/08/29 李筱雯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491.jpg
中國「炒房大隊」大舉進軍海外。圖為中資在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建案,日前卻慘遭
大馬總理馬哈迪針對。 圖/歐新社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這個月訪中之後,不僅下令中資的「一帶一路
」在馬來西亞無限期停工,27日更宣布:禁止外國人購買中資房地產——碧桂園——在柔
佛州的「森林城市」新建案;馬哈迪還加碼表示,絕不會發放居留簽證給要住在森林城市
的外國人。
由於森林城市目前的買家70%都來自中國,馬哈迪口中的「外國人」,針對的顯然來自於
中國。目前,雖然碧桂園嘴硬表示,仍會繼續投資該建案,但這一連串新政策,幾乎已宣
告森林城市案,必將壽終正寢。
不過這種有中國政府的央企或國企當靠山,規劃不成熟就逕行向海外大筆投資,而備受非
議,或造成重大損失的開發案,在英國倫敦也有。像是今年5月底,由中國綠地集團斥資8
億英鎊(折合約新台幣316億)投資興建的摩天大樓——倫敦之巔(Spire London)——
就被迫停工。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16.jpg
大量外資掌控了倫敦的摩天大樓,近年來又以中國最為積極搶攻倫敦房地產市場。42大廈
(Tower 42)為南非投資客所有;暱稱為「小黃瓜」的瑞士再保險公司大樓(The
Gherkin),為巴西所有;利德賀大樓(The Cheesegrater)和芬喬奇街20號(The
Walkie Talkie)為香港所有。圖為倫敦金融城的鬱暗天際線。 圖/ingimage
這座外觀設計被調侃像男性生殖器的倫敦之巔,矗立在東倫敦的金絲雀碼頭附近,號稱將
是西歐最高的住宅大樓,原本預計2020年完工,外表架構已見雛形,但卻被《星期日泰晤
士報》踢爆:高67層樓、771呎(235.1公尺),投資達8億英鎊的倫敦之巔,其56層以上
的高樓層,卻只有一條逃生梯。
安全專家認為,這麼高的摩天大樓,至少要有2個或更多的逃生梯;此外按政府規定,每
層樓中距離逃生梯最遠的住戶,其到逃生梯之間的距離,最多只能有24.7呎遠,但倫敦之
巔卻遠達70呎(約21公尺)。基於安全以及財務規劃的考慮,綠地集團目前已將該建案暫
時停工,重新審視整體的設計。
事實上,按照目前已經完成的高樓架構,如果要再建造另一逃生樓梯,似乎不太容易,除
非部分打掉重練。但因為去年的倫敦格蘭菲塔(Grenfell Tower)火災,整棟燒毀,造成
逾70人喪命,後來的檢討報告,也提出只有一個逃生梯的安全疑慮;因此,英國政府在這
之後也正對其它高樓建築的逃生與安全設備規範,重新檢討不合理之處。例如,現行規定
只規範36呎高以上的辦公大樓需有2個逃生梯,像倫敦之巔這樣的住宅大樓,卻只需一個

《星期日泰晤士報》還指出,至少有7個拿到建築規劃許可的摩天大樓建案,都只有配備
一套逃生梯,被安全專家認為極不合理。種種安全疑慮,也使本來預計在2020年完成的倫
敦之巔,充滿變數。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12.jpg
今年5月底。中國綠地集團斥資8億英鎊(折合約新台幣316億)投資興建的摩天大樓——
倫敦之巔(Spire London)——被迫停工。外觀設計被調侃像男性生殖器的倫敦之巔,矗
立在東倫敦的金絲雀碼頭附近,號稱將是西歐最高的住宅大樓。 圖/綠地集團倫敦之巔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680.jpg
高67層樓、771呎(235.1公尺),倫敦之巔(圖左)56層以上的高樓層,卻只有一條逃生
梯;去年的倫敦格蘭菲塔(Grenfell Tower,圖右)火災,整棟燒毀,造成逾70人喪命,
後來的檢討報告,也提出只有一個逃生梯的安全疑慮。 圖/美聯社
號稱世界500強、中國第4大建設公司,上海市政府持股46.4%的綠地集團,因為沒有遵守
規範,或不諳當地法令而造成的額外損失,不只倫敦之巔,集團的另一個倫敦改建案——
蘭姆公館——也曾傳出法律糾紛。
蘭姆酒廠(the Ram Brewery in Wandsworth)是一個有500年歷史的古蹟建築,2014年時
由綠地集團花費6億英鎊(約新台幣237億),從賣主米洛瓦(Minerva)手中買下,與買
下倫敦之巔建地時間差不多。在簽約時,綠地曾承諾,如果米洛瓦能再重新規劃建築設計
送審,取得地方政府(Wndsworth Council)許可,增加建築空間,綠地將付給米洛瓦370
萬英鎊作為報酬。然而米洛瓦照做之後,綠地卻拒絕給付額外佣金。
因為地方政府要求,隨著建築空間增加,建案也必須要增加社會公宅與回饋的比例,像是
修整周遭的馬路,或其他公共設施等。事實上這樣的要求在英國是很尋常的事,但綠地認
為,米洛瓦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就擅自答應地方政府的要求,因此十分不樂意。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52.jpg
隨著建築空間增加,建案也必須要增加社會公宅與回饋的比例,像是修整周遭的馬路,或
其他公共設施等。這樣的要求在英國是很尋常的事,但綠地認為,米洛瓦沒有經過他們的
同意,就擅自答應地方政府的要求,因此十分不樂意。示意圖。 圖/路透社
經過3年的纏訟,英國高等法院在2017年作出最終判決,法官認為米洛瓦已經盡力完全合
約要求,綠地必須按照合約付給米洛瓦佣金。在這場糾紛過後,今年8月,蘭姆酒廠建案
也開始委託房仲公司進行預售,尋求零售商、餐廳業者...,以及第一批250間公寓的買家

不過,去年就已經被爆出債務危機、在中國違約欠債4億多人民幣的綠地集團,最終是否
能順利完成在倫敦第一步投資的兩大建案,還有待時間考驗。
事實上,從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任內開始,英國就一直積極向中國招商
。2015年10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之際,英國內政部甚至通過新的簽證政策,禮
遇中國富豪:從2016年元月開始,中國民眾的停留簽證從原本的6個月標準,大幅延長為2
年簽證,並給予多次入境的中國民眾,一次十年的長期簽證。
卡麥隆強調,中國觀光客每年為英國帶來5億英鎊的收入,平均每人花費達2688英鎊,如
果放寬簽證期限,可以讓有錢的中國民眾,為英國經濟做更多的貢獻,於是中國的大型建
設公司紛紛趁機大舉投資英國。儘管2016年英國舉辦脫歐公投後,英鎊重貶,政經情勢不
確定因素升高,但中國投資客仍然大舉投資英國,2017年甚至成為英國房地產的最大買家
,投資金額超過200億英鎊,其中又以香港投資客為最多數。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43.jpg
圖為當年卡麥隆帶習近平去他愛的酒吧喝一杯。 圖/路透社
在眾多倫敦的房地產的投資與開發案當中,最受矚目的是與中國「一帶一路」有關的開發
案——東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碼頭(Royal Albert Dock)——不僅企圖成為東倫敦的對
外門戶,更要成為歐洲與亞洲的貿易橋樑、一帶一路的終點站。
這項開發案是由倫敦地方政府提供土地,中資ABP開發投資17億英鎊,中國國企中信集團
(CITIC)負責工程興建。於2017年底開工,施工期預計達8年之久,2019年將完成第一期
工程,而這也是ABP第一宗海外投資案。不過,在興建的過程中,中資也出現了「水土不
服」的文化差異問題。
例如,中國老闆求快,要求同時平行進行多項工作,無論安全與品質上有多高的要求,都
必須完成,並且限定在短時間內達標。但以英國本地人為主的工作人員,卻認為應該按部
就班做事,不能搶快,否則將造成無謂的浪費。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85.jpg
圖/Royal Albert Dock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83.jpg
皇家阿爾伯特碼開發案是中資ABP的第一宗海外投資案。不過,在興建的過程中,中資也
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文化差異問題。 圖/路透社
浪費與機會,哪個比較重要?對中國老闆來說,快速抓住機會恐怕更重要。花錢事小,時
機與機會錯過了,就永遠不再。
ABP企圖將皇家阿爾伯特碼頭,興建成為繼倫敦金融市、金絲雀碼頭之後的倫敦第三個金
融中心,並預計興建佔地25萬平方英尺的超大型購物城,加上其他的公寓住宅,總開發面
積達470萬平方英尺,希望吸引數以千計的人潮到阿爾伯特碼頭來消費與生活。ABP甚至自
豪地說,這個開發案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北京的開發案面積,是這個的5倍大

然而,ABP想要迅速完成開發案,搶快時機,除了企圖心之外,恐怕也承受很大的投資壓
力。像是在ABP接手皇家阿爾伯特碼頭的開發案之前,也曾有其他「前車之鑑」的地產開
發商投資過。當時負責的Rosehaugh Stanhope曾被喻為80年代最大、最優秀的地產開發商
,但卻在改建倫敦利物浦街火車站與周邊建設後,便宣告破產,皇家阿爾伯特的開發案也
就此一度停擺。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791.jpg
「對中國老闆來說,快速抓住機會恐怕更重要。花錢事小,時機與機會錯過了,就永遠不
再。」圖為ABP的負責人,華裔英國人許為平。 圖/路透社
此外,中資的海外開發案若全然朝著完成「政治任務」的目標而埋頭苦幹,其實潛藏很大
的風險與危機。
2015年習近平訪英時,北京建工正承接「曼徹斯特空港城」的興建開發案,因此習還特地
選擇從曼徹斯特飛回北京;習近平同時宣布,海南航空將在隔年6月開通北京直飛曼徹斯
特航線,兩家國企看來都積極投入,為「一帶一路」而努力。
然而,雖然北京建工在曼徹斯特看似深耕有成,陸續承接了4項大型開發案——最近一起
是8月底剛加入的、一項投資高達10億英鎊的都市更新案——但與北京建工共同投資開發
空港城的英國第二大建商Carillion,在今年1月宣告倒閉,只剩北京建工繼續努力;海南
航空也因為急速擴張,傳出財務危機與醜聞,前董事長王健也在今年7月橫死他鄉。
中國政府對其海外投資案,經過一連串的教訓與繳了大筆學費後,似乎體認到不能只憑著
「政治需求與任務」進行投資——對於投資在地國的相關法令、安全規範、投資環境與風
險管理等等,往往在事前沒有詳細的調查與規劃,而開發案的管理者也缺乏對所在國環境
的認識與專業知識,只是一味地想要輸出「中國經驗」,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賠了大
錢也賠掉聲譽。
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28/99/5194826.jpg
圖/路透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